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該不該把滴滴這「潑猴」壓在五指山下?

該不該把滴滴這「潑猴」壓在五指山下?

《大話西遊》的高潮之處,踏著七彩祥雲來降妖伏魔的孫悟空,撇開一旁熱臉貼冷屁股的紫霞走向唐僧。「師傅,弟子昔日罪孽深重,幸得觀音大士指點迷津,現在已一心皈依我佛,絕不會再留戀人世間半點情慾。護送師傅取西經這個重任,弟子願一肩承擔!」

無數次的經典重溫時,每到此片段,都疑問:悟空昔日的罪孽,究竟是大鬧天宮之破壞規則,是懟怒唐僧之目無尊長,還是作為出家人對世俗情愛的痴戀?

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種版本的大話西遊。在這次順風車司機殺害空姐事件後,億萬中國人的心中,也恐有一萬種情緒去看待順風車和網約車。

出行選擇權如今真正屬於乘客

孫悟空大鬧天宮是對神仙圈規矩的一次重大挑戰,無疑攪了渾水。網約車、順風車,作為顛覆傳統規則的新科技產品,滴滴出行作為行業企業的佼佼者,都在出行行業扮演了孫悟空的角色,也曾經贏得萬眾支持。但如今,引發軒然大波的順風車司機殺害空姐案件,以及此前發生的網約車司乘糾紛,使得曾經的破局者滴滴,如今成為某些人口中罪孽深重的巨頭企業。

在中國做企業,就要有接受公眾質疑的各種準備

某知名互聯網觀察者把滴滴廣受支持的原因,用簡單粗暴的兩個字總結——「補貼」。那麼,真的是補貼讓人選擇網約車、順風車,選擇滴滴嗎?

筆者4月在北京的一次打車,用滴滴叫了一輛計程車。行程中,在的哥步步指導下,先取消滴滴訂單,分別下載嘀嗒約車和首汽約車的APP。再把行程一分為二,成功擼了一把羊毛(共節省20元),還獲得了多張優惠券。但在下載這兩個新平台後不久,筆者已果斷刪除。因為從叫車的效率上來看,這兩家還是差很多。從價格來說,如果沒有優惠券我根本不會選擇這些平台的服務。

筆者5月上旬在鄭州出差時,起初因預約網約車會有等待時間,便在路邊隨手揚招計程車。但很不幸,幾輛車都遇到了座椅骯髒、空氣污濁的老舊車輛,個別司機抽煙,甚至還在行駛中強行拼車。最無奈的是,打電話投訴嫌麻煩、下車連個給差評的機會都沒有。後續在鄭州的出行中,我都是使用滴滴專車。

筆者5月11日從鄭州順便回了趟老家,高鐵站回家的路途還有40餘公里,我選擇了順風車。以前,我只能拖著行李跋涉去乘坐大巴,或接受黑車司機甚至計程車的痛宰選擇高價回家。趕在5月12日滴滴順風車全面整改的前夕,一位平日在高鐵站附近工作的鄰居,順路載我回鄉,車費也不多。

以上僅僅是筆者近日來打車的感觸。不同於「補貼挺起滴滴」的觀點,我認為網約車、順風車,或者說滴滴、優步等網約車平台一經問世就能贏得支持,原因在於它們把選擇權交到出行者的手中。

「打車難」「黑車泛濫」等是中國公共出行的大難題。不能說滴滴等網約車平台已經徹底解決了這些難題,但客觀的講,有了滴滴等平台的出現,這些問題已得到極大緩解。而且,更重要的,如我上述所言,滴滴「把選擇權交到出行者的手中」。

筆者的出行,在北京主要靠自駕,輔以地鐵、共享單車。偶爾的限行日或者去火車站、機場等時候,會通過滴滴預約網約車(一般是快車,沒叫專車),遠距離則是通過滴滴叫計程車(畢竟便宜,而且路熟)。在諸如鄭州、杭州等外地出差、旅行時,則一般都是通過滴滴預約專車服務,比計程車價格略高,但服務品質令人滿意。

更何況,滴滴等平台已經改變了傳統馬路邊苦等計程車的出行方式,人們大可在家裡,通過軟體選擇網約車(快車、專車),或者計程車,或者順風車出行,等司機到家門口了再慢慢踱步去乘車。這種體驗,是以前絕不可能享有的。

網約車改變了出行,但改變不了人們的健忘

除了增加了人們出行打車的選擇方式,事實上,滴滴等平台企業直擊公共出行的痛點——運力不足,調動了許多符合上路營運資質的車輛,為乘客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

網約車平台,一是改變了人們出行的習慣模式,二是增加了運力。這也是為什麼筆者一再強調「出行選擇權如今真正屬於乘客」。這一潮流成為既定事實,不可逆轉。

順風車設計理念應全行業整改

把滴滴受追捧總結為「補貼」的上述知名互聯網行業觀察者,把滴滴現下被指責的原因總結為「榨取利益的壟斷者」「大數據殺熟」「司機審核漏洞」。筆者再替這位行業專家加上一條,「順風車被指存在性暗示」。

關於「觀察者」歸納的滴滴的「罪孽深重」,筆者認為:滴滴作為一家企業,營利是必須的。其服務收費是否合理,取決於消費者和司機的感受。從消費者這一端,筆者認為,因為滴滴提供的包括快車(分多檔收費)和專車的網約車服務,還有免費代叫計程車服務,以及連接私家車車主和乘客的順風車。應該說,多樣化的選擇使得出行更便捷;而關於滴滴的大數據殺熟話題,作為一個謠言曾經有眾多闢謠,卻仍不乏信眾,讓人唏噓;「司機審核漏洞」問題則是滴滴不應迴避的現實問題,諸如B開著用A信息註冊的網約車,或者套牌車等確有出現,滴滴應該更加加強司機資質審核。

再說「順風車被指存在性暗示」。確有不少網友曾反映,滴滴順風車的互評體系中有很多與出行無關的內容,反而更像是社交平台使用的話語。一篇相關報道的標題可以一語蓋之:「起底順風車:上車前司機就知道你美不美了。」

其實不僅僅是滴滴順風車,市場上的眾多順風車軟體、尤其是嘀嗒拼車,在廣告宣傳中都是把交通出行社交化。如嘀嗒拼車此前的宣傳文案里,「邂逅伴侶」「異性車主」「美女發發嗲」等充滿社交暗示的語言,也都赤裸的展示了順風車被平台宣傳為一種社交方式。

順風車的社交屬性不該這麼強

順風車真是應該成為社交方式嗎?筆者並不反對有企業通過出行這一形式為人們提供社交平台。但我反對出行平台把重心放到社交上去。作為一種互助型出行方式,業內認為順風車既緩解交通壓力又環保,雖然從政府到社會都認為要鼓勵,但運作細則仍待完善。人們使用順風車出行的出發點是安全、便捷、低價的抵達目的地。至於司機帥不帥,乘客美不美,那只是錦上添花的噱頭而已。安全,永遠是公共出行領域所有企業最應該關切的問題。

滴滴此次宣布順風車整改一周,而且就在今天下午,滴滴發布的最新整改措施中,已經下線了個性化標籤,有暫停順風車晚上10點後接單等舉措。

滴滴改了,嘀嗒和整個順風車行業企業都需要整改!都需要重構司機乘客互評打分這一誠信體系,將保障安全作為一切設置的出發點。

個人觀點是,順風車中司機和乘客間的互相評價,應圍繞在乘坐方面,比如「司機遲到了」「乘客人數不符」等信息,非相關出行的關於個人顏值等的評價都不應該出現。同時,對於司機和乘客間個性化的語言評價,應設置為僅本人可見。此外,順風車每天的運營次數,也應該受到合理的限制,以防被用作運營。

仍回到這件事情上,輿論並非一邊倒,不少人也認為一味責備滴滴平台有點求全責備,我們不能因為這個極端個案,就把曾經的悟空,一巴掌拍在五指山下。

筆者的一個媒體友人,曾在事發後點評此事:1,說「網約車比計程車更不安全」純屬扯淡,正規網約車把司乘兩端給數據化了,這無法確保事中可監控,卻確保了事後可追蹤,而能追蹤就意味著多一道安全屏障;2,這事充分說明,人渣哪都有,只是在各行業各領域分布幾率有別,有制衡的良序制度機制設計下人渣通常會少些。

他的點評筆者甚為認同,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對於諸如滴滴出行這樣的全國性的公眾企業來說,該怎麼規避這種極端性格的人群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發展中,該如何從早期就把這種極端人群剔除出去?想了想,我覺得太難了,這可能更多的有賴於社會整體誠信體系建立吧,絕非一朝一夕。(比如此次殺人案中的當事人,曾經受過治安處罰,這個就應該體現在個人誠信體系中)

「金箍當頭,欲說還休」。滴滴出行作為一家全國性的出行企業,如今廣受爭議,但爭議有多大,恰恰說明了人們對於滴滴的期待有多大。背負起解決出行難,甚至國內誠信體系缺失的重擔,也是大企業的責任。

緊箍咒是責任,戴上就摘不下

既然滴滴選擇戴上「緊箍咒」,就要敢於直面鋪天蓋地的批評,敢於正視自身的不足。公眾的鞭策,應成為企業前進的動力。

維維比鄰圈微信公眾號:lawyer3w

法律諮詢 轉載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維比鄰圈 的精彩文章:

TAG:維維比鄰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