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在奪嫡戰爭中,為何能獲得陳群等世家大族的支持?

曹丕在奪嫡戰爭中,為何能獲得陳群等世家大族的支持?

文/媯滿聰

在《曹魏的政治格局:士人社會與思想對話》中,祝捷博士把曹操團隊分成了五個勢力:第一個是沛國譙勢力,第二個是汝潁勢力,第三個是荊襄勢力,第四個是河北勢力,第五個是道教勢力。

沛國譙人掌控軍事,汝潁人士掌控行政,荊襄、河北的人士,多數是依附汝潁人士,道教勢力相對游移。在奪嫡之爭中,沛國譙支持曹植,汝潁人支持曹丕。汝潁人的代表便是陳群。陳群是三荀之後的重要政治家,極為有遠見卓識。

曹植與曹丕鬥爭的一開始,曹植身邊的厲害角色非常多,且很多都是軍隊中的重要人物。曹丕奪嫡之前並沒有在本族人身上做文章,畢竟其他的勢力才是爭奪的對象。然而,曹丕的這個策略被曹植的團隊看到,然後曹植的團隊將沛國譙的勢力拿在了自己手裡。

所以,曹植與曹丕的鬥爭,一開始是曹植獲得了主動。然而,軍人容易成事,也容易壞事。畢竟,在政治鬥爭方面,更有經驗的是文臣。在陳群、司馬懿等狠角色的努力下,曹丕很快就佔據了主動,最終將曹植扳倒了。

曹植結好軍隊的行為讓曹操非常敏感。同時,軍隊的能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容易出事。曹丕與文臣打成一片,雖然一開始很慢,但是一點一點加快速度,最終將曹植的勢力一點一點清理了出去。

儘管沛國譙的人一開始沒有支持曹丕,由於血緣關係還在,所以不可能鬧出多大的事情來。曹丕上台後,拒絕了將所有的守衛換位沛國譙人的提議,打破了曹操的舊制度,讓大家族全面參與軍事,最終瓦解了沛國譙的軍事集團。

曹丕之所以獲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因為他表現出了瓦解沛國譙集團的雄心,同時提出了通過大家族治理曹魏的政治動機。這是他與陳群等大家族的一個默契。這個默契直接導致了曹魏的軍政全部落入了大家族的手裡,最終喂大了司馬家族。

曹丕與大家族的合作,是被弟弟逼得,同時也是曹操統一北方後,治理國家的必然。曹丕不可能通過軍隊治理曹魏,他必須通過厲害的文臣,而現實情況是,文臣都是大家族出來的名士。除非與他們合作,不然的話曹魏很難穩定並發展。

曹丕的決策是對的,同時曹丕過於抬高大家族,打擊沛國譙勢力的行為,也帶來的惡果。魏明帝之後,曹氏家族與夏侯氏家族的軍事能人就青黃不接了。曹氏家族最終徹底被司馬家族打敗,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人才的枯竭。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三國史研究》;

3.《曹魏的政治格局:士人社會與思想對話》;

4.《三國史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19世紀上半期的沙俄,為何被稱為歐洲的憲兵?
如果韓信生在宋代,是不是能得到善終?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