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口吃的妙用

口吃的妙用

我這一生,功業未立,聲名不顯,若尋究原委的話,只有一條,就是口才太好了。十幾年當教員,不管上什麼課,前腳踏上講台,不等後腳提上來便開講,一股清泉,汩汩流淌,下課鈴都響了,還要翻它幾個浪花兒。上我的課,不用維持秩序,學生們只有驚異,這傢伙怎麼有這麼多話!

當了作家,按說該以筆代口,紙上馳騁,盡顯才情,可我不,還是老樣子,一有朋友來,聊天吧,過癮吧。這還不算,只要有演講的機會,天大的事都能擱下來。說好講兩個小時,不超出半個小時停不下來。有朋友對我說,看你到了兩小時的時候像是要停止的,我說是呀,那半小時是慣性運動,想停停不下來呀。一個愛說話的作家,再勤奮會有多大的成就?

如果把我平日的談話、演講,錄下音整理成書,肯定比我寫的書要多得多,也要好得多。

大半輩子過去了,到了腰彎背駝,血氣兩虧的時候,才悟出這個理兒,遲了,早就遲了。若不是這麼伶牙俐齒,能說會道,而是拙於言,甚至是個結巴,該有多好。

看書多了,知道那些大有成就的,幾乎都是口才不怎麼好的。比如史學大師顧頡剛,就是個結巴子。哲學大師馮友蘭,據他的學生說,平日說話略有些口吃,講課也就不難想見了。文學大師朱自清,平時不結巴,一著急就結巴起來,而他講課是常常著急的。

我上大學的時候,英語老師給我們說,真正的英國紳士說話,都是磕磕絆絆的。《圍城》里的人物,一言以蔽之,男人無口才,女人無相貌。唐曉芙是個例外,卻是全書中最不協調的一個人物。陳道明飾演方鴻漸,什麼都好,就是沒有演出方的笨嘴拙舌來。方是個心裡透明而怯於表達的人物,作家寫得那麼流暢,那是人物的內心活動,一成了人物自身的夸夸其談,也就不是錢氏筆下的方鴻漸了。

說話磕絆,乃至結巴,對一個男人,尤其是對一個成功的男人來說,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想想吧,你和他說話,他哼哼嘰嘰說不出來,這時候,著急的不是他而是你,而人一著急,露出的肯定是窘相。他那裡緩急有序,你這裡滿臉窘色,尚未交談而雅俗高低已判。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上的戰略。

記得前些年,參加一個本不想參加的會議,不知怎麼動了邪念,裝起結巴來。那效果簡直是妙極了。有位老先生不管問我什麼,我都是吭哧吭哧老半天說不成個樣子。第二天聽朋友說,這位老先生過後把我誇了又誇,說韓某人文章寫得那麼好,而說話那麼不利索,真了不起啊。

在他看來,會說話的人寫得一手好文章,是天經地義的,毫無新奇之處,說話不利索而寫出好文章,那才真是滿腹經綸呢。細想也是的,有缺點比襯著,優點才會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這是一句老話,說的是不為時勢左右,該做什麼做什麼,不要委屈了自己。我看不妨把這句話作為對口才好的人的一個約束。該說不該說,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是表現還是隱藏,自己要有主意。人生在世,要藏的不光是短拙,某些時候,優長也要藏起來。處處顯示自己的優長,老了必然是像我一樣,平生事業空撲自許,老大無成徒傷悲。

口吃互助會大理公益班口吃矯正方法分享:

時間如流水,不知不覺間過了25天。在這裡,我徹底的放鬆了自己,認識了自己的病因,我在這裡學到許多關於口吃的理論,找到了與自己病情有關的東西。我徹底的打開了心結。雖然我們的課程還沒有上完,但我完全領悟了口吃的原理。我以前之所以感到傷心,那是我對口吃了解的不多,屬於朦朧狀態。在學習後,我對口吃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口吃是心理活動的外在反應。口吃是心理疾病。我很慶幸我來到了中國口吃互助會大理公益班,因為中國口吃互助會大理公益班的優勢是解決病態心理,我自己深知,我的口吃來自心理,是我對口吃的錯位認知和態度導致我多次口吃。對事物起絕對作用不是客觀事物的本身,而是我們對客觀刺激的認知和態度。現在我對口吃再也不會感到恐懼。因為正常人也會口吃,我的癥狀也是正常的。一直以來都是我自己在嚇自己。在大理班學習期間我們到外邊進行了突破。我們在外邊對一些過往行人講解我們口吃的痛苦,講解我們口吃的定義。開始我們都很害怕緊張,但在講解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一點都不緊張,害怕。圍觀的人們也沒嘲笑我們。有的人甚至理都不理我們就直接走了。呵呵,可能有些人會說我可能會因為我沒人理感到難受。但是我不難受,反而非常高興。好了,就寫到這裡了。雖然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是太多了,對中國口吃互助會大理公益班感激之情難以抒發,盡在不言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吃矯正經驗分享 的精彩文章:

兒童口吃矯正:口腔運動療法
從絕處逢生談「口吃的矯正」

TAG:口吃矯正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