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市去年休閑農業經營總收入突破20億元 同比增長43%

我市去年休閑農業經營總收入突破20億元 同比增長43%

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鄉村圖景。

從多年前城郊的農家樂,到整村整鎮整縣抱團發展的全域旅遊,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在益陽大地上呈燎原之勢。

當下,鄉村旅遊已經成為我市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為現代農業開闢了新天地。2017年,全市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235個,接待遊客達1000萬人次以上,經營總收入突破20億元,同比增長43%。

模式多元 全域旅遊盡顯鄉村魅力

在桃江縣大栗港鎮朱家村,農家屋舍依山而建,蜿蜒溪水穿村而過,目及之處綠意蔥蘢,空氣中瀰漫著馥郁芬芳,迎來了一批又一批休閑觀光的遊客。朱家村已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像朱家村一樣,各地藉助生態環境優勢,鄉村旅遊風生水起,圍繞旅遊資源的角力也在升級。農民不僅依託綠水青山的優勢,還藉助鄉土文化、特色產業大做旅遊文章。

桃江縣修山鎮藉助明燈山沖「陸通幽居、孔子登門」的歷史典故,推介傳統農耕文化,吸引了日本、法國等遊客來觀光旅遊。每逢周末,有家庭、團隊前往參與農事體驗活動,一個僻靜的小山村因此熱鬧起來。而桃江縣牛田鎮則以農業為基礎,相繼推出了永世佳映山紅莊園、桃江印象花海休閑農業旅遊區、獺溪河生態農業觀光區、峽山口火龍果、黃桃採摘基地、金鳳山農耕文化走廊等生態農業景區。1至4月,全鎮吸引各地遊客4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00萬元。

我市通過挖掘和延續山水之秀、文化之美、旅遊之趣、戶外之樂,打造了「一鄉一品、一村一韻」的全域旅遊格局,鄉村成了人們安放鄉愁的場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以愈來愈重要的「新貴」角色,攪熱了整個旅遊市場。

各地還競相舉辦不同類別、不同領域的農園美景、農家美食、農耕體驗、民俗趣味的農事節慶活動,全方位對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安化黑茶文化節、南縣羅文村國際塗鴉藝術節、洞庭湖生態文化旅遊節、大通湖大閘蟹美食文化旅遊節、桃江竹筍節和映山紅節的舉辦,大大拓寬了旅遊消費市場。4月7日,南縣舉辦的湖南益陽(南縣)第二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現代農業觀光節吸引遊客8萬餘人。

接「二」連「三」 美麗經濟結出累累碩果

鄉村旅遊在益陽發展了十幾年,「吃在農家、住在農家」漸漸無法滿足遊客的需求。於是,鄉村旅遊基因又被植入了傳統農業,延伸出了觀光農業、體驗農業、教育農業等模式。

到過雲台山的人,有一種產業「穿越」的感覺:在這裡,不僅可以吃飯、喝茶、住宿,還可以觀賞茶山美景,體驗採茶之樂,最後能帶走經過深加工的紅茶、黑茶等系列產品……一二三產業有機統一。

安化實施「以茶促旅、以旅興茶」戰略,構建了集茶葉種植、產品研發、生產營銷、文化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大力推進茶山、茶湖、茶帶、茶路建設,正形成茶旅一體化全域旅遊的格局。「走茶馬古道、品安化黑茶」的遊客年均200萬人次以上,雲台茶旅、黑茶印象等7個茶旅文化服務企業年收入上億元,去年安化黑茶綜合產值152億元。

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在發展現代農業園時,自覺地統籌發展生態旅遊,農旅結合,一二三產融合,讓農戶分享生產、加工、流通等各環節的價值。

鄉村旅遊接「二」連「三」,農村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逐漸轉化為經濟資源,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美麗資源」撬動美麗經濟飛速發展,為農民增收開闢了新渠道。2017年6月,資陽區紫薇村紫薇文化博覽園開園,周邊農家樂、特色小吃、娛樂商品服務等發展迅速。目前,博覽園內有近20家農家樂,規模較小的農家樂日均毛收入達到1000多元,規模較大的日均毛收入可達6000多元。

隨著鄉村旅遊「走紅」,農民的「錢袋子」得到充盈,過去不願回村的年輕人也紛紛返鄉創業,更吸引了不少工商資本,驅動著鄉村旅遊進一步升級。

服務升級 「智慧」平台開啟雲上之旅

安化縣開發了一款名為「鄉伴」的旅遊APP,作為全域旅遊信息化平台,可以全方位推介安化境內的景點景區、鄉村美食、個性民俗等。遊客預約後,APP可為之尋找當地達人嚮導,指尖一點,吃、住、行便可一鍵解決。這款APP創造性地以嚮導為紐帶,連接遊客與景點、遊客與特產。遊客通過APP尋找景點,預約嚮導;嚮導根據遊客需求帶領遊客遊覽鄉村景點,購買農村特產,解決鄉村旅遊中從鄉村到景點「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互聯網+」,讓鄉村旅遊更加「觸手可及」。鄉村智慧旅遊基礎服務平台為遊客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服務模式,促進了一體化、全方位的旅遊新體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鄉村旅遊的水平,還開闢了鄉村旅遊發展的新空間,釋放了新動能,讓人們對鄉村更加嚮往。

與時俱進,鄉村旅遊的發展閃現著「智慧」的光芒,透露出未來的氣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益陽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益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