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自五湖四海華聯人,知道家鄉地名來源嗎

來自五湖四海華聯人,知道家鄉地名來源嗎

回憶廣州

 回憶廣州

阿細 

00:00/05:47

鑒於上一次第一篇,關於廣東省地方的地名故事發出來後,很多同學都想迫切的知道自己的家鄉的地名是怎樣出來的,大家都有一顆好奇的心,所以接下來將搜集各位的意見,將列出其他地方的地名故事,但是由於版面有限,還是沒有辦法將各地一一列出。

▼茂名

以人物名字為地名,據明萬曆《高州府志》記載,西晉末永嘉年間有個潘茂名的人在當地煉丹升仙。後人為紀念潘茂名為民滅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災居民的功績,把煉丹所在地附近的地方稱作茂名。隋朝開皇18年(598年)始設茂名縣(圖為潘茂明像)

▼深圳

深圳市真正迎來大發展時代是1980年經濟特區建立和鄧小平南巡,從一個小小漁村,發展為經濟特區,國際化現代大都市,所謂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上海浦東,當代中國看雄安! 但是深圳這個地名明朝永樂年間已經有了,屬於地理地形得名,「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當地的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因其水澤密布,村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汕尾

汕尾:汕尾原名「汕美」,以美麗濱海風光著稱,故得「汕美」之名。因地處廣東省南部末端,舊時曾俗稱「尾省」,「尾」與「美」諧音,人們便逐漸把「汕美」稱為「汕尾」。

▼東莞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為東莞,因境內盛產莞草(製作草席的材料)而得名。

▼湛江雷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時,雷州半島稱為南合州,治于海康縣。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改南合州為東合州,州治海康。貞觀八年(公元624年),雷州刺吏陳文玉具疏改東合州為雷州,領海康、徐聞、鐵杷(遂溪)三縣,此為雷州得名之始。雷州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雷州半島也就因雷州而得名。

雷州最初叫海康縣至於為什麼叫雷州,說法不同,有三種說法:★氣象因素,雷州半島雷多,半島地形導致雷州雷暴天氣多發。★因擎雷山、擎雷水而得名。北宋初沈括反對因雷得名的說法,他曾在《夢溪筆談》中說「按圖經,雷州境內有雷、擎二水。雷水貫城下,遂以名州。★因雷祖出生。無論哪種說法,雷州的名稱都離不開「雷」,雷州人篤信「雷祖」的民俗,離不開本地多雷的自然現象,「雷州」之名與「雷」有著莫大的聯繫,也許,雷州之得名,是上述各種因素結合而形成的結果。

▼潮州饒平

饒平成為縣名最初在1477年,因南宋龍圖閣學士王十朋曾遊歷於饒,夜宿雙流寺,聞鼓角聲,起視四方,見山川奇秀,說此處將來必為城邑。遂題「天下大亂,此處無憂;天下饑荒,此處半收」的碑記,置縣時以此寓意取縣名「饒平」,蓋「饒永不瘠,平永不亂」也,因此得名,縣治設於弦歌都下饒堡(今三饒鎮)。圖為饒平道韻樓

▼梅州興寧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析龍川縣分出興寧縣。以古代興寧江(今為五華河一直到興寧水口與寧江交匯處)取名,有「興盛安寧」之意。

▼梅州

據《粵東名賢志》記載,因漢初梅絹跟隨漢高祖劉邦破秦有功,封於該地,故改名為梅州,這是梅州地名首次出現。

▼江門

江門市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將被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江門五邑:新會、開平、恩平、台山、鶴山。因為許多華僑漂洋過海去到東南亞,甚至美國舊金山工作,江門成為最大華僑之鄉,國外華僑回國後就帶著西方技術,在開平恩平附近建起大量的開平碉樓,中西結合,防衛與居住一體,讓人嘆為觀止。

▼清遠陽山

陽山縣因秦朝末年在縣境設陽山關而得名,另有一說,縣有陽岩山,又名丫髻山,高出眾山,日光先照,故名。

★韓愈被貶陽山,韓愈遭貶陽山是他剛獲得監察御史職位的貞元十九年(803年)十二月,原因是上疏為關中災民請免租稅,得罪了權臣,是個令人寒心的大冤案。其時韓愈正當盛年,且好不容易登上「朝官」台階,錦繡前程剛剛打開,突然遭此打擊,其痛苦之狀是可想而知的。

「誰將邑宰限奇才?天為陽山降申甫」,這是明代陽山知縣陳應龍《游息洞》詩刻中的最後兩句,它生動地反映了陽山吏民對韓愈謫陽的矛盾心態:一方面痛擊唐德宗不愛惜人才,把他貶謫到陽山,一方面慶幸陽山這個地方能有韓愈這個偉大人物來治理,用賢相申屠剛喻韓。

來自五湖四海華聯人

知道家鄉地名來源嗎第一期:

。。。。。。

。。。。。

。。。

待補充下次見

文字:老廣通

封面:大佬

圖片來源:網路

留言區

你還知道哪些地名的歷史故事?

爆料、投稿、合作

↓請加小編微信↓

向TA表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華聯 的精彩文章:

來自五湖四海華聯人,知道您家鄉地名故事嗎?

TAG:微華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