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曹操的許昌政權,史學家陳壽是如何總結的?

關於曹操的許昌政權,史學家陳壽是如何總結的?

文/陳德方

歷史學家在寫作歷史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很多現實政治的情況,綜合評估後,再寫作。陳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是蜀國人,經歷了三國時代,到了晉代。在晉代,他來撰寫前代的歷史,肯定顧慮是非常多的。

由於晉代魏是難以逾越的一段,所以他必須要寫明白曹魏政權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關於曹操治下的許昌政權,陳壽總共總結了五個政治格局的特點,成了後世分析曹魏最重要的依據。這些散見於曹操等人的傳記中。

第一個特點是曹操的軍事政策。曹操認為,亂世中國,軍隊是最危險也是最重要的力量。曹操所依附的軍事力量,全部來自曹氏以及同宗的夏侯氏宗族的力量。這些是信任成本最低的力量,是曹操最為重視的力量。

第二個特點是曹操吸納豪族士人的政策。曹操要做的是統一中國,所以他必須將自己的格局建立在全中國的高度上。他需要不斷吸納有政治影響力的豪族進入政權內部。這些人是他打天下的重要力量。曹操一生,用了大量的大族士人。

第三個特點是只信任曹氏與夏後氏,對儒家豪族的人進行大規模的打擊。楊修、荀彧、荀攸、孔融、許攸等,先後被曹操殺死。凡是反對他的人,一概肉體消滅。這是曹操在內部治理上的政治格局,一直到死都沒有改變。

第四個特點是曹操的政策分出了兩個陣營,一個是軍事陣營,一個是士族陣營。兩個陣營之間矛盾不可調和,同時存在合作與競爭的關係。曹操把控兩個陣營的核心力量,然後進行遙控和統治。這是曹操能夠治好曹魏政權的重要智慧。

第五、道家的迷信因素充斥著曹魏政權。曹操的青州軍、張魯軍番號一直沒有改,他們帶有明顯的道家方術的特點。同時,曹操本人還專門引入了道家方術進入政權,如左慈等人。這是曹操充滿迷信色彩的一面,不得不察。

儘管陳壽並沒有說明,這些特點同時也導致了曹魏的滅亡。不過,從陳壽對這些特點的描述可以看出,其很具有曹操個人特色。一旦曹操死後,這些特點指不定出現什麼新花樣。曹操死後,曹丕在兩大集團之間,有了明確傾向,最終導致了世家大族左右了政權。

如果還原下陳壽的意思,曹魏政權之所以最終被司馬家族取代,是因為曹操時代的政治格局,註定了這個政權無法長久。雖然這樣說有點太籠統,但基本上反應了陳壽作為一個學者對這個問題的基本看法。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三國史研究》;

3.《三國史話》;

4.《曹魏集團兩大政治勢力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宋代宰相趙普真的靠半部《論語》治天下嗎?
劉備義子劉封僅僅是個將軍,諸葛亮為何要除掉他?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