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好:非虛構寫作也是想像力之旅

楊好:非虛構寫作也是想像力之旅

楊好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06級劇本寫作方向本科生

班主任:丁牧老師、劉德瀕老師

履歷

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

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文藝復興方向

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

中央美術學院特聘講師

「一好閱讀」創始人

《細讀文藝復興》作者

「一好閱讀」是一個怎樣的閱讀平台?它的目標受眾是怎樣的人群?它的未來規劃是什麼?

「一好閱讀」首先想做的是一個當代語境下的閱讀文化,一是跨界,二是多元。「一好閱讀」剛剛在國家大劇院裡面開了實體書店,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玩兒。目標受眾希望是對生活有思考,對美有嚮往的人群。未來呢,希望更多的人認同「閱讀」的價值理念吧。

為什麼會選擇以「一好閱讀」出版為創業起點?與您一直以來的「古典」情結有關聯嗎?

是有一定關聯的。我是一個「古典」情結很重的人,從電影學院讀書的時候就開始了,熟悉我的同學和老師可能也能感受到。當然這和你過著怎樣的當代生活並不衝突。其實剛開始沒有想那麼多,就是單純看到國外非常好的可收藏的畫冊希望可以引進到國內給更多人看到,因為書是永恆的嘛,所以開始於衝動,尋求不滅價值的衝動。現在逐漸想為「閱讀」賦予更多的意義,接下來的項目都會逐漸沖開狹義上的「閱讀」。

為什麼會動念以文藝復興為題材和內容開啟自己的寫作生涯?

其實寫作是從來沒有變過的激情,否則也不會在本科首選電影學院的劇本寫作。沒想到幾年後自己寫的第一本書是這樣一本《細讀文藝復興》,市場表現還不錯,謝謝大家對這本書的喜愛。對於歷史的寫作是我一直都想嘗試的,我記得在電影學院期間的劇本練習我也總是傾向於比較抽象化的和概念化的編排,所以在文學、歷史、藝術史這幾個學科之間繞了一大圈,更多地是想構建一條自己可以言說的歷史脈絡,這是非常過癮的一件事情。

你理解的非虛構文學的創作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我不知道別人如何做的,至少對於我的話,非虛構的寫作尤其需要想像力。首先是對已知結論的懷疑,有了懷疑才有尋找可能歷史證據的激情,然後就是不斷懷疑不斷想像。大家一提到非虛構首先是定義這個寫作者是一個純學者或者是一個記錄者,我都不太認同,我認為歷史的想像本身就是作為寫作者的訓練之一。還原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去想像發生過的事情和未來的預言,這是我在寫藝術史的時候,很注重的敘事部分。

您對國內目前的藝術史寫作生態有怎樣的看法?

我認為目前國內幾乎沒有藝術史寫作。我們有畫冊,有普及,但沒有寫作。我們這兩年特別火的所謂原創類的一些聊繪畫呀、散文遊記呀、你所不知道的名畫呀等等這些,我認為要麼利用了藝術的裝飾感(藝術是具有很強裝飾感的實物)抬高自己並不出眾的寫作能力,要麼就是做了像「十萬個為什麼」這樣的科普,和藝術史寫作離得還很遠。藝術史寫作首先要有紮實的訓練,你在下筆之前要有一個一閉眼睛就能出來的圖像庫,裡面裝著你看過的東西;其次要有寫作能力,這是文學創作的一部分,是思想表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和畫有關。

「一好閱讀」是否有跟互聯網平台和虛擬通訊相結合的計劃?

我在不同的場合不止一次地表達自己擁抱科技的願望,所以去年也在微軟科技大會上做了演講,題目是「我們這個忘卻的時代,如何留住時間?」。我個人從來不把紙媒和網路對立,我自己也是互聯網的重度用戶和消費者。「一好閱讀」的大劇院書店會有和科技的一系列結合,我自己的《細讀文藝復興》接下來也會嘗試電子版的推出。

您的履歷向我們呈現了一個非常多元的學術背景,裡面既包含文學、藝術,也包含商業,請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心路歷程呢?

「心路歷程」這個詞有點大,不敢當。我很幸運接觸到了世界的不同方面吧,因為每一個領域的思路都會為你看世界提供不一樣的通路和不一樣的同行者,這是最有趣的。我雖然看起來轉換的專業、嘗試的事情比較多元,其實也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找到自己,如何表達,如何讓我們的世界更好,哪怕只是提供一點點。

在您的見解中,藝術應該怎樣與商業結合,才能不卑不亢?

藝術和商業確實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我在《細讀文藝復興》的前言里寫過一句話——「文藝復興的藝術品背後呈現的是更廣闊的商業模型」。我為什麼最終選擇文藝復興作為第一本個人專著呢?其實就是因為文藝復興是一個呈現了藝術與商業複雜關係的迷人時代,這之間有衝突、有妥協、有對抗、有聯姻,然而誰也離不開誰。在我的觀念里,藝術永遠無法離開商業而存在,而不僅僅是生存;商業也有可能扼殺掉最天才的藝術,這兩者之間一直是角斗著共同生存。

四年北影就讀時光的最深刻記憶是什麼

我說說今天依然記得最清楚的幾件事情吧,一是放映廳的膠片電影,二是自由。我記得當年一進校,放映廳就在播放伯格曼的《處女泉》的膠片,這是我第一次看公映版的膠片電影,膠片的介質和儀式感讓這部電影的感情放大了幾倍迅速滲透進入我的身體里,看完之後持續很久地被影片內容折磨,這部電影給我的衝擊一直延續到今天,再找不出這麼深刻的難受的體驗。然後我很感謝電影學院文學系的自由,思考的自由和成長的自由,這大概是本科階段最需要的學習。

您對今天就讀北影文學系的學弟學妹有什麼忠告和諫言嗎?

多讀書,多拉片,多鍛煉身體。寫作和創意都是體力活兒。

請推薦您最近在讀的一本書和一部電影吧。

哈哈,推薦自己的《細讀文藝復興》,會讓你對藝術史有不一樣的感觀。說正經的,我很推薦馬爾克斯的《活著為了講述》,這是馬爾克斯的一部自述型的小說,其中充滿精彩的細節描寫,幾乎分不清哪些是馬爾克斯記憶里的真實故事,哪些是他的想像和謊言,到最後,你還是會被這本書所打動。電影的話最近看得少,而且畢業之後選片權利很多時候交給了網路播放平台。剛看了BBC新版的三集迷你劇《無人生還》,拍的不錯,阿加莎的經典是很難再拍的,雖然懸疑的本質在,但是阿婆的東西時代感太強,時代痕迹一出來就不好看。這一版的《無人生還》劇本節奏和鏡頭做得很好,模糊了年代感,幾個被困在島上的最終要死的人背後都有故事,而且露出一點點其他需要靠觀眾想像的空間,把控得很好,人性在最後被揪出來的劇作法也不過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