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科技遇上軍事,近4000名谷歌員工抵制用AI為戰爭助力

當科技遇上軍事,近4000名谷歌員工抵制用AI為戰爭助力

首圖來源:Google

一場發生在谷歌公司內部的戰爭趨於白熱化。這場「戰爭」的源頭是谷歌與美國國防部在Maven項目的合作。而本次「戰爭」的對立雙方為谷歌公司高層與拒絕此項合作、反對AI投入軍事使用的谷歌員工。而近日最新進展為,員工因請願抗議與美國國防部Maven項目合作無效而離開效力多年的谷歌,投奔矽谷其他科技公司。

人工智慧,可「為善」也能「作惡」

據美國國防部信息透露,與谷歌的Maven項目主要是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和先進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在無人機拍攝的視頻中辨別物體,自動探測和識別38種類別的目標,也能夠用於追蹤目標人物,從而減輕軍事分析員的工作負擔。但谷歌近4000名員工認為,這樣的解釋或許只是官方說法,正因為他們擔心技術一旦完成交付,美國國防部會把AI技術用於戰爭武器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就會在「為善」與「作惡」之間的灰色地帶遊走。

基於這樣的擔憂,谷歌有3100名員工在上一個月開始在公司內部聯署發信表示抗議與美國國防部的Maven項目合作,拒絕為美軍提供無人機偵查所需技術。目前,已經簽名的員工達到4000名左右。

在聯名抗議的谷歌員工眼中,為美軍提供相關技術,開發「幫美國政府進行軍事監控、甚至還有潛可能奪取生命的技術」,完全違背了這家公司的核心價值,也會影響谷歌日後的口碑和聲譽。更重要的是,由於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對人工智慧的發展產生恐慌與擔憂心理,若萬一真的應用在殘酷的戰爭上,也會進一步加劇未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恐懼。

谷歌員工聯名信 (Source:Gizmodo)

根據外媒曝光的最新消息,谷歌員工在抗議無效後,已經有12名員工選擇離開。或許在抗議者看來,從事人工智慧科研工作的信仰、初心與理念顯得比利益更加重要。如果一家公司的核心理念有所改變,與自身價值觀相悖,那選擇離開效力多年的公司也是無可厚非的決定。

谷歌謀求的是「五角大樓」這塊巨大蛋糕

除了谷歌員工以外,還有一個群體也同樣表達出反對的心聲及理由。機器人武器控制國際委員會(ICRAC)近日正式發表公開信,向Alphabet CEO兼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谷歌雲部門首席科學家兼副總裁李飛飛四名具體負責人發出呼籲,要求谷歌勿將自身技術用於戰爭武器,終止與美國國防部的合作。

與美國國防部的合作,重要的「牽線者」是谷歌現任董事埃里克·施密特。他在2011年卸任谷歌首席執行官一職後,努力維護谷歌對外關係,作為谷歌的「大使」。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任期間,施密特為其提供了很多建議。而這一次特朗普上台後,施密特也一如往常與政府高層保持密切聯繫。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埃里克-施密特 (Source:Intel)

站在谷歌的立場上考慮,這次與美國國防部的合作是為了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美國國防部目前由於缺乏人工智慧領域人才,所以非常迫切向矽谷各大科技公司尋求援助,並建立合作。

除了谷歌以外,美國國防部也與許多赫赫有名的科技公司已達成合作,如亞馬遜、微軟、IBM、甲骨文等公司都在努力與國防部洽談各項項目,謀求的是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雲服務和其他技術合同。而谷歌從公司利益角度出發,為日後瓜分更多「五角大樓」這塊蛋糕,才是它做決策的真正目的。

谷歌在關於Maven項目事宜處理上不如以往那麼透明化,由此引起了員工的憤怒與不信任。有員工表示,「在過去幾個月中,我們的擔憂並沒有人願意傾聽,我們也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而離職的谷歌員工,前途也未必因此不堪。以其在谷歌多年的工作經歷及技術積累,很可能會受到矽谷其他科技公司的青睞。

谷歌,並非第一個與美國國防部「杠上」的公司。在此之前,蘋果曾經拒絕了FBI要求破解美國聖貝納迪諾恐怖分子iPhone密碼的要求,庫克表示,「FBI「令人恐懼的」要求「會讓政府用出於保護的理由破壞自由」,」為此庫克贏得了科技圈內眾多人士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蘋果曾經把用戶隱私注入到其品牌核心,所以在涉及到用戶隱私上的問題不作妥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科技新報 的精彩文章:

聯想闢謠站高通坑華為:一直支持中國5G技術發展
別讓冥王星里外不是人,科學家再吁讓冥王星回歸行星分類

TAG:TechNews科技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