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比慈禧還厲害的晚清女人:詭異死亡已成謎團,大清滅亡再也無法阻擋

比慈禧還厲害的晚清女人:詭異死亡已成謎團,大清滅亡再也無法阻擋

原標題:比慈禧還厲害的晚清女人:詭異死亡已成謎團,大清滅亡再也無法阻擋



在中國晚清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常被人忽視,卻決不能被忽視的女人。她的身影好似可有可無,存在彷彿也只是個錯誤,經常會被人誤讀為引人憐憫和同情的悲劇角色。可其實,她才是那個時代真正擁有大智慧的女性,甚至已超過機敏狡詐的慈禧。這位偉大女性,便是和西太后一起垂簾聽政的東太后慈安。慈安是咸豐皇帝的中宮皇后,滿洲鑲黃旗人。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是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的女兒。十六歲時,她便經選秀入宮,隨即被咸豐帝封為嬪位。之後,她又只用半年時間,便以火箭般地速度坐上了皇后寶座。慈安皇后母儀天下的速度極為驚人,在有清一代都是極為罕見的。這也在側面印證了一個事實——慈安皇后無論是姿色、人品、性格、氣質或修養上,都是女子之中出類拔萃的,遠遠超過和她一起進宮的同期秀女。從此時起,她便開啟了母儀天下、總理後宮的皇后生涯。常言有道:「無風三尺浪,平地起波瀾。」後宮之中集聚了當時最極品的一些女人,而想要管理好她們又是談何容易?在歷史上,慘被廢黜的皇后比比皆是,而能善始善終者卻鳳毛麟角。可是,慈安太后卻能一直笑到最後,這更能說明她根本就不是一個平凡女子。


咸豐皇帝天性便風流不羈、多情好色,想讓他對某個女人始終專一是根本不可能之事。對於這點,甚至就連極有手腕的慈禧也是一樣。然而,慈安皇后卻是後宮中的一個罕見例外。在咸豐帝崩逝於熱河行宮之前,她一直都是榮寵不衰、深受皇寵。其胸襟智慧是旁人所不及,這是顯而易見的。當時的女人最講究的是婦德,說白了就是要品德高尚,皇后則更是天下所有女子的表率。咸豐皇帝身邊女人眾多,卻看不出慈安有半點嫉妒。而她雖已貴為天下之母,心胸之中卻未存任何政治野心。她只做自己應該做的,從來不越過雷池半步。這樣賢德的品行又有誰人不服?哪個能不喜歡?甚至就連咸豐帝也對她頗為敬重。咸豐帝雖是少年天子,可心機卻異常深沉,以至於身邊近臣都無法窺其一二。在咸豐帝彌留之際,他唯獨將慈安皇后召到榻邊,特意授出一道密旨,賦予慈安在其死後臨機處置不法之人,特別是處置恃子枉法的慈禧的最高權力。而除此之外,咸豐帝還賜予慈安一方「御賞」大印,賜予儲君載淳(同治帝)一方「同道堂」大印,由其生母慈禧代管。而載垣、端華、肅順等顧命八大臣所頒下的政令,只有同時加蓋兩方大印後才能有效施行。由此,帝後兩人間的知心和信任可見一斑。咸豐帝駕崩於熱河行宮後,慈禧的兒子載淳即位,是為同治帝。同治帝尊兩位母親為太后,嫡母慈安為東太后,生母慈禧為西太后。慈安太后賢明大義,而慈禧太后則機智警敏,東西兩宮同心一德,竟使同治初年的政務罔有缺失。



咸豐帝駕崩後,原有政治格局立即便被打破。因此,他想用兩宮太后、皇帝的政治地位與顧命八大臣相平衡的設想最終沒能實現。甚至,還惹出了一場腥風血雨的「辛酉政變」。由於顧命八大臣傲慢專權,施行政令時根本就不和東西兩宮商量,甚至咸豐帝臨終前規定的「政令只有同時加蓋東西兩宮大印後才能有效施行」的遺訓都不肯照辦。更有甚者,他們竟敢對年幼的同治帝大聲斥責,這無疑引起了兩宮太后,尤其是慈禧的極度不滿。就這樣,兩個尖銳對立的政治集團在咸豐駕崩後不久便立即形成了。慈安太后乃是閑淡之人,本對權力和政治毫無興趣,可緊迫險峻的現實卻讓她不得不挑邊站隊。她正位中宮已多年,擁有的巨大影響力是無人能夠比擬的。可以說,慈安太后就像是最沉重的那枚砝碼,只要她加入哪一方,哪一方便會取得絕對的優勢。而最終,她毫無疑問帝選擇了皇帝。當然,這也是選擇了西太后慈禧。沒用多長時間,在奕?、文祥、僧格林沁等人的支持或幫助下,顧命八大臣灰飛煙滅,為兩宮太后的垂簾聽政掃清了最後的障礙。慈禧野心勃勃,又不缺乏才幹和手腕,她起初雖對政務並不算在行,卻很快便進入角色。而慈安則超然於政事之外,放手讓慈禧去做,樂得逍遙自在。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慈禧就能為所欲為、一手遮天。因為兩人雖都為太后,可慈安太后為長,在大清禮數的制約下,就算是慈禧也根本不可能逾越。所以但凡有大事時,還是慈安太后說了算。就這樣,兩宮太后一起垂簾聽政時,大清國倒也算政治清明、朝野穩定。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親信,最擅長的便是察言觀色、揣摩上意、阿諛奉承。他對主子慈禧倒也算忠心耿耿,在剷除顧命八大臣的「辛酉政變」中立下過不小功勞。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之後,安德海便成為西太后身邊一刻都不能少的紅人,甚至就連同治帝都懼怕其三分。有了西太后這棵大樹撐腰,安德海可以說權勢滔天,於是漸漸變得志得意滿,很快便有些得意忘形了。同治七年冬天,安德海作為一個太監,竟然娶了徽班著名美人馬賽花為妻,而慈禧太后對此只是睜隻眼閉隻眼。同治八年夏季,他又借著去江南採辦龍衣之便,一路招搖過市,並大肆索要錢財物品。安德海仗著西太后恩寵,竟然置滿朝文武於無物,特別是已把「太監不許出京」的大清鐵律忘得乾乾淨淨。結果山東巡撫丁寶楨卻不買他的帳,將其種種不法惡行密奏給朝廷。慈禧太后雖有心袒護,可慈安卻下旨誅殺。朝野上下人心大快,而慈禧就算是再心疼,卻萬萬不敢出頭頂撞慈安的決定。除此之外,誅殺敗戰失城的兩江總督何桂清、下獄並賜死行為驕縱的欽差大臣勝保、賞賜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等漢族大臣爵位,這些旨意全都是出於慈安太后之手。在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聯手之下,朝內依仗奕、文祥等大臣,朝外則重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大吏,同治朝的朝政狀況竟逐漸清明,出現了極其難得的「同治中興」。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慈安太后一直都是忠厚老實、懦弱無能的傀儡太后形象,而現在看來,這樣的論斷未免太過偏頗。事實上,雖然在一些小事上,慈安確實對慈禧多有謙讓。可一旦涉及重大事務,卻都是慈安在背後主使決定權。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詭異暴崩於鍾粹宮,死因至今成謎。她的死亡對大清帝國來講是致命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王朝滅亡。從此,野心勃勃的慈禧沒了掣肘,開始獨攬大權、無所顧忌。這終於造成極嚴重的惡果,大清帝國開始朝政日非,江河日下,滅亡已是遲早之事,再也無法阻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年聽史 的精彩文章:

氣數已盡? 皇后一碗催胎葯, 造就中國史上最著名女人, 也提前毀滅了清帝國
戈爾巴喬夫下台後的慘淡遭遇:在西方迅速躥紅,這樣評價斯大林主義

TAG:流年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