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蓑衣渡血戰 太平天國痛失馮雲山 卻對他的後事簡單處理

蓑衣渡血戰 太平天國痛失馮雲山 卻對他的後事簡單處理

【太平天國系列一百一十七,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小佛在前面的文章中講過太平軍經過一段時間的攻城,1862年6月太平軍攻佔廣西全州城,數日之後,太平軍主動放棄全州,分水陸兩路向湖南境內開拔。走水路的太平軍並沒有所謂的戰船而是搶了兩百多艏民船,船上裝滿了軍士、婦女和輜重,沿湘江北上。

而太平軍做夢也沒有想到,早有一個人領兵在蓑衣渡等著他們。這個人就是江忠源,江忠源舉人出身,曾以書生的身份組建團練,並成功鎮壓李元發叛亂,道光皇帝一個高興破例讓他令他做了秀水的知縣。曾國藩非常的賞識他:「如此人才不可得,此人他日當辦大事,必立功名於天下」。

蓑衣渡血戰 太平天國痛失馮雲山 卻對他的後事簡單處理

太平天國起義後,江忠源受欽差大臣賽尚阿的邀請,帶領自己組織的楚勇參與桂林保衛戰。太平軍從桂林直奔全州,江忠源就預感太平軍會竄到湖南境內,於是一直尾追太平軍的江忠源果斷放棄繼續追擊,直接在太平軍的前路等待,並且將戰場預設在蓑衣渡,不過因為手中兵力不多,只在蓑衣渡一岸設伏。

江忠源果然沒有預計錯,太平軍果然由一部分從水路沿湘江而來,為首之一的正是南王馮雲山。其實早在太平軍在攻打全州之時,江忠源已經下令軍士們在江中放置好木樁、樹榦,將北上的航道堵住。當太平軍行至蓑衣渡時無法再繼續前進,這時早已等待岸邊的江忠源令軍士們將炮口對準太平軍,太平軍此時宛如清軍的靶子,雙方血戰長達兩日。「全州既陷,銳意出湖南……忠源伐木塞河,截蓑衣渡,血戰二晝夜,秀全舟掛樹不得前。」

蓑衣渡血戰 太平天國痛失馮雲山 卻對他的後事簡單處理

太平軍無奈之下只能棄船上岸和清軍肉搏,指揮作戰的南王馮雲山不幸被炮火擊中,因傷勢過重而英勇犧牲,年僅39歲。「十九日,賊掠民船數百,下合江向湖南永州,知縣江忠源扼之於蓑衣渡,鏖戰兩晝夜,焚賊舟幾盡,偽南王馮雲山中炮死」。這一戰可以說是太平軍從起義後遇到的最大損失——痛失馮雲山。洪秀全哭曰:「天不欲我定天下耶?何奪我良輔之速也!」

有種說法是馮雲山死在蓑衣渡北面的水塘彎,有人曾親自考察地形,水塘彎如其名,地勢險要,彎彎曲曲。反正不管怎樣,馮雲山死在里這裡。

馮雲山死後,並沒有進行所謂的風光大葬,而是遵循太平天國的禮制。其實就是效仿基督教儀式,將馮雲山用黃色的綢緞一包,直接掩埋在蓑衣渡附近的山谷中,不設墳,不立碑,恰也是因此,馮雲山得以入土為安,不像蕭朝貴和洪秀全兩個人,死後都被清軍刨了出來。

蓑衣渡血戰 太平天國痛失馮雲山 卻對他的後事簡單處理

小佛在一本書中有找到太平天國時期同意的悼詞,將死亡寫的非茶的樂觀,有種視死如歸的感覺,摘抄其中一段:「准小靈魂某某某得上天堂,得享天父皇上帝大福……萬事勝意,大吉大利」。洪秀全雖哭失去馮雲山,不過估計在葬禮上也是笑著的,畢竟升天是好事啊……

參考資料:羅爾綱、王慶成,《太平天國》

小佛按:插圖畫的太爛,大家忍住別笑,啊哈哈哈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說史 的精彩文章:

看!就是這個銹跡斑斑的大炮,轟死了太平天國西王蕭朝貴

TAG:小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