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解讀:增值稅稅率下調後的汽車業

深度解讀:增值稅稅率下調後的汽車業

不久前,國家財政部聯合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從5月1日起,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調整為16%。隨著稅率下調,汽車製造業的成本相應會降低,銷售市場也會受此影響。目前,部分車企已經開始下調車輛終端售價,賓士、林肯、捷豹路虎、奧迪等品牌率先降價。增值稅稅率下調將給行業、企業帶來哪些影響?汽車市場會否迎來新一輪官降?《中國汽車報》採訪了業內外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訪談嘉賓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 瑞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石 磊

上海財經大學產業經濟學教授…干春暉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

01

釋放降低稅負積極信號

《中國汽車報》:

增值稅稅率從17%下調到16%對製造業企業會有多大影響?對汽車企業能帶來哪些具體影響?

石磊:

增值稅稅率降低首先釋放了一個信號——終於降稅了。增值稅作為我國四大稅種之一,其稅率降低一個重大意義在於釋放了積極的降稅信號。過去,一直有聲音稱17%的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過高,此次稅率下調充分體現了國家降低企業稅負、鼓勵先進位造業技術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決心。另外,下調1%的稅率將實實在在減輕企業稅負。增值稅是流轉稅,發生在汽車製造產業鏈的各環節,每次流轉,從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整車,各個環節都會涉及。上游和中游稅率降低之後,下游車輛成本必然降低,最終將惠及到消費者。

干春暉:

1%的降幅並不高,綜合分析,增值稅稅率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當前,全球各國都在推進降低企業稅負,這是大勢所趨。在我國,降低企業稅負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我國的稅負下調率先體現在增值稅上,這是一個重大推進,將對包括汽車業在內的製造業減輕負擔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劉瑞:

1%的稅率下調起到的作用有限,尤其是在製造業利潤普遍偏薄的情況下,其作用不會太明顯。據我了解,汽車製造業利潤率普遍在百分之幾,能達到10%的很少。稅率降低1%,對汽車製造業而言,直觀的結果可能是帶來利潤的小幅提升。不過,增值稅稅率的降低會影響到汽車產業鏈上各個環節,會對相關企業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

崔東樹:

增值稅稅率下調作為國家為企業減負的重要舉措,對汽車企業將產生積極影響,尤其是整車企業,其核心技術較多,四大工藝都是盈利利器,增值稅稅率下調會影響到各個環節。舉例而言,車用鋼板從買進來到車輛銷售出去,在這一轉化過程中,鋼板本身的價值將從5元/kg提升到近百元。如果是1000億元規模的汽車企業,原材料成本約佔到其所有成本的50%~70%,進項稅減少1個點,大約會帶來6億元的節省,銷項稅減少1個點,將會節省10億元。從行業角度而言,利潤提升後企業會加大科研投入,促進行業整體技術進步。

GIF

02

稅收結構性調整還將繼續

《中國汽車報》:

從營改增到增值稅率下調,這些降稅措施對企業減負起到了多大作用?如今一系列減稅措施推出後,企業稅負的情況如何?

石磊:

當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降低稅負的相關工作,增值稅稅率下調是第一步。目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增值稅稅率下調將對降低企業稅負、增強企業競爭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降低稅負是一項系統工程,綜合國際稅收體系情況看,我國的稅制改革還有很多工作,短期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稅種改革、稅率降低可行性還不夠充分,需要逐步推進。

干春暉:

綜合來看,我國製造業稅負並不低。不過,看一國一個行業稅負高低不能以單一稅種衡量,而要綜合分析。我國稅收主要是針對企業徵收,美國主要對消費者徵收,從這個角度看,對企業來說稅負可能較高,但綜合到商品的全生命周期稅負並不高。當前,製造業企業要降成本、減負,涉及很多因素,包括勞動力、資金、土地等各方面,稅負並非其中最大成本。以土地為例,上海土地資源已經非常緊張,相應的成本也就很高。同時,制度性交易成本一直是中國企業成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行業尤其明顯,審批、檢查等制度性成本更高。我們需要建立更合理的准入管理制度,用管理方式的改進幫助企業降負。

劉瑞:

從營改增到增值稅稅率下調,我國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減輕企業稅負方面做了很多嘗試,為增強企業競爭力推出了多項舉措。但從目前汽車製造業的發展看,降低企業負擔不僅僅是降稅,還涉及很多方面。除了所得稅、增值稅外,企業還面臨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各方面的壓力。汽車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行業,這些方面都存在很大壓力。以資金為例,當前,我國汽車企業運營狀況普遍較好,現金流狀況也比較理想,較容易獲得銀行貸款。但一些中小零部件企業仍存在很大的資金壓力,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

這幾年,在稅制改革方面,環保稅、綠色發展等稅費在上漲,增值稅等稅率在降低,這是稅收結構性調整的體現,今後,這種結構調整還將繼續。降低稅負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持續不斷地有序推進。

崔東樹:

汽車行業作為「稅收機器」,稅負一直較高,從長遠看,汽車降低稅負還有很多工作。首先,汽車行業是稅種最多的行業,希望能適當調整。當前,上游鋼鐵等原材料行業利潤較高,造成汽車行業成本增加,導致汽車行業利潤進一步降低。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汽車行業利潤率僅有8.2%左右。汽車行業利潤率處於總體偏低的狀態,迫切需要進一步降低稅負。其次,汽車產品一直按照排量徵稅,這種徵稅模式不太合理。以1.5T和2.0L為例,前者稅率比後者低,但實際上,前者並不比後者節能。

03

下調1%對消費市場影響不大

《中國汽車報》:

增值稅稅率下調後,賓士、捷豹路虎、奧迪等品牌都下調了終端售價,降價會否成為車企的普遍選擇?稅率調整將會對消費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石磊:

我們注意到,有些企業已經降低了車輛的終端售價,這可以說是增值稅稅率降低帶來的影響,但並不僅僅是稅率降低的影響,其中還有很多市場競爭因素存在。儘管1%稅率降低會對產品終端價格產生多大影響還需具體測算,但總體上看,稅率降低對汽車消費價格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

增值稅稅率的降低,不僅對我國汽車製造業產生影響,對進口車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將直接帶來進口車終端售價的降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將有更多進口車下調售價。不過,我們一定要注意,相比國際市場,進口車在華售價偏高,這並非是國內稅負等因素造成的,而是企業操作層面問題,這與進口汽車在華戰略有關,增值稅的下調會降低進口汽車的相關費用,但企業會否降低終端售價、降幅多少還要看企業本身的戰略。

需要指出的是,從汽車消費角度看,我國的分銷渠道過長,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產品終端價格的降低。分銷環節間接稅佔比大約為60%,如果我們能減少分銷環節,增值稅稅率下調產生的影響將更明顯。

干春暉:

車輛終端價格的降低,有一部分是稅負的影響,但更多還是企業市場競爭行為。以進口汽車為例,1600億元的關稅中,增值稅在進口汽車所有稅種中佔比雖並不低,但這也僅是其中一部分,並非最大佔比稅種。

劉瑞:

企業稅負降低,商品成本下降,終端消費價格下調是最直觀的反映。反映到汽車尤其是進口汽車上,價格的降低是必然趨勢,隨著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的正式實施,或許更多的企業會加入到降價陣營中。但當前汽車售價的降低絕對不僅僅是稅率調整帶來的影響,更多的還是來自市場層面的競爭,銷售策略的調整。

崔東樹:

理論上來說,增值稅稅率降低1%會對車輛終端售價產生影響。增值稅屬於價外稅,不直接計入收入並體現在企業利潤表中,但是會體現在消費者購買車輛的總體價格上,增值稅稅率的降低可降低客戶購買整車的綜合合同價格。也因此,從目前情況看,某些品牌的官降並非只是稅率調整促成的,更多是市場競爭因素,即藉機降價。長遠來看,這種降價不會在汽車行業中產生較大範圍的影響,即使有降價行為也多是市場競爭因素引起的,而非稅率降低的影響。尤其是進口汽車,他們的降價更多地是看到我國汽車進口關稅即將下調的可能性,而提前做出的市場布局。

文:王金玉編輯:孫煥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汽車報 的精彩文章:

既然李書福都汽車界首富了,吉利2017年到底賺了多少錢?
德納與吉凱恩打造全球最大汽車傳動巨頭的夢,碎了……

TAG:中國汽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