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於腫瘤標記物,你了解多少?

關於腫瘤標記物,你了解多少?

乾貨 | 靠譜 | 實用

生物標記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有關的標誌物,對於生命科學的研究發展以及醫學診斷、臨床診斷和新葯研發都具有重要意義,在腫瘤、心血管、糖尿病、神經性失調等慢性疾病和複雜性疾病的防控上具有重大價值,成為生物醫學領域重要的研究熱點,學術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下圖為近10年相關論文的發表量及增長率。(圖1)

圖片數據來源:知網

圖1.近10年相關論文的發表量及增長率

腫瘤標誌物(Tumor Marker)是一類反映腫瘤存在的物質,其存在和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只需取患者的一滴血液,檢測血液中腫瘤標誌物的含量,就可以監測病情和治療效果。而腫瘤在我國居民死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作為腫瘤的早期診療、判斷預後的良好指標,腫瘤標誌物檢測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內外學者對腫瘤標誌物也做了大量的探索,下圖為近10年相關TM的論文發表量及增長率。(圖2)

圖片數據來源:知網

圖2.近10年相關TM的論文發表量及增長率

TM發展歷程

TM自從1846年本-周蛋白(Bence—Jonesprotein)被發現並應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和治療以來,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探索發現階段,代表性的成果是1928年Brown報道了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與肺癌異位內分泌綜合征相關。1930年Zondek發現了人促絨毛膜性腺激素HCG與絨毛膜癌等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之間的關係。第二個階段推廣運用階段,1959年markert發現酶的變化與某些腫瘤之間的關係;1963年證實並發現了原發性肝癌標記物甲胎蛋白AFP以及1965年的直腸癌標記物癌胚抗原CEA。第三個階段深入發展階段,開創性成果是1975年創造性的應用了雜交瘤技術製備單克隆抗體,隨後更多的標記物被發現,1978年提出了腫瘤標記物的概念,1980年後把腫瘤標記物發展到基因水平。隨著TM研究掀起的高潮的到來,人類發現的特異性較強,靈敏度較高,有一定臨床價值的TM已達100多種。2013年11月17日,清華大學羅永章教授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熱休克蛋白90α(簡稱Hsp90α)是一個血液中全新的腫瘤標誌物,自主研發的定量檢測試劑盒已通過臨床試驗驗證,並獲准進入臨床應用。 如今,腫瘤標記物已經與腫瘤學和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密切相關。

腫瘤標誌物分類

1、腫瘤胚胎性抗原

2、腫瘤抗原(carcinomic antigen)CA:是腫瘤細胞膜的結構成分,各不相同,為糖蛋白或糖脂,也叫糖類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3、酶和同工酶:如乳酸脫氫酶(LDH)、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4、異位激素: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5、血漿蛋白:如β2一巨球蛋白(β2-macrogrobin,β2―M)

6、細胞代謝產物:如脂質相關涎酸

7、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產物:如C―myc基因蛋白、Ras基因蛋白、P53抑癌基因蛋白

8、微量元素,如砷、銅、鐵、硒、鋅

主要腫瘤標記物匯總

甲胎蛋白(AFP):AFP值異常高者一般提示預後不佳,其含量上升則提示病情惡化

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首選標誌物

癌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異性標誌物

癌抗原19-9(CA19-9):是胰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膽囊癌的相關標誌物,是至今報道的對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標誌物

癌抗原242(CA242):CA242是一種新的腫瘤相關抗原,當發生消化道腫瘤時,其含量升高

癌抗原50 ( CA50):是胰腺和結、直腸癌的標誌物,是最常用的糖類抗原腫瘤標誌物

癌抗原72-4(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誌物之一

糖類抗原19-9 ( CA19-9):CA19-9可作為胰腺癌、膽囊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指標

糖類抗原242 ( CA242):CA242CA242是與胰腺癌、胃癌、大腸癌相關的糖脂類抗原

非小細胞肺癌相關抗原(CYFRA21-1)

小細胞肺癌相關抗原(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NSE被認為是監測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標誌物

胰胚胎抗原(POA):胰腺癌的POA的陽性率為95%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對與妊娠相關疾病、滋養細胞腫瘤等疾病的診斷、鑒別和病程觀察等有一定價值

核基質蛋白-22 ( NMP-22):對浸潤性膀胱癌診斷的敏感度為100%

Cyfra21-1 細胞角蛋白19:細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是非小細胞肺癌,特別是肺鱗癌的首選標誌物

α-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AFU活性動態曲線對判斷肝癌治療效果、估計預後和預報複發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甚至優於AFP

EB病毒抗體(EBV-VCA)

腫瘤相關物質(TSGF):廣譜惡性腫瘤早期輔助診斷的理想指標

鐵蛋白(SF):鐵蛋白升高可見於: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結腸癌、肝癌和前列腺癌

β2-微球蛋(β2-MG):β2-MG是惡性腫瘤的輔助標誌物,也是一些腫瘤細胞上的腫瘤相關抗原

胃泌素前體釋放肽(PROGRP):一種新的小細胞肺癌標誌物

鱗狀細胞癌抗原SCC:特異性強,最早用於診斷鱗癌的腫瘤標誌物

總前列腺癌特異性抗原TPSA:目前公認唯一具有器官特異性腫瘤標誌物

遊離前列腺癌特異性抗原FPSA:優於TPSA單獨測定

雖然腫瘤標誌物檢測是早期發現無癥狀微灶腫瘤的唯一途徑,不過,腫瘤標誌物檢測陽性不一定就是腫瘤,僅僅是一種提示和信號。同時,腫瘤標誌物檢測陰性不一定就能排除腫瘤,任何一種TM都不能達到「理想狀態」。該檢測手段對健康人群篩查作用有限,更適用於高危人群及年齡40歲以上群體的腫瘤篩查。

國內TM應用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幾十年來在臨床和基礎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TM用於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時,最大的瓶頸就是難以找到靈敏度和特異性均高的TM。總之,未來新的特異的腫瘤標誌物的發現和更加靈敏的檢測工具的發展,必將大大促進腫瘤的篩查和早期診斷,為早期發現並治癒腫瘤提供可能。

同時,生物標記物也將作為2018第二屆現代臨床分子診斷研討會( CMDF)的重要議題之一,期待您的參與!

CMDF延續首屆「講述自己故事,創新分子診斷」的大會主題,與會者將能夠充分交流學術意見,勇於碰撞思想火花,積極探討生物標記物、診治靶分子篩選、基因檢測、微組學診斷、分子病理、新型診斷開發、疾病特異性分子診斷、生物標記物的藥物研發、市場與法規等領域的關鍵問題,為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青年學者和企業精英提供一個交流平台。

大會將於2018年10月26-28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化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抗癌新進展:誘導IPSC抗腫瘤疫苗表現出強勁的抗癌療效
不愧是「神葯」!二甲雙胍新功能讓這群人獲益!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