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事齋隨筆——遊學的豐盈來自參與遊學弟子的感悟和認定

無事齋隨筆——遊學的豐盈來自參與遊學弟子的感悟和認定

感恩您關注這個獨立的、不隨波逐流的聲音

歡迎轉發

文責我負

不變的心

 一切為明天

蘇芮 

00:00/04:40

2018年5月13日帶領弟子從衡陽上駦書院遊學歸來的晚上,我就在想,如何進一步深化這次遊學。周一,也就是5月14日晚上,發了一則通知:

各位遊學弟子,布置一個作業:

就這次遊學,每人寫一小段文字,體裁不限,字數不限。

明天(5月15日)晚上十二點前交。

以下收錄是遊學弟子交來的小文章,我沒有做任何訂正。

丁籽是第一個交文章的。她還不是維新書法講習所的弟子,卻參加了維新所全部的兩次遊學。因為分別和維新所2015級、2017級的弟子李小平、羅莉是好友,丁籽就成了維新所編外的一員。

(一)

(左為丁籽,右為羅莉)

上駦書院遊學記

----丁籽

這次遊學,我是作為編外人士去的,感謝孫老師的大愛付出,讓我們有幸去一睹上駦書院和李院長的風采,收穫很大。遊學的目的也達到了,吃得好,玩得好,學得好!平時我們忙於應付生活中的種種,很難有這樣的時間集中交流學習。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孫老師那口才杠杠的啊,說的事情都是不同的角度去解讀,蠻有意思的,要是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多個視角,那就是大事變小事,小事變無事,也就天下太平了。

兩天時間,李院長的言傳身教深深影響了我,我佩服的人從此又多了一個。在身體不太舒服的情況下,還堅持給我們傳授國畫和書法的常識、要點和技巧,都是乾貨分享,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從頭到尾沒有停歇地完成了那麼多幅作品,而且最後都無償地送給了我們。其他生活招待細節也安排得很到位。真應了那句話:藝術可以讓生活更美好。我以前也組織過一些活動,深深知道眾口難調,這次我們一共去了15人,而最後大家都很開心,遇事都很包容,充分說明了走在熱愛藝術的道路上,你會變得越來越包容,越來越具有大愛。因此我回來開始菜鳥級別的練習書法了,開始畫線了,不問前程,只享受這個過程。書畫藝術和這一圈朋友,遇見即是美好!

(二)

智權是2017級的弟子,做事任勞任怨。兩次遊學,都是他和羅莉負責生活安排和財務管理。這是他的文章:

上駦書院遊學記

--曾智權

遊學是一種很好的開放式的學習方式,本次遊學經過多次計論和計劃,最終時間安排在2018年的5月12日、13日,遊學的地點是衡陽的上駦書院,總人數有15人。

5月12日,師父帶弟子們來到衡陽上駦書院,正式拜院長李向東為維新書法講習所之篆書兼國畫導師,我們一行先後參觀了上駦書院的藏品室和室外微縮老房子。最後來到書畫創作室,李向東院長授課時生動活潑,邊講邊畫,對每一步講解都水到渠成,讓我們身臨其境。李向東院長的示範瀟洒至極,也是精美、自由至極,每一幅課稿都是匠心獨運的好作品,每一次的書畫創作尤如一場書畫的饕餮盛宴。在此時李院長還為我們每一位學員免費送上一幅書畫作品,部分學員還送上二幅。晚上李院長還為我們準備了別開生面的燒烤,大家一邊吃燒烤一邊歡聲笑語,燒烤的工作人員,是上駦書院的義工,盡心服務,不取分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5月13日上午,我們在李向東院長的安排下,在高爾夫練習場地進行高爾夫練習,除謝國新師兄是比較嫻熟外,我們絕大部分是第一次接觸或接觸不多,但幾桿下來之後,我和振江、邵陽等人覺得有點感覺了,我們只嘆惋以前沒有機會學習,以後要找機會加強練習。然後我們又參觀了衡陽市工業博物館,見證了衡陽市工業發展的歷程。下午我們又在李向東院長的帶領下,參觀了石鼓書院,李院長一路介紹,對石鼓書院的發展一一介紹,每處景點一一講解,讓我們了解了石鼓書院的發展由來,追憶千年學府的人傑風采。

從石鼓書院到上駦書院,距離很短,跨越千年,石鼓書院的千年底蘊,卻一脈相承,源遠而流長。願我們不忘初心,薪火傳承!上承千古,下接萬年。

李向東院長書法、繪畫、盆景、創意、健身、攝影……遐覽淵博,樣樣精通;書院古玩、字畫、木刻、泥塑、創意……琳琅滿目,層出不窮。室外微縮老房子,一磚一瓦親自修,一草一木精心設計,灑下汗水,播種夢想,小荒山變成大書院。衣食住行很簡樸,且能廣納五湖四海之內的藝術創作者,免費提供吃、住,並親自展視自己的創作藝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求學者,也為有同一個藝術夢的孤獨靈魂提供物質和精神家園;李院長整天忙創作和接待朋友,經費靠眾籌,藏品有捐贈,卻能大門常打開,與普通市民共享來之不易的美好果實,李院長的行為是我們行動的模範。

本次遊學,師父全程攜帶師奶奶參加,師父對師奶奶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讓我們弟子們全程了解了一個孝子的全過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表率。

自有古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遊學的路上總是讓我們撒滿豐盈,近距離了解,也希望有更多的遊學經歷來充實自己。

(曾智權2018年5月15日晚)

(三)

2017級弟子邵陽,原名邵揚,派出所辦身份證時寫成了邵陽,將錯就錯就是這樣了。上次邵陽在新邵,遇上交警詢問叫什麼名字,邵陽說我叫邵陽,交警以為他在調侃正準備發作,邵陽只得掏出身份證。看過身份證後,交警說了一句,你這名字取得牛。

說起名字取得牛,話說有一鍾姓父親,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一個取名鍾共,一個取名鍾央,據說在派出所上戶口時遇到了麻煩。邵陽是在湖北,若是生在邵陽市,估計取名邵陽也是會遇到麻煩的。只因為在天朝,它有敏感詞。

一個在湖北,一個在湖南,能成為師徒,這就是緣。

這次遊學,他是這麼說的:

(右四為邵陽)

遊學隨感

—邵陽

資本與權力曖昧,共執筆畫種種圈,定義大同的審美。懶惰的人心安理得朝聖模仿媒體宣傳和教育熏陶下的人工之美,卻不願用自己的靈魂去感受自然之美。「江山本無主,閑者是主人。」這是蘇軾發現美後的感言。

在路上,我們從未停止過遇見,是習慣麻醉了我們的雙眼,令我們視而不見。

生平第一次參加集體遊學,給我的體驗是美好的。師父豐厚的底蘊,庖丁解牛的分析事物的功力和脫口秀的講解能力,讓認知在笑忘淚間跳脫出來邀約有意之人共舞,是為生活藝術家。師父說李向東老師跟他一樣,在生活物質上要求很簡樸。從上駦(teng)書院的裝修風格和收藏展示的物品以及設備設施每個細節一路用心觀察用心體驗過來,簡約樸素中蘊含著漫漫歲月情懷與恆定。睡覺的地方是李老師自己親手壘砌的工作室進門右手邊放大至一張單人床大小的窗檯,李老師風輕雲淡的講述這有火車卧鋪落帶落地窗感覺的一隅。在外人看來清苦,孤寂自律的生活,這是有意為之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還是源於一次無意嘗試後的憶苦思甜?是有意成無意,還是無意成有意呢?木心先生說,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師父還講了李老師追求藝術,放棄仕途,還有男人之擔當的故事,是一個心有大愛的男人,心有萬千丘壑不張揚的男人,一名有文人墨客氣節的男人。李老師除了書法繪畫的造詣之外,還有極強的變廢為寶的能力和諸多愛好,無言間展示藝術的相通性。應了那句「藝術廣大已極,足可佔有一個人。」的話。

「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我們感覺道理太簡單,卻不屑去踐行與堅持。大道至簡,靜水流深。人間至味是清歡,此心安處是吾鄉。祝願每一份孜孜不倦追求藝術的力量都能健健康康地歷經滄桑忍住陣痛破土而出,哪怕榮耀她一寸水土,一米陽光。

藝術生活,生活藝術。感恩遇見!接下來的遊學,我期待。

2018年5月15日於師塘書院

看過我文章的人,再看邵陽的文章,字裡行間,師徒之間是不是有幾分聲氣相投?

(四)

朱洪湖是位女生,但取了一個相對男性化的名字,所以入大學的時候就把她分在男生宿舍。本是我師妹,由於入維新書法講習所,師妹就成了弟子,我這個師兄理所當然就成了師父。維新書法講習所里不乏這樣的風景,有好幾位師弟師妹成了弟子。她遊學的體會是不是會有一些特別呢?

和風初夏的時候,師父帶著維新書法講習所的一眾弟子到衡陽上駦書院遊學。

書院順山勢而建,進書院門口首先看到的就是右邊的微雕老房子,還有旁邊那一池睡蓮,靜雅古樸的美瞬間沉靜了浮躁的心。書畫室里讓人拍案叫絕的是院長的創意,一般人眼裡的破銅爛鐵都是院長創意的材料,創意家居擺設,創意雕塑……引來驚嘆聲不斷。

這次來上駦,我們正式拜院長李向東先生為維新書法講習所之篆書兼國畫導師。李院長即刻揮毫潑墨來了一堂現場教學,他邊畫邊講,行雲流水般的運筆告訴我們書法精進之路需要工匠精神,國畫,篆書的揮灑自如傳遞給我們的是藝術的淵博,花鳥的栩栩如生告訴我們的是生活中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即是藝術,每天一百多幅字畫的練習告訴我們學習無捷徑,唯勤奮二字。每一步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們豁然開朗,記憶猶新,把每一張課稿都當做是作品來創作的態度讓我們肅然起敬。院長靜心設計,親自建成書院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告訴我們藝術即是生活,李院長還給我們十餘人都送了一幅作品……我想這就是李院長憑一己之力辦成十家書院的力量所在吧!在學院兩天的生活是義工在幫忙安排的,他們說是被李院長的熱情和無私感召的,深以為然!

這次遊學師父攜師奶奶一起,吃飯時,哪個菜師奶奶多吃了一口,師父馬上給她再夾一些,師奶奶喜歡喝兩口,師父斟酒第一杯就是給奶奶,學習時,座談時,師父的注意力也從未離開過師奶奶,關注著奶奶是不是困了,渴了,身體力行的詮釋著孝道,也給眾弟子樹立了榜樣。

離開書院的時候,突然想起王小波說過:「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當時看到這句話,曾思考:在現今物慾橫流的世界裡,詩意的世界去哪裡尋?來到了上駦,遇見了李院長,我想我找到答案了。

(五)

肖莉年紀不大,輩分卻高,她是維新書法講習所的第一批。年紀不大的肖莉工作在高校,眼光可不低。漂亮的女孩至今還沒有婚配,在師父看來這是個遺憾。我在這裡幫她征個婚,有意者和我們維新書法講習所聯繫,會有驚喜。

(左為肖莉)

上駦書院遊學記

--肖莉

維新書法講習所有一個師父,姓孫名太平,號無事齋主,善書法、工楹聯、守孝道,熱情幽默無人能比,還喜歡帶眾弟子遊學四方。5月12日,師父帶弟子們來到衡陽上駦書院,拜院長李向東為維新書法講習所之篆書兼國畫導師。

駦林霧繞,蓮開呈祥。導師書畫、盆景、創意、健身、攝影……遐覽淵博,樣樣精通;書院古玩、字畫、木刻、泥塑、創意……琳琅滿目,層出不窮。一磚一瓦親自修葺,一草一木精心設計,灑下汗水,播種夢想,小荒山變成大書院。導師衣食住行很簡樸,但能廣納五湖四海的藝術創作者,免費提供吃、住、展,為有同一個藝術夢的孤獨靈魂提供物質和精神家園;導師整天忙創作和接待朋友,經費靠眾籌,藏品有捐贈,卻能大門常打開,與普通市民共享來之不易的美好果實;導師對弟子們更是誨人不倦,有求必應,我們同行十餘人,竟然每人獲贈一幅現場教學的獨家作品。導師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創作中的導師自成一個世界,那裡似乎只有美好,而沒有身體不適。次日,大家同游衡陽工業博物館,了解這片沃土的前世今生;參訪石鼓書院,追憶千年學府的人傑風采。

從石鼓書院到上駦書院,距離很短,跨越千年,卻一脈相承,源遠而流長。願我們不忘初心,薪火傳承!

(肖莉2018年5月15日)

(六)

弟子謝國新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來自深圳。年齡比我小的他卻做起了爺爺和外公,這是他大步走在師父前面的佐證。這次遊學時的高爾夫聯繫,他的姿勢很標準,水準也是最高的,他還把正確的姿勢教給了各位師兄弟姐妹。

他也很尊重老人,在參觀衡陽市工業博物館時,他就從我手中「搶」過輪椅,一直推著我娘參觀完此館。

上駦書院遊學記--且行且思

--謝國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天地茫茫,人海滄滄!行走天地之間,萬物皆大歡喜,陽明格物致知竹柄笑,至致良知,一路走過多少坎坷,遊學是要有一種心態,心對了世界上的人都是對的,這次遊學最重要的是孫老師帶著娘領著學生,讓我感覺到中國傳統文化百事孝為先,老師為人師表,值得尊重,值得學習。

李向東先生的故事及對事業追求堅持不懈的努力,值得敬佩。書畫精湛的造詣,值得學習和交流。

師兄弟姐妹們和氣一團,相互幫助,互相尊敬,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攜手前進。

經過這次遊學,深有體會,心靈的洗禮,性情的陶冶,要與誰在一起才是真正感覺到靈魂的出處在何方......

2018年5月16日

(七)

維新書法講習所弟子的才華也許是方方面面的,這次的遊學小文,有用詩歌來表達的,或新詩,或舊體詩詞。

(1)湘柯的是新詩。

上駦書院遊學記

--劉湘柯

游罷一覺醒,

回來細思量。

周末兩天的遊學,看到另外的生活,富足的人生。

擇一處原始的地界,

精心地布置一書院,

任陽光穿過窗外竹林,

疏影離離,

靈動了時光。

早已分不清,

是因享受獨處而喜歡字畫,

還是因字畫而覺得守靜得歡,

只是簡單覺得,

畫一幅畫,寫一寫字

是紛繁中奢侈的恩賜。

一片字畫在紙中綻放,

宣紙之中便裝下了世界,

風雲雨露,

花鳥蟲鳴,

真實如在耳邊。

從字畫到微塑,

眼耳鼻舌身意,

開始通透了起來,

像是修鍊一項神功,

體內的脈絡交織,

漸漸有序。

及到功力練成,

想是真正找到自己的時刻。

聽見自己的人,

可以被全世界聽見,

誠心愿您,

聽到生命的歡歌。

(2)振江的是作為舊體詩寫的。

(右三為張振江)

上駦書院遊學記之一

--張振江

遊學駦林溪畔,喜曆書畫情緣;

真意施教絕活,至情動感青山;

池蓮竟無睡意,遠客即至開眼;

初學墨分五色,仰止畫中神仙。

此次遊學,感觸最深的是李向東院長的工匠精神和做人的真性情,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和追求的方向。

上駦書院遊學記之二

--張振江

駦林溪畔睡蓮開,只道喜迎遠客來;

墨有五色表深意,主人至情無須猜。

(3)虢麗蓉非維新書法講習所的弟子,也是參加了兩次遊學的維新擁戴者,她很用心的填了一首雙調《太平年》詞。此詞牌不常用,四仄韻。

太平年·上駦書院

--虢麗蓉

和風初夏遊書院,

滿目詩書卷。

驚才風逸有卓見,

向東佳教練。

吾輩才疏學識淺,

弄墨功夫欠。

學貴必勤勉,

藝海無限。

(八)師父喊個不停,練字也很用功,參加了第一次遊學,暫時還沒有入所的呂佳祥,這次因為眼疾沒有參加,自感遺憾。他問我可不可以也寫一篇,我說當然可以啊!

2018年5月15日24點

師父,我沒去也寫一篇感受,不好之處,請包涵且斧正。

師父眾徒訪上駦,

上駦書院乃真鑒。

神采飛揚閱石鼓,

師父高論又詩篇。

院長揮毫字畫間,

師徒其容樂如仙。

師父院長恩與德,

一點一滴記心間。

誤我有病不隨行,

擇日有閑見師尊。

言承師訓寫章篇,

欲存美篇傳人間。

學生:呂佳祥

2018.5.16

(九)

弟子蘿莉(後排右三)說電腦壞了,就發了一個這樣的交差,這是有點敷衍不?不過她說今後補,我信。希望她自己也信自己。

不過,這一次遊學,她出車、開車,還當管家,辛苦了。

弟子張素芳正在龍山的里耶修房子忙得很,答應忙完事再寫。記著。

(十)

之所以選擇遊學來教化弟子,是因為深感以一己之力難以把培育弟子的事做得盡善盡美,希望有更多的導師到維新書法講習所這個大家庭來,幫助我,幫助眾弟子。

辦所,需要有一種大的胸懷,能夠把德藝雙修、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團結在身邊,不能搞武大郎開店。

就這一點來說,我不缺。在此之前,維新書法講習所已經聘請了三位名譽所長,還聘請了草書、章草、詩詞導師,這次又聘請了向東院長擔任維新書法講習所的篆書和國畫導師,今後還會聘請相關導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事齋隨筆 的精彩文章:

無事齋隨筆——遊學的路上總是撒滿豐盈

TAG:無事齋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