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越情緒的覺知,過好了一天,也就能過好一生
編者按:本文是5月11日—5月13日,如孝法師應邀出席中國國際瑜珈峰會,為大家所做的《如何真正地安住於當下》系列講座內容。今日為連載之二,與你共享法喜。
主持人尹岩:師父,您提到了認識生命的規律。又提到了真正地安住才能了解真實,這個真實和生命的規律是一樣的嗎?
如孝法師:真實是看不見的,而規律是看得見的,它們是一樣的。對於看得見的規律,要宏觀地總結;而看不見的真實是指揮這個看得見的,以便駕馭它。真實也可以叫做智慧,規律也可以叫做現象。
主持人尹岩:如果說我們想追求安住,著手處是先去探求生命的規律,如何探求規律呢?
如孝法師:「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要想明白這個規律,我們與天地之間的規律可以對照,可以互參。遠取諸物,天地之間就是一個時空觀念,針對歷史我們會得到一些啟示。
近取諸身,就是以自己、以我們的人生經驗為參照點、為坐標,我們的心念觀察我們在做人做事方面有沒有覺知,觀察我們對整個人生有沒有規劃。這都是我們的一種智能。
我們的智能如果能夠找到真實,對照歷史,看出歷史中一些人為什麼失敗,他為什麼沒有正確抉擇;我們對自己過去的失敗也能夠總結,這個問題為什麼在生存層面我們沒有解決,在生活方面我們沒有升華,在生命方面沒有領悟呢?這就是一個智能的問題了。
生命的規律,這種現象,它有宏觀和微觀的差別。微觀方面,比如說對於生活中的經歷、今天的目標,在修行的時候反思,你會看到每一個事情和每一個事情都是獨立的。但是我們怎麼樣去駕馭呢?我們是用習慣的力量去駕馭,還是從更高的角度對這個事情把控?在今天的生活當中和應對事情的時候,是不是運用了真正的智慧,還是落在了情緒中?而情緒是怎麼樣讓我們今天與人生的目標越走越遠,讓最後的結果與最初的發心大相徑庭?思考這些問題非常重要。
實際上一天的規律和一生的規律就像放大的照片和縮小的照片,都是你。
我們如何過好一天呢?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要有甚深的超越情緒的自我覺知,做好預案,對照自己心中渴望的成果去做。如此過好了一天,那麼我們也就能過好一生了。
本系列連載
2.本文
3.未完待續
點一點,禪修吧
禪修方法:
1.調節身體姿勢、呼吸、心
點擊閱讀
禪修的方法與意義 | 做自己生命的創造者
2.誦《普賢行願品》誦偈部分
點擊閱讀
念誦《普賢行願品》,原來這麼不可思議!
3.禪坐5分鐘以上
4.迴向
長按蓮花,可讚賞本文


※無上的、終極的實相……
※他貴為駙馬,官至太守,卻發現都是一場夢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