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如何補養脾這個「後天之本」

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如何補養脾這個「後天之本」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見說脾虛或者胃虛,但是對這一概念並沒有比較確切的了解,在這一節里向大家做一個小小的說明,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與脾胃相關的知識。

一、脾氣虛

脾氣是我們中醫裡面特有的概念, 我們身體的很多功能都是由脾氣決定的, 脾氣虛其實就是指脾的運化功能發生了失調,不能按原本的功能正常工作,我們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不能正常地被運輸到全身,這樣我們的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可以說,脾氣好身體才結實。

脾氣虛的癥狀:

平時容易乏力, 飯後容易睏倦,很多朋友會有吃過飯後覺得非常疲倦,容易打瞌睡的癥狀,這通常與脾氣虛相關,因為身體過多的能量用於消化食物,大腦的供血量減少,會容易疲倦,頭腦不清醒。

手腳軟弱無力,我們身體的肌肉是歸脾氣所管的,如果脾氣虛弱,反映在身體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手腳容易無力,手上沒辦法拎較重的東西,且走路時間稍長就會上氣不接下氣。

脾氣虛

少食體胖,生活中很多朋友飯量很小, 吃的東西也比正常人少,可是卻很容易發胖,這類癥狀也是脾虛導致的,脾氣虛代謝能力就會下降,很容易引起肥胖。

另外,脾氣虛的人也可能有消瘦的傾向,攝入水谷不容易被吸收;睡覺時流口水或者睡眠時目露白晴,以及大便不成形也可能是脾氣虛的表現。

治療方法

對於脾氣虛的朋友,生活中可以吃「人蔘養榮丸」或者「人蔘健脾丸」來強健脾氣, 「人蔘健脾丸」可以長期吃,而且對於脾虛引起的諸多癥狀有很好的功效。

「生脈飲」益氣的效果也非常好,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生脈飲」有党參方和人蔘方,因此,如果癥狀不是特別明顯服用党參方的生脈飲即可。

脾陽虛

二、脾陽虛

又被稱為脾胃虛寒,指的就是脾的陽氣虛弱,而陰氣過剩的癥狀,脾陽虛可以是脾氣虛加重的後果,素體陽虛, 久居寒室,長期吃生令食物、飲食時間不規律、不注意身體保溫都會使陽氣受到損害, 久而久之就變成脾陽虛。

脾陽虛的癥狀:

手腳冰涼、容易怕冷,脾陽虛就是陽氣受到破壞,身體熱量會較之健康體質有所降低,因此如果自身比其他人容易怕令,夏天也會手腳冰涼,不能耐受寒涼飲食,那麼十有八九是脾陽虛引起的。

吃生冷食物、受涼後容易腹脹、腹痛, 基至腹得清谷。脾陽虛通俗來講就是身體消化吸收的器官功能開始下降、不足,人體的能量開始缺乏,身體的血液流通不暢,因此當我們吃了生令食物之後,消化系統的功能沒辦法完全發揮,就容易引起腹脹、腹痛。

牛肉

治療方法:

對於脾陽虛的人要注意少吃性寒的食物,冷飲也要盡量少吃或者避免空腹吃,如果進食了生冷食物,感到脾胃不適, 一定要及時多喝一些熱粥或者米湯來保養脾胃。還可以多吃具有溫陽散寒作用的食品,或者熱量較高的食物, 比如,牛羊肉、魚肉。對於經常腹脹的朋友也可以服用「理中丸」,可以有效緩解腹脹、腹痛,溫陽健脾的作用很好。

三、脾不統血

是指脾氣虛弱,不能夠統攝血液,致使血液容易溢出脈外,脾胃是氣血之源,脾運健旺,氣血才會旺盛,血液得以在血管內運行而不至於溢出脈外,反之如果脾胃虛弱,氣血就會虛虧,血液不按規定的路徑循環,造成出血傾向,脾不統血可以說是脾氣虛的一種特殊表現。

黃芪

脾不統血的癥狀:

不容易止血或者月經過多,脾不統血主要是脾氣虛弱導致的,脾氣虛便不能夠統攝血液,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女性月經期間出現月經過多的癥狀。

治療方法:

對於脾不統血的朋友,主要的就是要以補脾氣、氣血為主。出現脾不統血的癥狀可以服用「人蔘歸脾丸」,特別對月經過多有很好的療效,另外,我們也可以煎黃芪來服用,再加入幾顆紅棗,補氣益血的效果非常好,注意,陰虛有內熱的人要謹慎食用黃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氣虛 的精彩文章:

對改善氣虛非常有用
氣虛體質:氣不足

TAG:氣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