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援朝時,朝鮮人竟然連糧食都不賣給中國軍隊

抗日援朝時,朝鮮人竟然連糧食都不賣給中國軍隊

原標題:抗日援朝時,朝鮮人竟然連糧食都不賣給中國軍隊


公元1592年,日本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動員30萬大軍,一半作後備,一半出兵朝鮮,從釜山登陸,只用了十天,便攻破了朝鮮的都城漢城,國王李昖逃到平壤。


李昖


又過了二十天,日軍一路北上,又打到了平壤城下,嚇得李昖再次北逃,一口氣逃到了鴨綠江邊的義州,並派人向大明送去了求救信。


又過了幾天,平壤城破,朝鮮基本算是亡國了。


大明朝廷收到朝鮮李昖的求救信,朝堂之上吵作一團,大部分人認為,日本人只要不過鴨綠江,就讓他鬧騰去吧,李昖的求救信完全可以無視。

李昖見明朝遲遲不發兵,天天跑到大明朝去哭,一把鼻涕一把淚,搞到萬曆皇帝都看不下去。


最後,萬曆皇帝朱翊鈞親自拍板,朝鮮自古以來就是我大明的附屬國,豈能讓蠻夷欺凌?



萬曆皇帝


就這樣,援朝的動員工作轟轟烈烈的開展了起來。

結果,大明出兵後,卻被朝鮮李昖坑慘了。


李昖告訴大明朝廷,日軍只有一千人,也怪大明太相信朝鮮了,也沒去核實,直接就出兵了。



既然日軍只有一千人,那就帶兩千人去吧(一說五千人),早點把他們趕跑了好回家過中秋。


這年七月,由副總兵祖承訓領兵,直奔平壤。

結果可想而知,大明總軍力才兩千,日本在朝鮮有十五萬,光在平壤城的就有足足兩萬人馬。


明軍到達朝鮮以後,朝鮮國王李昖天天促命似的催祖承訓出兵,祖承訓實在聽不下去了,在一個下雨天冒險出兵。



明軍都是騎兵,在泥濘中根本發揮不出優勢,還好日軍也沒在城外設伏,順利的到達了平壤城下。

但到了平壤城下不代表就能勝利呀,日軍不但不是祖承訓以為的一千人,而且還有火炮,以逸待勞,一聲令下,槍炮大作,打得明軍分不出東西南北。


一戰下下,明軍傷亡慘重,副將史儒戰死,祖承訓帶著一部分殘兵僥倖逃了出來。


消息傳回國內,朝野震動,面對大明的震怒,朝鮮國王李昖趕忙解釋,說朝鮮太落後,對於偵查這種工作不熟悉,所以才會情報出錯。


都被人家打得亡國了,竟然連對手有多少人都不知道。



經過這次慘敗,大明人怒了,小日本太可惡,必須要給戰教訓。


於是,大明第二次出兵了。


這次出兵作足了準備工作,以大將李如松為統帥,領兵四萬多,對外號稱十萬,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了鴨綠江。


有了上次的教訓,這回李如松就要謹慎得多了,出發前,便派使者薛潘去找李昖,要求他們準備軍糧。


薛潘對李昖說道:「我大明軍隊過來幫你們驅趕侵略者,不求回報,但畢竟遠離國境,糧食運輸是個大問題,這事得你們解決,當然我們也不白拿,按市場價給錢。」



可你知道李昖是怎麼回答的嗎?


李昖說道:「小邦土地偏小,人民貧瘠,且國俗不認貨銀之利,雖有銀兩,不得換米為軍糧矣。」


這話用白話文來說就是,我們國家的老百姓發智未開,都不認識黃金白銀,你拿黃金白銀和他們換糧食,他們是不會換的。


想想都氣呀,我們大老遠的過來幫他們打敵人,不要他們錢不要他們糧,現在只是找他們買,他們居然都不賣。


碰上如此盟友,也是很無奈的事,但事已致此,軍糧也只能自己準備了。



在後來的戰事中,還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有個中國商人充當談判代表,一邊忽悠萬曆皇帝,一邊忽悠豐臣秀吉,硬是把兩邊的老大給忽悠得團團轉。


這事我們下次再說,謝謝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說國學 的精彩文章:

北宋滅亡後李師師受牽連,下場讓人唏噓
三國時期,這些大佬們都盜過墓,而孫權盜墓的目的最奇葩

TAG:趣說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