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隨黑石號夢回大唐

隨黑石號夢回大唐

青釉褐斑褐綠彩蓮花紋盤

邢窯白釉綠彩鼻吸杯

青釉罐形鏤空器

5月14日,長沙銅官窯博物館開館,現場按照1∶1的比例複製了唐代「黑石號」沉船。「黑石號」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阿 拉伯遠洋航船,船上滿載千年前的「中國製造」——瓷器。組圖/記者陳正通訊員黃妞妮

數說黑石號

67000

公元826年,「黑石號」載著金、銀、瓷器等中國產品共67000餘件出航

85%

船上的長沙窯瓷器約57500件,約佔總數量的85%

162

本次展出文物1000餘件。162件(套)從海外徵集歸國文物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壺、罐、碗、碟類型多樣,青釉、藍釉、黑釉、綠釉色彩鮮艷……長沙銅官窯博物館5月14日開館,「黑石號」沉船文物亮相。今天開始,公眾可前往看展。

長沙銅官窯在唐朝時期遠銷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瓷器圖案見證了當時的中外友好交流。

本報記者羅雅琪長沙報道

走進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去探尋瓦渣坪往事,感受詩意彩瓷的精美絕倫,體驗「黑石號」文物的無窮魅力,漫步前行,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千年之前開放自信的大唐帝國。

5月14日上午,位於長沙望城區銅官街道彩陶源村的這家博物館正式開館,162件(套)從海外徵集歸國的「黑石號」沉船打撈出水文物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162件沉船文物回歸

14日上午10時許,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德國收藏家蒂爾曼·沃特法正在參觀「黑石號」打撈文物的專題展覽。「沒有能比這樣的保護做得更好的了。」他看完說道,這位收藏家是當年「黑石號」沉船打撈公司的負責人。

「說來話長了。」回憶起當年打撈「黑石號」的場景,蒂爾曼·沃特法說,當時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附近打撈一艘永樂年間的沉船時,當地的漁民告訴他這裡還有一艘唐代的沉船,「我們的潛水員迅速下去,在確認了這個消息是真的後,我們立馬決定打撈。」

追溯歷史,公元826年,一艘裝載著中國貨物的唐代阿拉伯商船,迎著季風揚帆出航。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附近海域不幸撞擊到黑色大礁石,沉沒海底。「黑石號」上運載著金、銀、瓷器等中國產品共67000餘件,其中長沙窯瓷器約57500件,約佔總數量的85%。「當時是一個少見的激動人心的時刻,從潛下去看到第一片瓷片,我們就知道上面有非常珍貴的文物。」蒂爾曼·沃特法回憶。

「黑石號」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阿拉伯遠洋航船,船上滿載的中國瓷器,展示了千年前的「中國製造」,為海上絲綢之路保留了珍貴的實物,證實了古代中國與中東各國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貿易往來。長沙銅官窯按照1:1比例複製了這艘沉船。

2017年9月29日,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與沃特法簽訂文物徵集協議,達成共識,對蒂爾曼·沃特法所持有的162件(套)「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全部進行徵集。12月9日,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舉辦千年沉船「黑石號」文物專家鑒定會,五位專家對徵集的162件(套)「黑石號」文物進行鑒定定級。經專家現場鑒定,最後擬定一級文物15件(套)、二級文物81件、三級文物60件、一般文物6件。

見證友好交流,反映大唐包容

14日上午9時零8分,長沙銅官窯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並將於15日上午9時正式向社會開放,進入試運營階段。這座建在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西北角的博物館,以「詩意的彩瓷」為主題,展現1200多年前唐代長沙銅官窯陶瓷文化的發展史。建築面積為11436.5平方米,布展面積6272平方米。

全館共展出文物1000餘件,器類多樣,主要包括壺、罐、洗、盂、碗、碟、杯、盒以及枕、燭台、動物雕塑等;釉色豐富,有青釉、藍釉、黑釉、綠釉、白釉以及窯變釉等;色彩鮮艷,有褐彩、綠彩、藍彩和銅紅彩等;裝飾工藝繁多,有繪畫、詩文、題記、警句、廣告語、印花、模印貼花、雕塑等。

長沙銅官窯博物館文物管理科科長瞿偉介紹,長沙窯出現在世界貿易的舞台上,是我國古絲綢之路這一歷史符號的重要的書寫者,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開闢最直接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長沙銅官窯在唐朝時期遠銷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時大部分瓷器銷往的路線是到了中亞以及西亞地區,同時,波斯人、古阿拉伯人也通過水路到了現在的銅官窯所在地。」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工作人員秦卓婭介紹,在展出的展品中,有很多青釉褐斑的模印貼花壺,這是長沙銅官窯的一大裝飾亮點。

「這些模印貼花壺上的圖案有非常強的異域文化,比如棗椰樹和獅子紋。獅子在當時是一種外來動物,是一種引入文化,這種圖案出現在了長沙銅官窯的瓷器當中,見證當時中外友好交流,也反映了大唐時期的文化包容。」秦卓婭說。

湖南行動

湖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持續增長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日前,記者從長沙海關獲悉,5年間湖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持續增長。2013年至2017年湖南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合計2776億元,貿易規模從2013年的344.2億元攀升至2017年的587.5億元。

2018年一季度,湖南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146.9億元,占同期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5.6%,增長56.8%,高出同期湖南外貿整體增速19.4個百分點。

湖南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產業互補性強,除了「高大上」的工程機械,生物醫藥、新材料、勞動密集型產業等領域的商品出口也保持明顯優勢,文化產品、服裝、農產品、煙花爆竹都有亮麗的出口成績單。

「湘歐快線」自2014年開通、2015年實現常態化運營後,實現全國唯一東(滿洲里)、中(二連)、西(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三通道齊發,躋身全國班列第一方陣。2014年10月至今,累計開行班列320列,2017年貨運量達41.9萬噸,增長3.9倍。

本報記者羅雅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湘晨報 的精彩文章:

我原本是個青銅,等女友出門的時間,我上了王者!
株洲一男子負案在身為逃抓捕「整容」 猛吃增肥60斤

TAG:瀟湘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