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幽人與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

幽人與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

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苟且過的生活,

都記在這裡。

文中所有圖片來源:網路

1/

李白喜歡喝酒,所以酒就成了他詩歌中出現最頻繁的意象之一。現存近千首李白的詩歌中,與酒有關的大概有二百餘首。

這些寫酒的詩歌,千姿百態,絕句繁多。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 《結客少年場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 《客中行 》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 《行路難·其三》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 《白馬篇》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 《贈錢征君少陽》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何時更杯酒,再得論心胸。

—— 《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 《春日醉起言志》

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

—— 《贈秋浦柳少府》

稱是秦時避世人,勸酒相歡不知老。

—— 《山人勸酒》

還惜詩酒別,深為江海言。

——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隨便羅列李白這些寫酒的千古名句,用心品讀,如同與知心朋友開懷暢飲,把酒言歡的同時想起過往點點滴滴的事,有快意江湖,有離別思緒,有感慨人生,有壯志豪情。

可以說,酒就是李白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靈感之源,沒有酒,絕難有這些比美酒更美的詩歌。

2/

36歲這一年,李白依然閑居在安陸,幾乎無所事事,除了喝酒還是喝酒。

這已經是他在安陸閑居的第十個年頭,想起長期閑居異鄉,想起而立之年前後初去長安時的遭遇,李白的心情既有懷才不遇的苦悶,又有壯志難酬的鬱結,而這一切並不是喝酒能夠解決的。

越是有心事,越是想喝酒,越是想喝酒,越是容易醉,醉後就難免感慨,在此期間,李白寫了許多與酒有關的詩歌。

我最喜歡的是這一首:

山中與幽人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

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來。

詩歌前兩句,平鋪直敘,就像兒童口語,張口即來。細品卻又回味無窮。

這是何等心有靈犀默契無邊的兩個人,你的心意我懂,我的心意你懂,滿酒,傾杯,一杯一杯又一杯無休止的喝下去,不用說一句話,一醉方休。

山花看著這樣喝酒的兩個人,都不敢吐露自己的心事,悄悄把花香收起來,滿懷羨慕的靜靜欣賞。一不小心,把花香灑了出去,花香遇到酒香,多像喝酒的兩個人相遇。

一生能有一場這樣的酒局,是多麼幸運的事。

讀著李白這首詩,我彷彿站在山花叢邊,跟山花一起默默看著喝酒的兩個人,幾乎不敢呼吸,怕輕微的響動攪擾他們喝酒的氛圍。

詩歌后兩句,恰如奇峰突起。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來。

看似詩人直抒胸臆,又何嘗不是詩人說出主人內心的話。

所謂心有靈犀,就是你隻字未提,我卻懂你最真實的心意。

兩人對酌,同飲同醉。主人醉得連送別的話也不願說,但客人懂主人的心,我替你說吧。

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宋書·陶潛傳》

與陶潛傳中這兩段文字對照來讀,才能真切領會李白這兩句詩的弦外之音。

醉後抒情,言說心志,醉而不亂,下筆如神,這就是李白,也只能是李白。

引經據典,不著痕迹,信手拈來,用意無窮,這就是李白,也只能是李白。

3/

寫這首詩的四年之前,李白還寫過這樣一首詩: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縴手,綠水清虛心。

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我懷疑那個在山中與李白對酌的幽人,就是這個彈素琴的幽人——盧子順。

遺憾的是查不到盧子順的資料。

從李白寫給盧子順這首詩中,我們知道他是一位隱居的高人,身懷絕世琴技,可以輕鬆圓熟的彈奏《悲風》、《寒松》、《白雪》、《綠水》這些古琴曲。

高山流水遇知音。

李白懂盧子順的琴聲,盧子順自然彈得更加用心。

這樣的兩個人對酌起來,自然一杯一杯復一杯。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歷史真相到底是什麼樣,恐怕永遠無人知曉了。

好在,還有李白的這些詩歌。

4/

有時間,有知音,聽琴,痛飲。

這讓李白在安陸的日子稍微的好過一點

滌盪千古愁,留連百壺飲。

良宵宜清談,皓月未能寢。

醉來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友人會宿》

李白在36歲那一年還寫過這首詩。

皓月空山,與知心好友把酒言歡,醉後以天為被,以地為席,這是何等的心胸氣魄。

只不過舉杯消愁愁更愁,酩酊大醉之後只能睡在朋友那裡。

蕩氣迴腸的詩句中,仍然無可避免的流露出李白遠大抱負無處施展的複雜心緒。

5/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正是這樣的日子,這樣的心情,讓清醒時候的李白覺得愧對妻子。

致歉也好,自省也好,自責也好,李白並沒有因此遠離酒杯。

這樣一想,作為酒鬼的妻子,確確實實不容易。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李白,為喝酒找到了無數理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讀生日記 的精彩文章:

四月,李白在泰山上寫了一首詩

TAG:走讀生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