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認識中國少數民族:「供奉厄莎的民族」拉祜族

認識中國少數民族:「供奉厄莎的民族」拉祜族

拉祜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

拉祜族分布在中國、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中國境內的拉祜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瀾滄江西岸,北起臨滄、耿馬,南至瀾滄、孟連等縣,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拉祜族總人口數為485966人。作為跨界民族,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也有16萬多拉祜人居住。

瀾滄江

拉祜族的特點:

1、服飾

拉祜族的服飾美觀、寬鬆、大方,極富民族特色。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飾的一個突出特點,服裝大都以黑布襯底,用綵線和色布綴上各種花邊圖案,再嵌上潔白的銀泡,使整個色彩既深沉而又對比鮮明,給人以無限的美感。拉祜族男子穿無領右開襟上衣和褲管寬大的長褲,裹黑色頭巾。青年男子還要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頭上有的戴帽子,有的包黑布包頭。帽子用6-8片三角形的藍、黑布拼縫而成,下沿鑲藍布或黑邊,帽頂綴一彩色線穗。婦女的服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右襟黑色長衫,兩側於齊腰部位開叉口,衣腳直齊腳面,在長衫叉口及衣邊、袖口,鑲綴紅、白、黃等色的幾何圖紋花邊,沿衣領及開襟鑲嵌數十個銀泡,下穿斜拼襠黑色長褲。另一種是開襟很小的短衫,幾乎像對襟,衣邊鑲有花布條紋,無領,小袖口,衣長齊腰間,下著筒裙。上身內襯一白色汗衫,短衫露在筒裙上面。頭裹黑布包頭或綴有線穗的各色頭巾。穿長褲的婦女,冬季多在小腿部套上綉有花紋的護腿。婦女都慣戴銀耳環和手鐲。同漢族、傣族接觸比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喜歡穿漢式和傣式服裝。

拉祜西支系婦女亦佩帶耳環、手鐲等銀器飾物,但服裝則有幾種類型。一種與拉祜納支系相差不大,如瀾滄縣的糯福罷卡乃、南段、阿里等地的拉祜西,他們的服飾大體與居住在靠近壩區傣族地區的拉祜族相差不大。婦女裹黑色或白色頭巾,穿窄袖短衫和寬大的長統裙,短衫上邊飾以彩色圖案,裙子多用紅、黑、白、藍等色,有所不同的是,拉祜西婦女筒裙比拉祜納婦女的要寬大些。另一種是與彝族和漢族雜居的拉祜西婦女的服飾,彝式或漢式的比較多。居住在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和新平地區拉祜族的服飾,多與當地的哈尼族和彝族婦女的服飾相同。

拉祜族男女都常剃光頭,只在頭頂留一啾綹頭髮,名曰「魂毛」。1950年後,姑娘大多編長辮子,直到婚後才剃成光頭,表示已婚。節日、趕街或跳舞時,男女都挎一長方形的背袋(面搓)。20世紀80年代以來,拉祜男女青年既喜愛本民族的傳統服裝,又喜歡各種流行服裝。

拉祜族服飾

2、信仰

新中國成立前,拉祜族崇拜多神,供奉「厄莎」(有的譯為厄霞)。認為厄莎是創造宇宙人類、主宰萬物、決定人們吉凶福禍的大神。它被供奉在深山老林的禁區,非本族人不得接近。另外,還崇拜地神、司報神、雷神等。瀾滄縣巴卡乃鄉還保留著本民族傳統的供奉設施,即在村落廣場和各個角落,都矗立著各種形式的標竿,上面刻著幾何圖紋。

明末清初,大理僧侶楊德淵及其門徒把大乘佛教傳入拉祜族地區,使拉祜族的佛教信仰興盛起來,至清朝嘉慶後,先後在今臨滄地區的耿馬、雙江等縣境內建立過四大佛教活動基地,各以一尊佛像為真傳;在今瀾滄縣範圍內建立過五個佛教活動中心,各以一部佛經為真傳。故拉祜族民間有四佛四尊和五佛五經的說法。當時漢族和白族僧侶到拉祜族地區的傳教活動,具有比較明顯的反清性質,在幾次拉祜族農民戰爭中,佛教都起了重要的號召和組織作用,並且在雙江、瀾滄等地,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局面。由於政教合一,農民起義被清政府鎮壓後,大乘佛教的地方組織隨之解體。但作為宗教信仰,大乘佛教在民間還相當流行。

近代以來,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先後傳入拉祜族地區。據有關統計,新中國成立初期,僅瀾滄縣境內拉祜族、佤族信奉這兩教的人數就有25000人以上。其中教徒最多、影響最大、活動範圍最廣的是基督教,它以當時瀾滄縣鎮邊區(今糯福鄉)的糯福為中心向外傳播,影響遍及永安、東回、富邦、文東、上允等區鄉和滄源、雙江等縣拉祜族、佤族地區。天主教的活動範圍較小。至今,瀾滄縣等部分拉祜族仍信仰基督教,星期天進行禮拜活動,每年公曆12月25日過聖誕節。節日期間跳白舞、吹蘆笙、彈口弦等,這已經融入到了拉祜族文化,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厄莎創世畫

3、語言文字

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它是與彝語、傈僳語、納西語、哈尼語並列的一種獨立語言,分為拉祜西、拉祜納兩種方言。

拉祜語中有關動物的辭彙與傈僳語、彝語全同或基本相同,說明拉祜、傈僳、彝等族人民在歷史上有著悠久密切的聯繫。由於和漢族、傣族接觸比較多,所以一般群眾多能兼說漢語和傣語。

拉祜族在歷史上原本沒有文字,曾刻木記事,結繩記數。部分地區的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製的拉丁字母的文字。新中國成立後,在政府的幫助下,拉祜族對原有拉丁字母文字進行了改革。

4、建築

拉祜族居住的地方都是山區,他們也稱自己是山頭人(拉祜語叫「科可搓」)。拉祜族的寨子,一般都建在山頂和半山腰上。寨子的竹籬笆,每年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參加修理一次。平時誰看見壞了,誰就自覺無償地去修理。寨子有三處大門,即前門、左門、右門。寨子的後山是山神地,山神地中的樹林是禁區,誰也不能破伐,如果誰砍伐了就要被罰款或罰修路。

拉祜族寨子的命名辦法很多,第一種是以建寨人的名字命名,如三保寨、扎拍朵寨、娜妥瑪寨 、娜六瑪寨等。第二種是以這個寨子的頭人的名字命名,如扎奪寨,扎奪是這個寨子的頭人。第三種是以地形、山形命名。如,哈卜嗎寨,意思是白石頭寨;哈尼瑪寨,意思是紅石頭寨。有的同一個名字好幾個寨子都用,如拉巴寨,就以大、小、上、下區分。

拉祜族的住房有兩種:一種是樁上竹樓,另一種是落地式茅屋。落地式茅屋是沿襲了古俗,擇地而修造的;樁上竹樓則是受其他民族的影響,在落地式茅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樁上竹樓也稱作掌樓房,是一種用木樁叉搭成的雙斜面竹樓,有大小之分,大型竹樓為母系制大家庭居住,小型竹樓為個體小家庭居住,但其結構是一樣的,主要由「日格」(房屋內寢室部分)、「扎迪格」(舂碓處)和「掌倮」(曬台)三部分組成,分上下兩層,樓上面住人,樓下是關牲畜、堆放柴火的地方。

拉祜族住房

5、藝術

音樂:拉祜族的樂曲旋律悠揚,調子豐富。景谷縣的拉祜族人喜歡聽嗩吶,有《過山調》、《隔娘調》、《採花調》、《出門調》等30多種。鎮沅縣的拉祜族曲調,按形式和樂器分為三弦曲、蘆笙曲、嗩吶曲,還有獨唱曲和對唱曲等。拉祜族的樂器種類也很多,大都是竹製的,可分為吹奏樂器、彈拔樂器和打擊樂器三大類。常見的吹奏樂器有葫蘆笙、列嘎嘟、閉閑等。葫蘆笙是拉祜族主要的傳統吹奏樂器,大小及規格不同,發出的音樂高低也不同。口弦、小三弦、牛腿琴是拉祜族地區常見的彈拔樂器。打擊樂器則主要有木鼓、波羅谷、快列瑪或切、排等。

舞蹈:拉祜族的舞蹈動作往往與生產緊密結合,有蘆笙舞、擺舞、跳歌等。蘆笙舞是拉祜族人民歡度節日時跳的一種大型的集體舞,據統計有136個民間組合套路,主要分布在瀾滄、西盟、孟連、勐海、雙江、臨滄、滄源等縣的拉祜族聚居區。擺舞共81個套路,主要是瀾滄和孟連兩縣拉祜族跳的一種舞蹈。從舞蹈內容看,既有反映生產、生活的,也有模擬動物動作的,還有不少是反映祭祀禮儀的,如《祈禱舞》、《掃地出門》、《拜年》、《討福》等。

6、婚俗

拉祜族曾經經歷過血緣群婚、族內對偶婚、轉房婚和一父一妻制等,而且長期實行族內對偶婚,因此血緣集團內部,父系和母系相互混雜而導致雙系大家庭制度長期並存。近代以來拉祜族主要是實行一父一妻制的父系大家庭制度。現在拉祜族青年人的婚姻一般要經歷串婚、訂婚、結婚等幾個過程。

拉祜族結婚儀式一般都在農曆臘月至春節期間舉行。從妻方居住的,由女方家迎娶,婚禮在女方家舉行。從夫家居住的,由男方迎娶。男方迎娶時,新郎帶著聘禮去女方家,到達女方家後,先要向岳父獻一筒清水表示尊敬。下午舉行盛大的婚宴,婚宴上,新郎新娘必須坐在一條凳子上,新郎要主動給新娘夾菜,新娘將菜還給新郎,表示互敬互愛。飯後,由女方家長給新婚夫婦舉行拴線儀式,拴線儀式完了以後,女方親友陪同一對新人返回新郎家。在新郎家也得舉行和新娘家基本相同的儀式後婚禮才算結束。拉祜族有婚姻自由的傳統和以離婚為恥辱的觀念。喜新厭舊而提出離婚者,會遭到人們的指責。如果一方提出離婚,則必須付給對方一定數目的款項。拉祜族還實行轉房制度,即夫死後妻可以轉房,但僅可以轉房給夫之弟,不能轉給夫之兄。寡婦再嫁不受歧視。

拉祜族婚禮

7、節日

拉祜族的主要傳統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中秋節,其中春節最隆重。按照拉祜族的曆法,一輪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有的地方的拉祜族,碰上閏月年,就會出現過兩次節和過兩次年的情況。有的則只過前一個月的節,不過後一個月的節。

其他傳統節日還有農曆二月八、農曆七月的祭祖節等。此外,拉祜族傳統地域性的節日,還有卡臘節(新平)、婆娘節(鎮源)、洗澡節(勐臘)等,信仰基督教的信徒過聖誕節。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獵奇 的精彩文章: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6: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念天地之悠悠
每天認識一個中國主要城市15:「人間天堂」杭州

TAG:古今獵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