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業的風控命門,傳統銀行如何藉助人工智慧實現彎道超車?

金融業的風控命門,傳統銀行如何藉助人工智慧實現彎道超車?

——————————————

文丨獵雲網(ilieyun)

2294字,約需7分鐘閱讀

——————————————

近日,玖富集團旗下大連火眼徵信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玖富火眼」)與稠州銀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智能信貸及風控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據悉,玖富火眼將向稠州銀行提供一套風控科技SaaS平台,結合稠州銀行業務需求和創新方向其輸出業務、技術、模型、數據及提供運營支持。

李開復說過:「人工智慧最好的應用領域之一是金融領域,因為金融領域是唯一純數字領域。」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技術被認可,以及數據在風控上的重要性,使得智能風控幾乎成了金融科技公司的「標配」。


在2017年前後,許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向金融科技公司過渡,以互聯網金融出身的金融科技公司,其金融業務受到強監管限制,但其自身的數據積累、用戶體量以及其經過實戰的風控系統卻存在著巨大的利用價值,特別是體量較大的集團公司,布局智能風控並開展合作成為其轉型或發展的重點方向。

涉及智能風控產品的公司基本分為三類:研發自用型、純技術輸出型以及混合型。

根據網路公開信息,盤點了一些公司規模較大、有智能風控產品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不包含研發自用型)。

在這些公司打造的智能風控產品中,以玖富集團為例,其玖富火眼風控科技SaaS平台屬於純技術輸出類型。

玖富火眼成立於2016年7月,是一家創新型智能信貸、風控解決方案服務商,致力於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幫助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小貸公司、信託、保險等金融及類金融機構識別信用和金融風險,並為其提供集業務諮詢、聯合建模、軟體系統和數據服務風控解決方案,以及資金、資產對接服務。

在軟體產品上,玖富火眼的人工智慧平台、智能決策引擎、反欺詐工作台、設備指紋、知識圖譜、分散式爬蟲、大數據平台、企業徵信系統、智能網貸平台、雲服務管理平台、風險集市等11大核心產品均已獲得軟體著作權。人工智慧、知識圖譜等相關模型、演算法已申請專利。

在研發上,火眼科技自主研發組合模型,綜合人工智慧模型和傳統統計分析模型的優勢,識別精度比基於邏輯回歸的模型高近1倍,同時具有很好的可解釋性和穩定性。並可實現模型的自動建立、自動部署、多模型並發執行、自動監控、自動更新。玖富火眼團隊長期從事人工智慧與傳統統計分析、專家模型的組合模型研發。

隨著金融機構信貸業務的不斷開展,其模型會越來越多,完全依賴於數據分析團隊人工建立及更新,會形成對數據分析人員的數量及能力的大量需求與依賴,對位於二、三線城市的中小型金融機構來說,是個極大挑戰。

據稱,玖富火眼自主研發了人工智慧組合模型、人工智慧平台、智能決策引擎、風險集市等,支持人工智慧模型、傳統統計分析模型和組合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並可實現人工智慧模型和組合模型的自動建立、自動部署、多模型並發執行、自動監控、自動更新。同時積累大量工具、流程和演算法,即使只使用傳統統計分析方法建模,人工智慧平台也降低了對建模人員的數量和能力要求。並以此提升銀行智能風控水平。

在金融領域,風控是運營的核心,而自帶數據優勢,又擁有相對完善的風控系統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在行業中存在必然的優勢。


隨著互聯網、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金融行業迫切需要引入基於現代信息管理的新技術、新方法。當監管這場風刮到互聯網金融領域時,除了重整行業亂象外,一些相對優質的平台可能會被挑選出來,傳統銀行開始熱衷於與科技實力較強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進行跨界合作,尋找彎道超車。

以玖富火眼為例,在其與稠州銀行本次合作前,玖富火眼已經與鄞州銀行、徽商銀行、承德銀行、渤海銀行等達成戰略合作,輸出SaaS風控系統和技術。

在玖富火眼的此次合作中,其將為稠州銀行搭建全套智能信貸及風控平台,助力稠州銀行深入貫徹監管部門對於銀行信貸業務的合規經營及風險自主把控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全流程風控體系,提升人工智慧、大數據風控在貸前、貸中、貸後的運用能力,促進稠州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智能營銷、產品設計、智能風控、智能運營、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據悉,玖富集團也為國內許多商業銀行提供業務顧問與技術支持服務,服務對象更有中國農業銀行總行、中國銀行總行等。

技術與傳統金融加速融合,可為銀行業注入新動力,也使銀行業發展、轉型出現新契機,傳統銀行根據自身需求,在擁抱技術同時更擁抱外界的智能風控。

銀行的合作不僅限於智能風控上,還有信貸、信用評價等方向的技術合作。2017年,五大銀行相繼與存有互聯網金融體量的科技公司合作,建設銀行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合作;工商銀行與京東金融合作;農業銀行與百度;中國銀行與騰訊合作;交通銀行與蘇寧控股、蘇寧金融合作。

風控、數據、信用評估等都是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銀行有需求,金融科技公司有數據與技術,技術輸出便成了金融科技公司打通銀行的一個切入口。

金融科技公司熱衷並加大技術輸出,擴展新出路;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也越發願意接納這些新金融公司,尋找行業突破。

在合作互利上,金融科技公司可以通過向其他平台輸出技術,並在較短時間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與業務增速,彌補自己的短板、享受技術紅利;同時可以在不同場景、不同平台中更好地驗證模型,提升風控系統。且與傳統銀行合作,在資金端或許可以獲得更多機會以及優惠。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木蟻推出全新W3「物流蟻」機器人,可群體「作戰」
小米IPO文件曝光,晨興、啟明、IDG數十家機構豐收,A輪迴報可達350倍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