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華盛頓郵報》刊登鄭永年文章:美無法阻止中國高科技追趕

《華盛頓郵報》刊登鄭永年文章:美無法阻止中國高科技追趕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14日發表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題為《中國和美國:技術民族主義衝突》的文章。

中國和美國之間持續的貿易戰的核心是美國提出的高技術關稅,以及要求中國終止推動其高科技市場的補貼。這些要求反映了對中國根深蒂固的誤解,這種誤解遠遠超出了眼下對中國廣闊市場的互惠准入以及貿易順差規模的擔憂。

從中國角度來說,這種誤解可以歸咎於過時的、有時會製造麻煩的宣傳機器,這種宣傳機器誇大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民族主義色彩。這一計劃的目標是將製造業從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提升到生產機器人、人工智慧、電動汽車和半導體等較高端的產品。但民族主義情緒助長了西方觀察人士的誤解,扭曲了該計劃的最初目標——即維持國家的長期發展——而不是征服世界。

誠然,中國開放市場的速度還不夠快,不足以滿足西方的需求。然而,這種情況正在改善,正如中國所承諾的那樣,要讓中國更加開放,進一步降低汽車關稅,允許外國公司在華持股比例超過50%以及放開金融服務業准入。

然而,即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美國也不會滿意。真正的爭議在於,美國擔心失去在未來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而中國人認定,如果不升級經濟,其民族復興就會停滯。解決這一首要的競爭需要更冷靜地認識中國強烈的技術民族主義言論背後的非進攻性意圖以及高科技現代化對美國和整個世界的影響。

資料圖片:中國高鐵。

中國迅速的高科技進步其實更多不是來源於發達經濟體的技術轉讓,而是源於中國文化天生的科學特性。從歷史上看,正如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所說的那樣,在被西方超越之前,中國在許多方面的科技進步都領先於世界。

中國現任領導層一致認為,明清兩代的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在19世紀末遠遠落後於工業化的西方國家。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製造2025」計劃背後的意圖並不像特朗普政府和西方媒體討論的那樣是沙文主義或掠奪性的。其實這只是鄧小平早在幾十年前就發起的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最新舉措。

雖然美國的技術關稅可能會減緩中國的前進步伐,但它們無法阻止中國的高科技追趕,因為這只是中國不可阻擋的經濟崛起的冰山一角。中國巨大的國有資本儲備、大量現成的人才以及巨大的市場將繼續推動中國的發展。

的確,美國可能正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的貿易鷹派沒有好好了解當代歷史,因為歷史經驗表明,當技術禁令的矛頭指向一個有能力的國家時,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例如,面對西方嚴格的排斥政策,中國被迫獨自從事載人航天項目等的研究。同樣,美國的嚴格技術禁令也迫使中國投入巨額的國家投資,從而使其在製造超級計算機方面超過了美國。

近年來,中國在關鍵行業註冊了一些具有競爭力的專利,涵蓋了從製藥到生物技術、電信和電子產品等方面。去年,它的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過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的總和。

如果中美之間的關稅摩擦繼續升級,美國將失去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並削弱其自身的技術進步。貿易保護主義可能產生的多米諾效應會使基於規則的戰後全球經濟秩序失去作用,而這一秩序是美國得以繁榮的關鍵。

對貿易和技術的零和態度很可能加速了冷戰時期蘇聯的解體,但中國是完全不同的一個例子。在這裡,這個類比並不適用。相比之下,中國和美國之間價值鏈的更協同整合無疑將加強它們之間的相互依賴,培育它們的技術競爭力,從而使全球市場經濟受益。

在將人民生活水平帶向世界一流標準的道路上,中國不會屈服於任何阻力。如果美國能在這種背景下去理解「中國製造2025」,那它就沒有理由去害怕那個目標。技術民族主義的麻煩製造者們不應再基於其過時的自卑情結去煽動西方的焦慮——中國的成就早已經消除了這種自卑情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軍事 的精彩文章:

水下「核狼」 093型攻擊核潛艇
共和黨「大金主」施壓:堅決反對特朗普發動貿易戰

TAG:參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