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美援朝時,兵團司令寫了份作戰計劃,毛主席看後卻說:不準實施

抗美援朝時,兵團司令寫了份作戰計劃,毛主席看後卻說:不準實施

原標題:抗美援朝時,兵團司令寫了份作戰計劃,毛主席看後卻說:不準實施


1953年,朝鮮戰爭已進入了三個年頭;因美軍遲遲不能實現預先戰略設想,導致大量軍隊陷入戰爭泥潭,且國內更是民怨沸騰。


為此,在這年四月,雙方再次重啟停戰談判,和平即將到來,而此時我軍悍將楊勇才剛到朝鮮戰場,他還在為沒能和美軍過招的事而感到遺憾。


楊勇是我軍著名的「三楊(楊成武、楊得志、楊勇)」之一,14歲就參加革命,從這時起便跟隨部隊轉戰南北,立下了赫赫戰功;1955年,楊勇被授予上將軍銜。


朝鮮戰爭爆發時,他正在軍校深造,眼看著自己的部隊和一些老戰友陸續奔赴朝鮮戰場,與號稱世界第一的美軍交戰;他多次主動請纓,但都被拒絕了。


兩年後,楊勇終於從學校畢業了,但又被調去步校任職;他心急如焚,不相信自己會和這場戰爭擦肩而過,他每天都要研究朝鮮局勢,相信一定能上戰場。


終於在1953年4月,楊勇被任命為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但到任時,已沒有什麼大戰役,都是小規模戰鬥,且停戰談判已完成了大部分,這讓他非常遺憾。


但由於李承晚反對停戰協議,並表示沒有美國的支持也要打,態度很強硬。


為此,楊勇認為必須要再打一次大戰役,摧毀敵軍最後的鬥志,並制定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彭總看後,對這份計劃十分滿意,他立即請示中央。第二天,就收到了毛主席的回電,毛主席也認同楊勇的作戰計劃。


這讓本在為不能和美軍真正過招的楊勇信心大增;1953年7月13日晚,隨著一聲令下,金城戰役打響。


上千門大炮同時向預定目標發動猛烈炮擊,一發發炮彈如雨水般落入對面的敵軍陣地;楊勇指揮部隊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突破了敵軍的正面陣地。


金城戰役持續了近半個月,志願軍以傷亡三萬餘人的代價,消滅了八萬敵軍,並向前推進了近200公里;金城戰役也是朝鮮戰爭中的最後一場大戰役。戰鬥結束後,美韓決定簽字停戰;戰鬥過後,敵軍將領都知道了楊勇的名字,美軍更是說他打仗很「鬼」。



其實,楊勇在制定金城戰役的作戰計劃時,他還制定了一套後續計劃;他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楊勇設想將海陸空三軍全部派上,而後從仁川登陸,從背後將美韓插上一刀。


但毛主席看後並沒有同意楊勇的計劃,因為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才剛成立,海空軍及其他兵種大都才剛成軍不久,沒有真正形成戰鬥力,暫時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也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盤點武則天最忠實的四條「走狗」,是他們成就了武周王朝!
武則天明明是皇帝,但為何死後卻被稱為「則天皇后」?我們該如何評價她?

TAG:草根也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