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減稅降費下,中國財政收入為何還能創新高

減稅降費下,中國財政收入為何還能創新高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16日電(薛宇飛)財政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019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230億元,同比增長1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5789億元,同比增長9.2%。

專家認為,一定時期內,財政聚集更多的國民收入可以更好地用於經濟建設,但也說明減費降費仍有空間。未來,將更多的財富分配給企業和居民,可以共享發展紅利。

稅收增速兩倍於GDP 賣地收入大增

人民幣。中新經緯 張義華 攝

1-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出現了兩位數增長,但已經較今年一季度有所放緩。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中央與地方「平分秋色」,但中央一級的增速明顯高於地方。從結構上看,政府的減費措施仍在發揮作用,前4月非稅收入8121億元,同比下降了8.8%。

稅種方面,財政部公布的幾大稅種,多數出現了較高的增長。其中,國內增值稅23467億元,同比增長18.4%;國內消費稅5095億元,同比增長24%;企業所得稅13739億元,同比增長13%;個人所得稅5735億元,同比增長20.8%。

營改增之後,增值稅收入也隨之擴大,前4月增值稅稅收收入達2.3萬億元,約佔全部稅收的38.5%。財稅專家、財政部新理財雜誌社社長馬靖昊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表示,增值稅能夠形成很好的閉環,有效打擊了企業逃稅的可能,稅收征管更加嚴格,這也是稅收收入能夠大幅增長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隨著地方政府土地供應提速,賣地收入也出現了大幅增長。數據顯示,1-4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0559億元,同比增長33.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215億元,同比下降3.4%;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19344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國有土地使權出讓收入17958億元,同比增長40.7%。

前4個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近9萬億元,創下了同期歷史新高。馬靖昊認為,稅收的增長,也能從一個側面說明國內經濟持續向好,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和居民收入持續改善。

減稅降費仍在繼續 做好國民收入分配

人民幣。中新經緯 黃昂瑾 攝

當前,減稅成為許多國家降低企業、個人負擔的重要手段,中國也不例外。

近5年,中國累計減稅超過2萬億元,加上採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財政部歷年數據顯示,在減稅降費等作用下,2012-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1%、8.6%、8.4%、4.5%、7.4%,已經較之前兩位數的高增長有明顯回落。

但今年前4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出現12.9%的增長,既高於經濟增長速度,也遠高於居民收入增速。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馬靖昊認為,財政收入增速與GDP增速大致相等,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狀態,如果超出過多,說明在一個時期內,國民收入在政府、企業、個人之間分配不均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丁建臣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表示,在經濟建設時期,財政收入聚集更多的國民收入,可以更好發揮經濟調節功能,將資金用於民生等領域。

但丁建臣也稱,財政收入過快增長,也說明企業和個人的稅費負擔過重,「雖然減稅降費已經持續了幾年,但中國的稅費負擔仍高於一些發達國家,還需進一步改革與完善。」

中國的減稅降費仍在繼續。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也就是說,今年減稅降費的規模至少也有1.1萬億元。

丁建臣認為,今年的減稅降費力度不小,但仍有發揮的空間。他還稱,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應該將更多的財富分配給企業和居民,讓普通人享受發展的紅利,而財政支出也應該向民生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提高醫療、教育、住房的保障水平。

對於今年全年財政收入的增長情況,財政部國庫司負責人婁洪此前表示,受到減稅降費、PPI同比漲幅可能放緩、國際國內經濟存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等影響,後期財政收入將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與今年一季度13.6%的增速相比,增幅可能會有所放緩。(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新經緯 的精彩文章:

美股創兩年半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樂視網回應深交所問詢函:睿馳汽車與上市公司無業務往來

TAG:中新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