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元明時期的青花瓷器發色

論元明時期的青花瓷器發色

青花瓷是釉下彩繪瓷,是世界上最著名和瓷器史上生產數量最大的品種。眾所周知,在我國青花瓷發展史上經歷了三次高峰:元青花瓷、明早期(永宣)青花瓷和清前三代青花瓷。單從認知的角度來講,辨認元青花和明永樂宣德青花瓷器要比清代和民國瓷器容易得多。

元代青花瓷器的創燒,是陶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從此以後,唐宋時期一貫佔主流地位的單色釉退居次要地位,以青花為主體的彩瓷成為瓷器的主流品種,陶瓷美學史從以素雅為美的中古時代進入了五彩繽紛的近古時代。

瓷器發色是青料在焙燒過程的化學變化,呈色是瓷器燒成後所呈現的直觀感受。青花呈色的色調有以下幾個制約因素:第一是瓷器使用的青料,第二是焙燒溫度,第三是製作瓷器的胎骨,第四是瓷器表面的施釉。青花鈷料亦受三方面影響:第一是鈷料的產地,第二是生產過程中的提純程度,第三是配製比例。青花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鈷,它發出的顏色是藍色的,其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錳,還有一種三氧化二鐵,簡稱氧化鐵。鈷的含量越高,藍色就越正,含量少就發灰。錳含量高時,青花就藍中泛紫或藍中泛紅;氧化鐵含量高時青花的發色就發黑。我國元青花瓷器的一部分和明永樂宣德官窯瓷器大都使用從西亞進口的蘇麻離青這種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所以青花發色青翠濃艷,青花紋飾筆畫有些暈散,濃淡相互映襯,變化自然,最濃處成為黑色並深入胎骨,並發出黑色閃銀光的「鐵鏽斑痕」(俗稱錫光)鐵斑。用手撫摸釉面,深入胎骨處凹凸不平。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鐵鏽斑作為瓷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瑕疵」,窯工們也絞盡腦汁要消除這一現象,比如採用摻入不同比例的國產鈷料,因此才會出現有的瓷器上鐵鏽斑嚴重,有的瓷器鐵鏽斑較輕,有的瓷器沒有鐵鏽斑這種瓷器發色各異的不均衡現象。但是,鐵鏽斑作為進口鈷料的特殊表現形式,以成為鑒定元、明瓷器的主要「鐵證」,是迄今為止那些千方百計造假的人無法逾越的「鴻溝」。

明代中晚期以後,由於受國力等諸因素影響,燒制瓷器大都採用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浙料等國產料,青花發色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元代瓷器發色。

二、明洪武時期瓷器發色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欄目諮詢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地址:湖南長沙開福區德雅路湖南電視台辦公三樓!徵集範圍:精品陶瓷、名家字畫、翡翠玉器、雜項清玩、明清傢具等!

三、永樂宣德時期瓷器發色。

四、明中晚期瓷器發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古錢幣「五十珍」都有哪些?(上)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