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歲以後的寶寶吃什麼?5大關鍵點你必須要了解

1歲以後的寶寶吃什麼?5大關鍵點你必須要了解

5

·

·

·

·

·

1歲,像神秘分水嶺

會走路了,會說話了

可媽媽突然不會做飯

那麼,怎樣能保證

寶寶的營養均衡?

1

保證6類營養物質的攝入

要做到營養均衡,就要充分攝入各種營養物質,如肉類(牛羊肉、家禽肉、魚肉等)、蛋類、奶類(酸奶、乳酪、牛奶等)、水果、蔬菜、穀物類(麵包、饅頭、麵條等),盡量每餐都要保證這6類營養物質的攝入。如果每餐都這麼多種類有點難度,那可以放寬到一日三餐。

做法跟成人飲食一樣,考慮到每個寶寶的咀嚼能力不一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飯菜做得稍微軟點或硬點。但要注意的一點是,寶寶吃的要少鹽、少調料,可以等飯菜好了之後,先把寶寶的那份盛出來,然後再放各種調味料。

2

每天攝入奶量控制在500ml以內

很多爸媽覺得奶是個好食物,就拚命給寶寶喝奶。由於奶製品飽腹感太強,過多攝入奶製品,就會限制其他食物的攝入,影響營養的全面均衡。

寶寶1歲以後,飲食逐漸向一日三餐轉變,之前的「輔食」變成正餐,成為主要的營養來源。此時,奶類只是寶寶均衡飲食的一部分,只提供一部分營養,每天攝入的奶量應控制在500ml以內。

母乳餵養的可以繼續。如果寶寶1歲以前喝配方奶,1歲後,每日三餐營養均衡,那可以選擇喝牛奶,選擇經過巴氏消毒的全脂牛奶即可。如果寶寶特別不愛吃飯,那可以繼續配方奶餵養。

另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寶寶吃點乳酪。

3

準備多樣化的食物

每餐準備的食物要多種多樣,一來可以保證營養均衡,二來寶寶容易找到自己喜歡吃的。1歲以後,寶寶有了自我意識,對食物也有了明確的喜好,喜歡吃的就會吃好多,不喜歡吃的就不吃。如果每餐的食物都很單調,寶寶不愛吃,媽媽又會焦慮、生氣,更影響寶寶的進食體驗。

4

就餐規律

每天保證三餐兩點。盡量固定就餐地點和時間,點心時間也要盡量固定。每次吃飯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超過時間就停止餵食。飯前和飯後一個小時不喂寶寶任何食物,讓寶寶明白吃飯的時間才能吃飯。

5

平常心對待寶寶的吃飯

天生是「小吃貨」的寶寶很少,大多數寶寶都是「貓一天狗一天」。寶寶不愛吃飯了,不想吃飯了,就停止餵食,不要強迫寶寶吃。寶寶生長發育是長期的,不是一頓飯就會影響到的。一定要平常心對待。堅持準備多樣化的食物,給寶寶快樂的就餐體驗,總有一天,寶寶會愛上吃飯,也會營養均衡的。

經驗還有很多

期待下次與大家一起

靜靜分享

關注

芝麻育兒頻道

還有更多好玩的手工視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讓爸爸帶一下寶寶,媽媽看到這一幕,有何感想?
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專欄 寶寶長高秘訣有哪些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