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佩克超額減產 油價升勢難改

歐佩克超額減產 油價升勢難改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4日發布的月度石油報告稱,成員國實際減產超出協議中的要求,同時上調了全球石油需求預期。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市場供需變化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國際油價今年仍有充足上行動力。

歐佩克超額減產

歐佩克14日發布的最新月報稱,歐佩克產油國的減產幅度仍高於協議要求。根據歐佩克自第三方所收集的數據,4月份歐佩克日均產量僅增加1.2萬桶,至3193萬桶。這比歐佩克預計的今年全球對其日均石油需求低了約80萬桶。

歐佩克成員國直接上報的數據顯示,減產幅度甚至更大。歐佩克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稱,4月其石油產量已每日減少3.9萬桶至986.8萬桶,為2017年1月減產協議開始生效以來最低水平。委內瑞拉表示,4月產量降至日均150.5萬桶,為數十年來最低水平。委內瑞拉因經濟危機石油產量銳減。

歐佩克的報告還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3月份的石油庫存,降到了僅比五年均值高出900萬桶的水平。2017年1月,這一庫存一度比五年均值高出3.4億桶。路透社的報道指出,限產協議的主要目標是把這一庫存降至五年均值水平。

此外,歐佩克還在報告中上調了對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的預估計值。歐佩克預計2018年全球原油平均日需求量為9885萬桶,同比增長165萬桶,全球原油需求強勁。

歐佩克認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原油庫存收緊以及全球需求旺盛等因素在4月份支撐油市回升。

為遏制油價下跌趨勢,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2017年起協同減產。歐佩克與俄羅斯等產油國去年11月底決定,將現有原油減產協議延長至2018年年底。按照協議,主要產油國日均共減產約180萬桶原油,以緩解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一年半來,主要發達國家石油庫存大幅下降至平均28.5億桶水平。

自歐佩克、俄羅斯和其他非歐佩克產油國的限產協議生效以來,國際油價已上漲40%。在14日歐佩克公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後,國際油價繼續上漲。截至14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26美元,收於每桶70.96美元,漲幅為0.37%。7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11美元,收於每桶78.23美元,漲幅為1.44%。

油價上漲已促使歐佩克之外的產油國謀求增加供應,特別是吸引美國頁岩油增加產量。歐佩克預計,非歐佩克產油國今年的供應量將每日增加172萬桶,超過了全球需求的增幅。但歐佩克預計,未來這些增長也會面臨阻力, 比如快速增長的美國頁岩油生產正日益受到高昂物流成本的限制。

地緣政治風險助推油價

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短缺憂慮,是近期持續支撐油價大幅反彈的一大因素。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8日宣布「退群」,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下令恢復因協議而中止的對伊朗制裁措施。不少觀點認為,美國的這一決定可能帶來地區衝突升級風險,影響中東石油供應穩定,引髮油市震蕩。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和德國達成全面協議,承諾限制鈾濃縮活動、核項目僅限於民用目的,從而換取聯合國、美國和歐盟解除對其的經濟和金融制裁。

自國際社會對伊朗停止經濟制裁以來,伊朗已經重返全球主要產油國行列。據歐佩克的統計數據字,伊朗已探明原油可采儲量大約為1570億桶,日均產油量大約為380萬桶,產油量在歐佩克中排第三,佔全球石油供應的約4%。伊朗目前日均出口石油大約250萬桶,大部分交易是跟亞洲貿易夥伴達成的。

在美國「退群」後,美國政府針對伊朗能源行業的制裁,包括禁止美國企業及美國貿易夥伴向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等國有企業購買伊朗產石油、汽油和石油化工產品,將在180天「寬限期」後,自11月4日開始全面恢復。

紐約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董事長庫普錢預計,如果美方制裁措施最終落實,國際油價將不可避免地繼續攀升。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赫利馬·克羅夫特表示,多數投資者預計美國將在能源、金融、貿易和保險等多個領域對伊制裁,進而影響伊朗的原油出口。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美國對伊朗重新施加制裁,可能導致伊朗日均原油出口量減少20萬桶至60萬桶,在最壞情況下,可能減少100萬桶。

路透社的分析稱,美國恢複製裁引發的油市震蕩可比照西方國家2012年初對伊朗石油施加制裁後的市場反應。當年,伊朗石油出口量驟降至日均略超100萬桶水平。

美國穆迪分析公司預測,恢複製裁將使伊朗日均產油量減少大約40萬桶,但美國這一輪制裁效果可能難以達到2012年的「效果」,因為當年美國與歐盟齊心協力,這回歐盟明確反對美國政策。

據悉,英國、法國和德國三國領導人近期先後赴美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但均以失敗告終。特朗普8日宣布「退群」後,三國政府明確表示將繼續維持伊核協議,希望美國不要進行阻撓。

歐佩克現任輪值主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能源和工業部長蘇海勒·馬茲魯伊日前發表聲明稱,歐佩克是一個非政治組織,今後將繼續致力於實現「油市(供需)再平衡、投資迴流石油產業」目標。

有報道稱,沙特近年與伊朗在中東地區對抗加劇,支持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沙特將儘力維持全球石油供應穩定。

油價攀升動力充足

分析人士稱,短期來看,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將繼續影響國際油價,中長期來看,國際市場供需平衡將主導國際油價走勢,而供需情況預示國際油價持續上行。

英國宏觀經濟諮詢機構凱投國際的大宗商品分析師托馬斯·皮尤說,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近來有所加劇,假如伊朗也最終退出核協議,那對國際原油供應的影響將更加嚴峻,很可能導致國際油價「至少在未來幾個月內保持上升勢頭」。

分析資本管理公司合伙人楊濤預計,今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將徘徊在每桶60美元到80美元之間。短期內,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和美元走向等不確定因素將繼續支撐油價上漲,但與此同時,原油需求的平緩和新能源的湧現也將對油價有所抑制。

市場供需日趨平衡料將持續支撐國際油價上漲。受供需趨向平衡的預期影響,國際油價從2016年初的每桶30美元一路上漲。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多近日表示,今年1月份以來,全球原油供應過剩情況已經顯著改變。

一些業內人士估計,石油市場將在經歷多年供應過剩後驟然緊縮。加拿大多倫多油企「九點夥伴」合伙人埃里克·納托爾表示,明年原油價格會漲到80美元一桶,預計庫存量今年年底降至10年來最低水平。(記者 王婧 李銘 李飛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參考報 的精彩文章:

創意經濟推動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航天科工加速軍民融合創新發展

TAG: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