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積極廢人:你是高級決策師,低級執行者

積極廢人:你是高級決策師,低級執行者

光有積極的心態,沒有任何行動,只是「積極廢人」的自我欺騙。

——書單君按

作者:書單君

最近有個刷頻的網路熱詞:積極廢人

字面看起來很矛盾,都積極向上了,怎麼還是廢人?

實際上,這正恰如其分的歸納了這樣一類人:喜歡給自己立一個達不到的目標,並昭告給別人,但幾乎不為達到目標而努力,過後卻常常自責愧疚。

打開朋友圈翻一翻,「積極廢人」還真的不少。

買了健身裝備,立馬發朋友圈說:「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每晚做50組,沒有馬甲線不罷休!」然而之後便沒了動靜;

去書店看書,美其名修身養性,結果是卻是翻書一分鐘,自拍半小時;

將「不減十斤,不換頭像」做為微信頭像,結果體重沒有減下來,反而默默的改了頭像。

總之,就是要營造出「我很努力,你看到沒」的假象。

積極廢人是典型的「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懶得努力,還有一套理由來自我寬慰。

「只立志不做事,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已成常態。

「我打算......」、「我一定要......」、「我決定了......」這類信誓旦旦的話很容易說出口,但往往就三分鐘熱度。

人一旦懶惰起來,稍微努力一點,就以為自己拼盡了全力。

「積極廢人」成因之一:

及時享樂是人之本性

其實,「積極廢人」大多是年輕的學生和職場小白領,他們看似消極無奈的調侃背後,生活都過得優哉游哉,有大把空餘時間刷劇、購物、遊戲、追星,因此在定下目標之後,極難抗拒享樂的誘惑。

「積極廢人」的「廢」並非百無一用的廢,它更近乎人們沉浸在小確幸生活中的懶散和惰性,從而放縱拖延症。

及時享樂是人之本性,「積極廢人」習慣於用今天的享樂,換明天的刻苦,「明天復明天,明天何其多」,直到拖到最後的期限才慌張失措。

TED有一個關於拖延症的演講,演講者Tim Urban認為:在人們的腦中,有三個角色,分別是負責規劃決策的理性決策者、負責及時享樂的猴子、還有一個代表著最終期限的驚慌怪獸。

正常情況下,掌舵的人是理性決策者,而在拖延症患者的腦中,掌舵的舵手則變成了享樂的猴子。因為人們容易受到誘惑以及容易有趣的事物影響,所以猴子經常成為指揮你的使者。

猴子負責區域容易且有趣,拖延症患者在這裡花費大量的時間。驚慌怪獸是猴子唯一害怕的東西,它一出現,猴子立馬跑遠,理性決策人又開始掌舵,這也就是為什麼在deadline來臨時,我們總能迅速完成任務。

而沒有最終期限的長期目標中,驚慌怪獸則不會現身,任由猴子肆意作為。這正是「積極廢人」抑鬱和悔恨的根源,長期拖延的感覺使拖延症患者感覺自己只是生活的旁觀者。

正因如此,我們要日常警惕腦海中的那隻「及時享樂」的猴子,別讓它成為指揮你的主使者。

「積極廢人」成因之二:

目標本身有問題

現在不少自媒體文章都宣揚大家要跳出舒適區,不要固步自封,去追趕更好更遠的東西。

但對於一直得過且過的人來說,一下子跳出舒適圈反而會迷惑不知所措。

你之前都是睡到自然醒,就要求自己每天6點起來背英語;

你之前從來不運動,就要求自己每天都要跑步;

你之前一本書都沒看完過,就給自己制定今年50本書的計劃。

這種目標定起來很爽,有種「心懷大志」的滿足感,但做起來,根本無從下手。

結果是:只早起了兩天,第三天就把鬧鐘關掉繼續睡;跑步了三天,就以大腿酸痛中止了計劃;翻了十幾頁書,就丟在一旁再也看不進去。

定製目標的核心,在於明白自己能力的臨界點,清楚自己的水平和想到達到的水平,循序漸進,形成良好的習慣。

就比如,一直穿運動鞋的你,想和其他職場麗人一樣踩著美麗的高跟鞋,你需要從3厘米的低跟鞋穿起,再慢慢過渡到5厘米、7厘米。

而不是一開始就買8厘米的尖頭高跟鞋,想著穿習慣就好了。結果穿上去既磨腳,還容易站不穩摔倒,幾次之後就再也不想嘗試。

選擇、制定合適的目標很重要,將宏大的、長期的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在不改變現有生活習慣的條件下,稍微努力一下就能達到,這樣既有滿足感,也能形成長期的習慣。

強求自己立即走出舒適區,只會產生挫敗的焦慮感,你的目標只要比現在的自己進步一點,就夠了。

「積極廢人」成因之三:

別人會真實的影響你

你達不到自己的目標,不僅怪自己,也要怪別人。

試想一下:大學宿舍,你的室友都是天天打遊戲的熬夜狂人,而你想要早睡早起,每晚忍受嗶哩啪啦的鍵盤聲和一驚一乍的語音聲,沒堅持幾天,你便放棄了,成為和他們一樣的熬夜愛好者。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身邊是什麼樣的人,你自己也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想要不受環境的影響,你得需要強大的毅力和不受干擾的能力。

馬歇爾在《自律力》一書中也特彆強調了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積極的環境會塑造積極主動的人,消極的環境會你變得暴躁、拖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的道理依然有深刻的價值。

別僥倖想著自己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要去尋求對自己更有利的環境,才更能夠靠近自己的目標。

所以,要達到目標,你得尋找氛圍良好的環境和相同目標的夥伴,互相學習和勉勵,共同進步。

「積極廢人」成因之四:

只自責而不反思

「積極廢人」還有個重要的特點:及時享樂、虛度光陰之後,往往會感到後悔和內疚。

但自責之後,依然會選擇沉浸在當下的「小確幸」之中,拖延逃避所面臨的問題。

自責只是一時的不痛快,當更有趣、好玩的東西出現時,腦海里的內疚感便會飛快的被釋放快樂的多巴胺所佔據。

這也是為什麼「積極廢人」總陷入享樂—內疚—享樂的死循環中。

怎麼改變這種廢柴狀態?

沒別的,「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對自己進行「靈魂拷問」。

我今天做到早起了嗎?

我今天鍛煉身體了嗎?

我今天看書了嗎?

做一張表格,或者記手帳,為自己每天的任務完成情況打分,反思自己完成得怎麼樣,有沒有改進的地方。

將一時的自責,變成長久的記錄和反思,自制力就是如此養成的。

人腦很懶惰,不願意進行主動思考,你必須學會「逼迫」自己。

說再多虛幻的紙上談兵,也比不上馬上行動。

真正的成長,不是想當然的樹立幾個遠大的目標,也不是每天激情澎湃地喊幾個口號,而是持之以恆地努力。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外賣小哥堅持數十年利用碎片時間背誦詩詞,才能摘下《詩詞大會》的桂冠。

光有積極的心態,沒有任何行動,只是無謂的自我欺騙。

不想墮落成「積極廢人」,先收起一蹴而就的想法,腳踏實地,付出行動,自律反思,目標便能實現。

願對你有所啟發。

- END -

作者簡介:書單君,伴讀書單(ID:diyinvxingdushu)主筆,有觀點、有態度,期望能給傳遞更多價值給書友。轉載請聯繫後台。

#書單君說#

你有多久沒有投資自己了?

原京東副總裁

老路說CEO路騁

帶你更好的投資自己

閱讀是門檻最低的優雅

每晚九點,一起讀書充電

讀更多好文

伴讀書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伴讀書單 的精彩文章:

TAG:伴讀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