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韓國大叔版「舌尖上的中國」,慎入

韓國大叔版「舌尖上的中國」,慎入

撰文:報報、刺蝟果(影評人)

新媒體編輯:報報

圖源節目截圖

日漸炎熱,減肥已經被廣大女性提上日程,可我最近在追的一個綜藝,讓我減肥計劃完全破滅,甚至長出了雙下巴…

這個綜藝真的有毒,友情提醒,千萬別在空腹狀態下點開這篇文章!

上面三張圖分別是鏡頭下的軍屯鍋盔、四川串串、街邊燒烤…你看到脂肪被碳烤融化後滴落下來了嗎?

專產神劇和良心綜藝的韓國tvN,這次放個大招,讓鏡頭跟著吃播一番白鍾元大叔,展現各地的街邊小吃~

說起白鍾元,是韓國的明星廚師,他不僅會吃,還有自己的產業:The Born Korea集團總裁,1993年開始從事餐飲,目前已擁有30多個品牌,在全球有1300多家連鎖店。

近些年他在韓國主持多檔美食綜藝,除了韓國有他的粉絲外,國內也有不少粉絲愛在深夜看他的節目「找虐」。

相比《白鍾元的小巷餐廳》里,他要給餐廳提意見,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綜藝形式更輕鬆,就是從頭吃到尾,你只要看它,就會覺得…還是先點個外賣再繼續看吧。

這部綜藝就是

街頭美食鬥士

看海報就給我無限好感,充滿了煙火氣息。

《舌尖上的中國》前兩部的導演陳曉卿曾說他喜歡小店,除了味道,那裡舒適隨意的市井氣也很吸引人。這個節目也一樣,介紹的美食並不是知名餐館裡的大菜,而是街邊小攤、路邊餐館、大排檔之類……

想要拍街頭的美食,其實難度很大。一般只有本地人才能區分哪家館子是真實的好吃,並且敏銳的找出館子里最特色的小吃。更何況,白大叔還是個外國人。

在這位外國人眼裡,街邊大排檔是天國的風景

幸好,吃貨達人白大叔不負眾望。

第一期拍的就是成都的美食,說起成都,可能大家第一反應是火鍋、串串…可在白大叔那裡,他最開始卻是直奔夜市而去。

夜市裡的小吃無非就是那些,可在白大叔眼裡,那都是寶貝…

「燒烤?來一個」

「土豆?來一碗」

「炒麵?來一份兒」

汪曾祺認為:「許多東西不吃,『下去』,很不方便。到一個地方,聽不懂那裡的話,也很麻煩。」潛台詞就是入鄉隨俗。只有與當地人打成一片,才能尋得至味。

而白大叔說著一口蜜汁口音的中文,連兒化音都不在話下,他在節目里說:

自己的中文都是在餐館的菜單上學的。如果聊吃的可以聊好幾個小時都能聽懂,聊別的就不行了。

平時路邊那些不起眼的小吃,在鏡頭下有著別樣的誘惑。

比如這份路邊的狼牙土豆

連炒麵感覺都比我吃的香

第二天去吃麻婆豆腐,拿起菜單一口氣報出想吃的菜品,毫無壓力。

等待上飯的時間太長,他還要吐槽一下中文裡「馬上」的意思。

說「馬上」就是「坐在馬上,很快就來」,說「中國餐館裡和服務員說話,聽到最多的回復就是馬上。」

等麻婆豆腐端上來後,立刻和飯拌在一起,大快朵頤。

後來,白大叔去寬窄巷子,滿屏彈幕都在刷「景區食品不好吃啊!!」

嘁,要你們操心…白大叔只是圍觀了一下,然後說出了這句至理名言:

只要稍稍遠離遊客聚集的小巷,就可能意外地發現當地的美食店。

走過寬窄巷子,找到一家路邊小店,點了一份肥腸粉。

只是吃肥腸粉就可以了?不。白大叔說重點在於要追加一份大腸,然後再加一個「冒節子」。

就在非四川人彈幕諮詢「冒節子」是什麼的時候,白大叔又一次做了科普:

「冒節子」就是打結的一段肥腸,打結再煮,是為了鎖住脂肪

緊接著再告訴你,這碗粉必須得吃薯粉的,因為四川那裡的紅薯質量很好,口感極佳;然後紅油才是一切的精髓,它主導著整個食物。

之後還順帶著介紹了一下四川的紅油

關於用油,白大叔可謂信手拈來。

在吃軍屯鍋盔的時候,先是問攤販為什麼有兩份油,在得知一份是生油一份是熟油之後,立刻給出了科學的解答。

比較巧的是白大叔在買鍋盔時,攤販正好在製作,於是鏡頭還給我們展現了鍋盔除了要經油炸之外,還得在火邊烤一下。

塞進嘴裡的那一刻,白大叔終極評價:「真是藝術!」

可別以為白大叔只會吃,就像前面說的,他除了科普一些關於食物的知識之外,我不得不說,跟著大叔後面學習了好多好多的知識…

軍屯鍋盔:張飛在軍屯打仗時,沒有鍋,用頭盔來烤餅。

麻婆豆腐:臉上有麻點的婆婆做的豆腐......而陳麻婆豆腐就是陳家麻臉婆婆做的豆腐。

避風塘:漁民們在船上做菜吃。避風塘的料很沖,主要是用很多大蒜末和辣椒等重口香料一起炒。因為以前船上的人們白天幹活,晚上就會吃下酒菜。

而最讓我欣喜的是,白大叔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為什麼魚香肉絲里沒有魚!!

魚香:內陸人吃的魚腥味較重,有傳統的辟腥的調料,把這種調料用在其他的菜品上,就叫魚香××。(節目里,他吃了個魚香茄子)

我的心理活動如圖上彈幕

第二期去香港的時候,大叔也介紹了茶餐廳的來歷;還給大家科普冷熱雙皮奶的不同。

用勺子撞擊熱的和冷的雙皮奶,聲音是不同的。

例子真的太多了,看完這個節目,感覺自己是個美食通了。

綜藝除了吃,白大叔也是自帶萌點。

比如你能看到白大叔被各種食物燙著。

被鍋盔燙

被肥腸粉燙

一邊嚎著「燙」,一邊往嘴裡塞…

別看他在介紹美食時張口就來,他形容美食可就只有一個詞:「好吃!」

最好笑的片段莫過於他在街邊吃豬腳飯,起身去拿泡菜,結果飯被老闆收走了…感覺大叔要坐在街邊哭出來。

哈哈哈哈……大叔,可能你唯一沒想到的是,在路邊一個人吃飯,千萬不能離席,會迅速失去你的飯噢~

再比如他說自己要去喝茶,走半路被吸引著開始吃飯,整個彈幕都在刷「再不去喝茶,茶都要涼了!」

結果白大叔吃飽後才想起來「噢,我們這趟的目的是要喝茶對吧?」結果去了喝茶的地兒,屁股還沒坐熱,立刻起身「還是去吃飯吧!」

在香港吃燒麥的時候,吃飽喝足後,就開腦洞說做燒麥的師傅看起來就像是隱世高手。大叔那偷瞄的眼神,笑死了……

吃串串的時候,他吐槽自己說來四川竟然沒去看熊貓,時間都用來吃了…下一句就安慰自己,熊貓用電視看更清楚。

不愧是【街頭美食鬥士】!看起來就勇往直前,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

如果說這個美食節目能打分90,那麼它的後期絕對要佔50分。

我們很少在美食節目里看到的剪輯方式出現在了這檔節目里。食物被塑造成了明星,有時會有閃光燈不斷閃爍的鏡頭,就像巨星出場。倒放的手法也被應用在食物上,電影《開往春天的地鐵》、《兩小無猜》里都出現了這樣的手法,以體現人物過去與現在的變化。

各種倒放,以至於在第二期里,有食物一開始沒倒放,彈幕都在問:難道這個食物不配倒放嗎?

這種手法用在食物上,一盤做好的美食通過倒放,撥開一層層配料,最終還原到食物的原材料,如把豆花還原到大豆,紅油還原到油菜。這種戲劇化的操作,讓節目的節奏錯落有致。

這個節目的配樂也是非常棒!爵士、古典、民樂、搖滾……看似混搭的組合在成都的老街和香港的街道上得到了和諧統一。

因為我們是在現代人角度審視食物,不需要總趴在歷史的故紙堆。所以即使是在中國的小鎮上,在周圍環境一副田園詩的情況下,配上現代鼓點,也毫無違和感。優秀的配樂讓畫面和動作踩到每個節奏點。樂曲結束,美食出鍋,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是一種享受。

這就是觀眾的感受,我印象很深的是某一段介紹黃豆做成的食物,配樂竟然是小黃人,萌翻了

聲音技術的革新也讓食物能更直接地傳達給觀眾。

一般美食節目會把做飯和吃飯過程的聲音展現出來,這部綜藝是把一些更細小的聲音描繪出來,如製作豆腐時手攪拌黃豆的聲響,串串蘸干碟的聲音。

通過電視節目,我們的感知被放大,就像是給觀眾創造一場ASMR體驗(這是一個用於描述感知現象的新詞,其特徵是:對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者感知上的刺激而使人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身體其他範圍內產生一種獨特的、令人愉悅的刺激感)。

接地氣的街頭美食,各種精彩的剪輯手法,快慢有序的剪輯節奏,簡單易懂的美食知識,再加上自帶萌點的大叔~

連店門口的雕塑都被弄來製作特效介紹美食,非常新穎

同一地點的早晚變化

這檔節目,絕對會在這個夏天助你胖十斤!

最後,一大組動圖,饞死你!

【想看的,b站每周一就有更新,第一二期是在成都和香港,第三期在曼谷,據說第四期是東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Fun娛樂 的精彩文章:

他曾被稱為「李連杰接班人」,最紅時放棄演戲,差點做了體育老師
國產恐怖片爛到好笑,還想賺錢?

TAG:新京報Fun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