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8新一輪醫療反腐風暴來襲!

2018新一輪醫療反腐風暴來襲!

更大的舞台 更好的未來

中部地區第一醫藥人才平台

大醫道

—MEDIMUST—

醫道君按: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少有400名醫生倒在了反腐風暴中。2018醫療反腐風暴持續。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第一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和市場監管總局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分析研究葯監系統黨風廉政工作形勢,部署2018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5月1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上海市開展醫藥衛生行業群眾反映突出問題整治,針對醫療衛生系統工作人員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制定更為細化的整治措施。

在此次整治中,上海市共發現處方權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和隱患77個,實施整改措施107項。針對整治中發現的問題,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會同相關部門,遵循「針對性、具體化、可操作、可追責」原則,面向全市各醫療單位推出治理醫療亂象「1+7」規定。

「1+7」規定包括相關治理制度建設,以及有關加強葯事委員會建設、醫療機構醫藥生產經營企業接待管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管理等方面規定。如在醫療機構醫藥生產經營企業接待管理方面,上海市明確建立醫藥生產經營企業及其代理人備案發證制度和定時間、地點、人員、有記錄的「三定一有」內部接待流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家醫改政策的不斷出台,2018至2020年,又是全新的反腐高壓年。

「醫療衛生事業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相關違紀違法行為,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上海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海市將進一步加大對醫藥衛生行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

儘管,此次國家紀檢委並未公布上海市存在的77個突出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場全國範圍的醫療反腐風暴,也已從2017年延續到2018年。

特別是,在今年兩會上,國務院總理向全國人大代表作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反腐」二字,可見反腐工作,絕對是今年政府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隨著醫改逐漸深入,國家反腐利劍出鞘,醫藥行業無疑將成為嚴打的重點。業內預言,2018年又將是遭醫藥反腐風暴持續襲擊的一年。

反腐機制化--紀監委掌門曾是醫藥人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家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同時將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併入國家監察委,這也正式吹響了這場醫療反腐的號角。

從表面上看,監察委與醫藥產業並沒有直接關係,但,作為首任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楊曉渡卻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醫藥人。

據了解,楊曉渡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學院藥學系藥學專業,科班出生,此後又曾擔任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醫藥公司股長、副經理、黨支部書記,對於醫藥銷售的各個環節,可謂門清。

這位監察委的當家人,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實踐,對於醫療、醫藥的各個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他曾在巡視工作動員會上直截了當地指出:「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不能讓有問題的人心存僥倖,不能讓腐敗分子有立足之地。」

雖然,目前新成立的中央監察委並未出台具體措施,但部分省市已開始搶先「出招」。江蘇省紀委監委日前制定出台《關於加強「受賄行賄一起查」工作的意見》及配套協作方案,強調要充分發揮紀委監委各項職能,嚴肅查處涉嫌行賄違紀違法問題。

實際上,江蘇省的反腐「風暴」可謂一波接一波。

業內普遍認為,國家監察委的設立,是高壓反腐的機制化、常態化。截至目前,已有很多葯企逐步合規,取消回扣制度,推動醫藥行業往良性的方向發展,未來醫藥行業能夠不斷得到凈化,使其走向正常的軌道。

政策頻出--醫藥反腐風暴來襲

繼上海、安徽、浙江、寧夏之後,又一個省份出台對醫生收回扣處理新政。

2018年3月,黑龍江省衛計委召開黨風廉政建設暨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動員大會,要重點解決「收受紅包、回扣等商業賄賂行為」,嚴肅查處「三違規」和「三過度」行為,查辦一批有社會重大影響案件。

事實上,整頓醫藥腐敗現象,早已成為業界的共識以及未來的主要趨勢,而近期各地衛生監管部門的反腐力度也不斷加強。

2017年9月,上海省衛計委印發《上海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管理規定》中提出,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收受商業賄賂價值在5000元及以上,由所在醫療衛生機構給予解聘處理,涉及醫師的由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給予吊銷執業證書的行政處罰。

2018年1月,安徽省衛計委印發《安徽省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收受商業賄賂處理辦法(試行)》規定,查實受賄5000元以上,有行政職務的,一律先免職,再由單位視情節給予通報,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職稱評聘資格以及扣發績效工資等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撤職、解聘、開除處分,並依法吊銷執業證書,納入不良記錄。

2018年3月,浙江省衛計委印發《浙江省公立醫療衛生計生機構工作人員收受「紅包」、回扣處理規定》規定,醫療衛生人員收受回扣價值在6000元以上的,給予批評教育、書面檢查、通報、取消當年評先評優和職稱評定資格,情節嚴重,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開除處分,並責令醫師暫停9-12個月執業活動、吊銷執業證書或移送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2018年5月,寧夏省衛計委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醫療衛生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暫行)》則規定,醫療衛生人員違紀所得金額(價值)3000元及以上的,情節較輕的給予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對執業(助理)醫師依照《執業醫師法》的規定給予吊銷其執業證書的行政處罰。

不可否認的是,上海、安徽、浙江、寧夏、黑龍江等省份針對醫生收回扣問題拿出了具體而明確的懲處新政,這顯示,醫療反腐越來越被重視,加速蔓延,制度反腐也將成為趨勢。

2017年6月,原國家衛計委印發《關於加強衛生計生系統行風建設的意見》明確,2018年,三級醫療機構全部開展醫院巡查工作,2020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開展醫院巡查工作。

大醫道,醫療行業資源中心,是鄭州大學互聯網醫療與健康服務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的協同機構:醫療政策解讀,精準行業資訊,醫院管理研究,高端人才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道 的精彩文章:

為啥一進醫院醫生就讓做檢查?
宮頸癌疫苗二價、四價、九價到底應該怎麼選?

TAG:大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