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約江津,來一場擁抱歷史的溫情之旅

相約江津,來一場擁抱歷史的溫情之旅

中山古鎮七夕過鵲橋

四面山度假區

四面山龍潭湖

四面山望鄉台瀑布

江津區委書記程志毅:

四面山水 人文江津

江津是聶榮臻元帥的故鄉,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歷史厚重,擁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13個,位居全市第二。2017年我區遊客滿意度位居全市前列,全力培植莊園、愛情、長壽、雙生四大旅遊文化名片。以「西南第一庄」四面山會龍庄為代表的古莊園30餘處,是莊園文化的典範。愛情天梯享譽國內外,是愛情的朝聖地。江津百歲老人常年保持在160人左右,佔全市10%,是重慶唯一的中國長壽之鄉。四面山青堰村367戶1067名村民中有39對雙胞胎,是重慶首個雙胞胎村。近年來,全區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旅遊+」快速融合。四面山高速公路於6月底建成通車,屆時從重慶主城至四面山只需1.5小時,將開啟江津全域旅遊新時代。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陳竹

江津,一個山水秀美的城市,擁有13個國家A級旅遊景區,森林覆蓋率達48.5%,四面山被譽為「中國森林氧吧」。江津人文深厚,是聶榮臻元帥的故鄉、陳獨秀晚年寓居地,一代「聯聖」鍾雲舫在此寫就天下第一長聯,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江淵在此留下「前八景」、「後八景」,還有白屋詩人吳芳吉等一大批人傑志士留名千古……

秀麗的地形,歷史的遺存以及長壽「密碼」,讓江津成為一座別具一格的城市。山水賦予了人們熱情好客的性格,也賦予了江津毓秀靈動的氣質,從而演化為與眾不同的文化。江津,正依託著「四大文化」打造一個特色IP旅遊產業集群。如今,煥然一新的江津正在向世界展示著它全新的面貌。

莊園文化——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

了解江津的莊園文化也許是最快速觸摸江津氣質內涵的途徑。作為「西南第一庄」的會龍庄在30多座星佈於江津的古莊園中獨樹一幟。四面山上,一座黛瓦白牆的大型建築坐落在楠木環繞間,這就是會龍庄了。三進位的建築規制,僅建築面積就達2萬餘平米,如此龐大的構造讓莊園顯得尤為莊重恢宏。會龍庄有小型院落16個,房間300多個。在莊園西側有一座五層碉樓,登上去,早先的防禦工事現在成為了觀看整個莊園布局的最佳去處。有專家說,莊園的排水技術足以比肩故宮,其鴛鴦廳水榭有「天旱不枯、大雨不溢」的特點。在莊園中堂與後堂之間的天井中有4座大石墩,上刻有「漁、樵、耕、讀」四景,如今僅剩一座石墩刻畫的「漁」景依稀可辨,雕工精緻、栩栩如生。

歷經滄桑的會龍庄歷史已然難考,「王家」曾為會龍庄的主人卻是能夠確定的。會龍庄的存在不僅彰顯著王家的富足與智慧,更是江津在「商路」上串起川渝兩地商貿紐帶、於深山中造就繁盛商貿的縮影。如今,會龍庄終於寂靜下來,時間賦予稀鬆平常的老物件以厚重的歷史氣息,矗立其間,時空變幻,百年前鮮活的生活圖景慢慢在眼前鋪陳開來,到訪的遊客日漸增多。但這僅僅是江津莊園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江津區旅發委相關部門以四面山會龍庄為主推,附帶星佈於江津的石龍門莊園與杜市「三堂」及古建築景點構成獨特的莊園文化項目。它們正靜靜地等待著有緣人來觸摸這些厚重的歷史。

愛情文化——重慶旅遊新地標

江津,一個沐浴在愛情里的城市,近年來,「愛情天梯」、「天下第一心」等景點也成為遊客們體會江津溫情的必去之地。

在江津中山古鎮有著這樣一個故事,少年愛上了村裡大他10歲的寡婦,為了躲避流言,少年帶著心上人夜半出走,住進深山。從此,少年和心上人過著遠離世俗的生活,不為外人所知。為了方便心上人出行,少年決心修一條通天階梯,窮盡一生,少年修下了6000多步階梯。2001年中秋,一支探險隊在深山遇見兩人,這個故事才被帶下山被世人知曉,這些階梯也被取名為「愛情天梯」。

有趣的是,愛神彷彿格外喜愛這片神奇的土地。在四面山上,有著「天下第一心」的望鄉台瀑布與之遙相呼應。遠觀瀑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瀑布兩側的丹霞崖壁鑄造成一個完整的「心」形,而傾瀉而下的急流正如愛神之箭穿心而過。不遠處,名為「天下第一眼」的特殊地貌正與之對應,正是「我在你眼裡,你在我心中」。愛情賦予了這片土地神聖的光輝,愛,是你永遠在我心中,是我的眼神一直追隨著你。

2008年至今,四面山已連續舉辦了10屆東方愛情節。近年來,江津四面山景區聯合海南三亞海角天涯景區推出山盟海誓旅遊文化品牌。第十屆東方愛情節到北京上海組織了愛情專列,開往四面山景區,乘坐「愛情專列」的愛侶由老、中、青三代夫妻和情侶組成,年齡最大的79歲。他們互相交流,詮釋「中國式愛情故事」。如今,隱藏在深山之中的旅遊勝地被當地主管部門開發。目前,「游四面山水、登愛情天梯」已成為一條具有「愛情朝聖」意義的旅遊線路,江津四面山已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愛情聖地」之一,愛情天梯更是名揚國內外,每年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大批遊客慕名而來。

長壽文化——中國生態硒城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江津百歲老人常年保持在160人左右,約佔全市的1/10,2012年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是全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長壽老人分布最均衡的長壽之鄉,也是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區縣。

為何江津「長壽之鄉」長壽者眾多?江津區曾聘請了科研院所和全國著名專家學者前往考察調研,深入、系統地解讀江津人的「長壽密碼」。調查表明,江津的長壽密碼,除環境宜居、心態平和、習慣良好等因素外,是一個很神秘的化學元素——硒。

江津深度挖掘江津長壽之鄉密碼,做好「富硒江津 長壽之鄉」文章。做大做強富硒產業,建成富硒種植基地40萬畝、30多個富硒特色產業示範場(園),重點發展富硒水、富硒大米、富硒麵粉等富硒健康食品,培育「驕王」「硒客來」等富硒品牌37個、富硒商標總數達112件,2017年富硒產業產值55億元,獲評中國富硒美食之鄉、中國生態硒城。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鄉約》《致富經》等節目,推廣江津富硒美食和健康長壽文化,富硒、長壽正成為江津城市新名片。

雙生文化——體驗自然的奧妙與靈性

天倫之樂是存留在很多中國人腦海里的對幸福的極致理解,雙胞胎的出現無疑放大了這種幸福感。當今世界雙胞胎平均出生率僅為1∶89,江津四面山四屏鎮青堰村卻書寫著奇蹟,共有雙胞胎39對,其中龍鳳胎7對,雙胞胎出生率高達10.6%。以雙胞胎泉為核心方圓1公里區域就有11對。深入了解你會發現,這裡有祖孫三代都是雙胞胎的,有較其他地方更不常見的龍鳳胎,還有回家就生雙胞胎的情況。甚至不僅是人,就連這裡的雞蛋都更大概率的會出現雙黃蛋。

青堰村是重慶首個雙胞胎村,海拔1100米左右,沒有工業污染,森林覆蓋率95.41%。為了探尋「雙生」出現的奧秘,無數科學家與遊客前赴後繼,有人說江津四面山土壤富硒、空氣富氧、水質甘甜、森林豐茂,以及當地人們安逸寧靜、悠然自在的生活方式,是人類身體健康特別是雙胞胎生殖的關鍵基礎條件。而硒元素很有可能有助於排卵,提高卵細胞分裂能力。村民長期食用含硒的大米、大豆等食物,飲用硒含量較高的水,可能對懷雙胞胎有一定影響。但具體原因,尚未有定論。為了了解這一情況出現的奧秘,無數遊客前赴後繼,只為尋找背後的神秘真相。近年來,利用四屏鎮青堰村全村367戶1067名村民中有39對雙胞胎的獨特資源,人們在這片土地上修建雙生民宿,用土生土長的食材烹飪美食。加快開發雙胞胎泉和雙胞胎水,舉辦特色雙胞胎文化節、啟動「雙生」文化項目,設計生產雙生摺扇、雙生帽、雙生米、雙生茶、雙生水、雙生蛋等系列雙生旅遊商品,積澱雙胞胎文化成果,建設雙胞胎民俗文化村,該村被稱為「重慶第一雙胞胎村」。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婦懷抱著孕育雙胞胎的希望來到這裡,而在草木都有了些許靈性的這片土地,這希望也似乎不再那麼飄渺不定。

新聞縱深

以文化為底蘊

江津打造四大本土特色IP旅遊產業集群

江津文化底蘊豐厚,值得深入挖掘,在未來3年內,江津將逐漸形成大四面山、現代農業園區、本土特色IP群的全域旅遊創新發展板塊。隨著渝川黔合作模式進入新的階段,借雙方將在交通、能源、旅遊、對外開放、公共服務等多方面深化合作的東風,江津努力將大四面山打造成為「渝川黔旅遊金三角」支點。江津將以莊園、愛情、長壽、雙生四大文化為基礎,打造四大本土特色IP旅遊產業集群。

據了解,江津將依託愛情文化打造愛情天梯文旅IP,這將是旅遊結合文化的創新典範,成為重慶文化旅遊新地標。同時,打造江小白工旅IP,它是旅遊、工業與文化的融合發展。江小白依託酒業走進旅遊,已陸續打造江記農莊、江記酒庄等江小白系列工旅融合示範項目。江記農莊項目將高粱基地打造成田園鄉村俱樂部,江記酒庄項目將建成全國首家小曲清香型白酒博物館,江小白村項目將白沙古街改造為以鄉飲為主題的傳統村落,四面山高山酒庄項目將建成全國首個高品質高山酒庄旅遊體驗中心,逐漸形成具有江津本土特色的工旅IP。

「雙胞胎村康旅IP,揭秘『一村39對雙胞胎』的秘密。」江津區旅發委負責人羅英表示,挖掘四面山度假區「雙生」資源,建設雙胞胎民俗文化村,配套雙生民宿,打造雙生泉,打造雙生廣場休憩空間,依託優質生態資源,形成催生「孕育」之能的康養勝地。此外,打造「一江津彩」農旅IP。江津將打造江津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將富硒農產品、鄉村土特產與旅遊相融合,通過創意設計和包裝,打造江津獨特的富硒旅遊商品。

除了重視本土IP原創品牌外,江津區通過招商引資,恆大養生谷已正式落戶雙福新區,建成後將極大豐富江津旅遊產業業態,提升江津打造區域旅遊目的地競爭力。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江津區旅發委提供

轉載自:重慶商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地方新聞 的精彩文章:

帶老婆旅行 男子高速路上駕車逆行20公里
女子跳河輕生 好心人果斷營救

TAG:重慶地方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