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即位存疑,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禎為什麼不起兵奪位?

雍正即位存疑,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禎為什麼不起兵奪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2月20日(陽曆),清聖祖康熙皇帝在暢春園內的清溪書屋中駕崩,終年69歲。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讀康熙遺詔,其中最關鍵的一句是:「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之後,皇四子胤禛即位稱帝,史稱雍正皇帝。

不過,隆科多宣讀的這份遺詔在朝野上下卻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反而引發了關於雍正弒父篡位的廣泛猜疑。原來,隆科多手中的這份《康熙遺詔》,並非康熙真跡,而遺詔這麼重要的東西,肯定不會讓他人代筆寫成,所以基本可以斷定這就是一份假遺詔。雍正即位的合法性,自然就成為了一個大謎案。

康熙晚年的時候,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可謂是絞盡腦汁。最後,一對同母親兄弟成為了皇位的最有力爭奪者,他們就是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禎(雍正即位後,為避名諱,被改為允禵)。

從爵位上來說,四阿哥很早就被冊封為親王,而十四阿哥僅僅是個貝子,離親王還差好幾個段位。但康熙對這個十四子卻恩寵有加,在許多待遇方面甚至都超過了親王的待遇。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起兵發動叛亂,康熙任命胤禎為撫遠大將軍,封大將軍王,以天子親征規格率領大軍進駐青海,征討準噶爾。康熙還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要求「爾等或軍務,或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當時朝廷中許多人都認為,上述安排是康熙帝要將皇位傳給胤禎的明顯信號。只要胤禎能夠成功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建立功業,那麼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選擇他作為儲君了。

可是胤禎在西北的戰事卻陷入了膠著狀態。雖然他多次打敗了準噶爾部,但卻始終無法將其徹底剷除。直到康熙皇帝駕崩時,胤禎仍然還在西北率領大軍指揮作戰。

康熙去世後第二天,雍正就以皇帝的名義下旨讓宗室大臣延信取代胤禎撫遠大將軍的職位。這一系列的變化對胤禎來說可謂是打擊巨大。短短几天時間,他就從一個萬眾矚目的大將軍王,即將淪落為一個普通的貝子。更關鍵的是,雍正的皇帝寶座還有可能是從他手中奪走的。此時胤禎面臨一個重要選擇:不承認雍正即位的合法性,起兵奪取皇位。

當時,胤禎還是大將軍王,手握整個大清國最精銳的部隊。而雍正剛剛即位,對朝局的掌控並不強,未必能抵擋住胤禎的大軍。

不過,最終十四阿哥胤禎還是決定接受命運的安排,交出撫遠大將軍印章,回京待命。胤禎為什麼不起兵奪位呢?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因為他如果起兵奪位,那就必然會失敗。

早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時候,當時還是雍親王的胤禛就通過一系列活動,將自己的心腹年羹堯安排到了川陝總督的職位上。當時川陝總督最重要的職責就是保障西北大軍的後勤糧餉。也就是說,胤禎手上雖然有數十萬雄兵,但後勤方面卻完全依靠年羹堯這邊的供給。如果他敢起兵,年羹堯只要將後勤供給全部掐斷,不出一個星期,數十萬大軍恐怕就要自行瓦解。這個結果胤禎是不可能想不到的。

如果把儲位之爭比喻成一場博弈的話,雍正其實早就掌控了全局。無論康熙最後想讓誰繼承皇位,但成為皇帝的人都必然是雍正。所以,胤禎心中雖然有一萬個不願意,但最後還是得接受事實,回京待命。因為這場博弈在康熙去世前,他就已經輸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此皇帝很奇葩,一生沉迷於美女和美酒之中,還有一個「特殊愛好」
晚清有一支超級王牌部隊,戰鬥力遠勝北洋軍,結局卻很可笑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