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味地黃丸」您真正了解嗎?

「六味地黃丸」您真正了解嗎?

六味地黃丸本名叫做「地黃丸」,最初由宋代兒科醫家錢乙所創。錢乙是幾千年中醫兒科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家。

對,沒錯,中醫兒科,中國男人的補腎神器最初就是給孩子吃的。所以我在平時給一些由於先天腎虛引起的發育遲緩的孩子開六味地黃丸時,孩子的家長都相當詫異。

由於其補腎效果良好,後世才逐漸也用來治療成人腎虧引起的疾病。

錢乙在其所著《小兒葯證直訣》中關於「地黃丸」的敘述為:地黃丸治腎怯失音,囟開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晄白等症。

中醫中,腎主先天,腎主骨,上文大意就是,地黃丸用於治療先天腎水不足引起的囟門遲合,面色晄白,五遲五軟,精神不振等症。

六味地黃丸的組成為:熟地黃八錢山茱萸四錢干山藥四錢澤瀉三錢牡丹皮三錢茯苓三錢

方中熟地黃滋補腎陰,填精養血;山茱萸補腎滋肝;山藥健脾補肺,此為三補,茯苓澤瀉滲利濕熱,並防止熟地滋膩戀邪;牡丹皮清瀉伏火,此為三瀉。綜上,方中三補三瀉以補為主,三陰並補以補腎陰為主。

但是在臨床中,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的患者,經常會出現食欲不振,晨起噁心欲嘔,舌苔厚膩,口中痰多等癥狀,為什麼能出現這些癥狀呢??

方中熟地黃用量最重,為主葯,炮製不合格熟地就會滋膩礙胃,導致痰濕內盛而引起上述癥狀。

圖為古法製作熟地黃

熟地黃為生地黃加工炮製而成,所謂:沉水生地九蒸曬,陰存三年始成材。意思是如水即沉的極品生地,蒸九次,曬九次,然後陰沉放三年才入葯。由於熟地應用廣泛需求量大,現代商人為投機取巧偷工減料,變九蒸為久蒸,九曬變成短曬或者烘乾。

而且製作過程中加入的陳皮、砂仁具有醒脾化濕、健脾化痰的作用,正好克服了熟地滋膩礙胃的缺點。所以引起不良反應的原因就在製作的材料和方法上。

圖為晾曬中的熟地黃

據稱,有人用九蒸九曬的標準法製成的熟地黃製作出過六味地黃丸,服用後自覺腰腎間有股氤氳溫和的氣機流動,效果非凡。本人未曾試過,但決心今年開始做一批九蒸九曬的古法熟地黃,期待三年後與大家分享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斷舍離》中的管理哲學
你有一個微笑,請注意查收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