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功勞文采比肩張居正,皇帝賜謚號「文忠」,卻被黑成奸惡小人

功勞文采比肩張居正,皇帝賜謚號「文忠」,卻被黑成奸惡小人

"明朝那些事兒"一書在極短時間內火遍大江南北,受到廣大歷史謎的喜愛。此書作為一本由淺入深的歷史類作品,講述了大明王朝歷史,書的內容實屬不錯,但是也存在一些小瑕疵。比如書中對張璁的評價不高,甚至書中他是反面形象。但是實際歷史典籍上並不是如此,明史對張璁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比起張居正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璁

但是這本書中,張璁心胸狹窄,愛慕權利,是嘉靖皇帝手裡邊的一顆棋子,但真實歷史並不是如此,張璁也擔任過明王朝的首輔,這一點和張居正何其相似,張璁的謚號為「文忠」,這一點也和張居正一樣。所以說,時人不免將兩人經常性比較,因為兩人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死後謚號相同,而且都擔任過首輔,而且都是在天子年幼時候儘力輔佐,正因為兩人如此多的相似性,歷史上將兩人作對比的人大有人在。

比如清朝的梁章矩,他在仔細比較兩人後,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他認為張璁更勝於張居正,他提到了大禮議事件,此次事件其實是一場權力的遊戲,事情剛開始,嘉靖處境不是很好,朝中大臣因為種種原因都不能挺身而出,這個時候只有張璁一個人站了起來,其實張璁也明白,他需要面對的是整個朝廷,站在他背後的只有嘉靖,甚至說那個時候他都不確定嘉靖會不會站在他的身邊。如果失敗的話,他將與仕途無緣,政治生涯也將斷送。

張居正

張璁的政治生涯其實非常不順利,八次會試後,他才取得了進士,按理說,他應該對自己仕途異常珍惜,但是他還是堅持給嘉靖皇帝上書,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心中那一份「道理」。張璁此舉對於嘉靖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因為嘉靖雖貴為皇帝,但朝廷中並沒有支持他的人,或者是有,但是他們都不敢發聲。

張璁的上書相當於一根導火線,攪亂了這看似寧靜的局面,然後局面平靜的狀態被打破,雙方博弈後,嘉靖還是略勝一籌。

嘉靖帝

事後嘉靖對於張璁非常感激,乃至張璁奪權失敗後,還得以善終,要知道換作是其他人,早就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並且嘉靖還賜予他謚號為「文忠」,這足以體現他在嘉靖心中的地位。

張居正對張璁此人也非常推崇,兩人經歷相似,所以說有點惺惺相惜的感覺。兩人都曾經主導改革,銳意進取。並且張居正也說過,自己曾經在張璁身上得到了一些啟發,比如有些政策,就是張居正在張璁身上看到的,然後自己再加以應用,可以說張璁對於張居正來說,就是一個先行者。

張璁祖祠

張璁也有缺點,比如肚量狹小,聽不進去別人意見。但是他身為重臣,一心為公,上對皇帝忠心,下對百姓清廉。所以說也不失為一代名臣,並沒有書中說的那麼不堪。我們不能從一個人嘴裡去認識另外一個人,必須綜合多方考慮,再加以自己判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一支「傳奇」軍隊,僅僅五年擊斃整整八萬日軍,幾乎零傷亡
一個奇女子,短短八年從婦女到第一外相,說的一句話讓國人敬佩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