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救過楊家將, 幫過包拯和寇準, 名字卻無人能說清楚

此人救過楊家將, 幫過包拯和寇準, 名字卻無人能說清楚

原標題:此人救過楊家將, 幫過包拯和寇準, 名字卻無人能說清楚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在歷史小說《楊家將》、《包公案》及楊家將評書、戲曲當中,都有一位仗義執言、秉公辦事、又有一把「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八賢王,他不僅救過楊家將,還幫過包拯及寇準,可謂是這些故事中真正的青天大老爺。


這位八賢王姓甚名誰呢?評書、戲曲及《包公案》中交待的很清楚,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而在歷史小說《楊家將》中,他的名字又叫做趙德昭。



首先,趙德芳是個歷史人物,《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三》就有記載。趙德芳生於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9年),歷任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加檢校太尉等職,卒於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年僅23歲。


趙德芳死後先後追封為岐王、楚王、秦王,就是沒有「八賢王」這一稱號,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他是太祖趙匡胤的第四個兒子,因此評書、戲曲里說八賢王是趙德芳實在是毫無割據。



趙德芳死時,楊令公還活在世(楊令公死於公元986年),死人又怎麼去為活人告御狀呢?至於《狸貓換太子》里說他給包公撐過腰,評書當中有提拔為寇準,更是無稽之談,因為趙德芳死後18年,包拯才出世。而寇準則是生於公元961年,趙德芳病逝時,寇準才剛剛高中進士,他的提拔完全是宋太宗趙光義所為,與趙德芳毫無關係。


至於《楊家將》中的八賢王名為趙德昭,也是錯的離譜。趙德昭不僅是個歷史人物,還是趙德芳的哥哥,原本還是趙匡胤的接班人。只因趙光義接任,趙德昭沒了當皇帝的機會,被封為武功郡王、檢校太尉等職。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他被叔叔訓斥而自殺,年僅二十八歲。死後被追謚為魏王、吳王、越王,也偏偏沒有八賢王一說。



真正的八賢王是誰呢?他的名字叫做趙元儼,不過他並非趙匡胤之子,而是趙光義的兒子,排行第八,故得名「八大王」。據《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載,這位八大王在世期間頗有作為,但與楊家將、包拯、寇準等人並無瓜葛。



故此,所謂的「八賢王」只不過是趙德昭、趙元儼、趙德芳三人的「合璧」,這個人物的出現,除了是評書、戲曲、歷史小說作者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之外,還代表了這些作者們的憧憬和願望,希望有一位持有特殊權力的人物來主持公道,保護忠良、懲治奸臣,故此才有了八賢王這個藝術形象的橫空出世。

參考文獻:《楊家將傳》、《包公案》、《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該成語講述關羽膾炙人口的一件事,但很多人並不了解事情的真相
為了醜化政敵,諸葛亮首創一成語,千百年來被反覆使用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