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太祖軍事戰略:審時度勢,謀定後動

明太祖軍事戰略:審時度勢,謀定後動

原標題:明太祖軍事戰略:審時度勢,謀定後動


元末,明太祖朱元璋能夠剿滅群雄,驅除胡虜,除太祖善於得才馭將外,還在於太祖於關鍵時刻軍事戰略之正確選擇。


今試述其兩次重大軍事戰略選擇為例:

一是統一江南軍事行動。


太祖起於淮右,初以應天為基礎,必先統一江南,始能做北伐之圖。是時江南群雄,按實力論,一為張士誠,據於湖杭之間;一為陳友諒,據於兩湖之間;另有方國珍據於福建一帶。按兵力與能力論,陳友諒為強。時諸將皆以先取相對較弱的張士誠,後取實力最強陳友諒。獨太祖以為,友諒據上游之勢,其於應天之威脅,遠甚於士誠,且友諒用兵遠較士誠為詭,一旦先用兵於士誠,友諒必趁隙東下,使吳軍腹背受敵;而士誠則為「自守之虜」,貪圖享樂,不思進取,若先平友諒,則士誠必不為所動。一旦友諒滅,則士誠必「一舉可定」。後吳軍以元璋之正確戰略指導,果然次第剿滅江南群雄,消除北伐之後患,從而為全力北伐積蓄充足力量,為大明開國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北伐軍事行動。

明太祖朱元璋兼并江南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諸雄後,沒有絲毫懈怠,立即著手北伐之準備。時元廷之長江以北,方保持著強大之軍事實力。其中河北有孛羅帖木兒,河南有庫庫帖木兒,關中有李思齊、張良弼等名將。朱元璋始圖北伐,領兵大將徐達等原欲由江淮長驅北上,直搗元都,太祖認為不可,其召諸將論北伐之戰略曰:


「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懸師深入,不能即破,屯于堅城之下,饋餉不繼,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下之,據其戶樞。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走行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矣!」


後太祖以徐達為征北大將軍,常遇春副之,用兵二十五萬,兵臨行前太祖又招諸將誡曰:


「此行非必略地攻城,要在削平禍亂以安民生,所經之處,勿妄殺人,勿奪民財,勿毀民居,勿廢農具,勿殺耕牛,勿掠人子女。」


並告徐達專主中軍,策應群帥,備能以運籌決勝。後徐達按太祖之略,統軍自淮安、沂州北上,一路下山東諸地,驅河南之敵,後又根據形勢變化,改變西取關中之策,轉軍河北,直下元都,再轉軍西南,掃蕩關中諸雄,後又揮師北上,兩征漠北,將殘元勢力剿滅殆盡,中華主體之漢人政權,自唐中安史之亂後,近五百年來再一次重新進入燕雲地區,中華之拓土開疆,遠超漢唐矣!


讀史於元末明初,是天下紛亂,群雄逐起,北有元廷諸雄兵亂,南有紅巾群梟奮起,元璋獨於群雄中目光宏遠,胸懷全局,先難後易,先強後弱,始能漸次蕩平江南,為北伐奠定堅實基礎。設若元廷和張士誠稍有遠見,趁元璋西向攻取友諒之機以奇兵襲取應天,破其老巢,則中國歷史格局必轉他向。至於北伐一役,自炎黃涿鹿之戰開始,即有先例,然三千年來未有成功者,以北人彪悍,長於騎戰,且環境惡劣,性格堅韌之故。唯太祖以元人殘暴,荼毒天下,奮而聚天下英雄,運籌帷幄,指點江山,偉略獨運,終於首次自南而北統一華夏,為中華之大一統局面再鑄磐石,此可謂太祖於中華民族不世之功。

總結太祖北伐中原之遠見洞明者有五:一曰方向正確,自山東北進猶如右勾拳之行動,置敵於死地而無後患之憂,實神來之筆;二曰擇將之明,明軍將領,徐達明於韜略而忠誠穩重,常遇春勇猛善戰而耿直為懷,其他如鄧愈、馮勝諸將則各當其任、各立其功;三曰兵力集中,因當時天下大亂,局勢未穩,兵力分散,若分兵幾路北伐,兵弱勢單,或為元軍各個擊破,無如集中一路,集中用兵,此明於敵我之情;四曰因敵於情,針對元末四種勢力(河南王庫庫,河北王孛羅,關中張良弼與李思齊,其他漢元將領),有擊之,有降之,有圍之,有說服之,有離間之,達到以最小之兵力,成最大之作戰效果;五曰因勢而變。當徐達撫有山東,全領河南之時,按原計劃本當西取關中,但徐達認為可以先取元都時,太祖審時度勢,同意前軍元帥之建議,遂加速元廷之敗亡。此五者,太祖之偉略雄才,可見其中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鏡像 的精彩文章:

兵博薦讀:千百年眼(卷四)——高祖竟王劉濞
元祐孟皇后:大起大落的人生,兩宋悲觀的見證

TAG:國史鏡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