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貧而不賤,富而不貴

貧而不賤,富而不貴

昨天給大家推薦了電影《下女》,晚上睡覺時便想到八個字

「貧而不賤,富而不貴」。

多年前看《莊子》,有一篇是說貧困,又在網上搜了一下,複製給大家看看。

莊子 外篇《山木》

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系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

莊子曰:「貧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枏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雖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視,振動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處昏上亂相之間(,而欲無憊,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見剖心征也夫!」

【譯文】

莊子身穿粗布衣並打上補釘,工整地用麻絲系好鞋子走過魏王身邊。魏王見了說:「先生為什麼如此困頓呢?」

莊子說:「是貧窮,不是困頓。士人身懷道德而不能夠推行,這是困頓;衣服壞了鞋子破了,這是貧窮,而不是困頓。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生不逢時。大王沒有看見過那跳躍的猿猴嗎?它們生活在楠、梓、豫、章等高大喬木的樹林里,抓住藤蔓似的小樹枝自由自在地跳躍而稱王稱霸,即使是神箭手羿和逢蒙也不敢小看它們。等到生活在柘、棘、枳、枸等刺蓬灌木叢中,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不時地左顧右盼,內心震顫恐懼發抖;這並不是筋骨緊縮有了變化而不再靈活,而是所處的生活環境很不方便,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如今處於昏君亂臣的時代,要想不困頓,怎麼可能呢?這種情況比干遭剖心刑戮就是最好的證明啊!」

小的時候在農村長大,那時候文革剛剛結束,文革的思潮還在農村遺留不少。

我們村子裡有一個地主婆,記得好像是六十多歲的模樣,村裡的人都看不起她,原因很奇葩,因為她太乾淨了。

那時的農村可以用三個字形容:臟 亂 差。就是在髒亂差的環境中,只有地主婆家裡永遠是乾乾淨淨,她家的地面每天至少要掃兩三次,桌子上擦的一塵不染。那時的院子多是籬笆扎的,別家的籬笆都是歪歪扭扭,只有她家的籬笆是整整齊齊,連中間的間隔都一樣。

那時候家裡都窮,還要穿補丁衣服,別人的補丁都有歪七扭八,她家的衣服補丁卻是方方正正。一件洗的發白的衣服,不管有多少補丁,永遠是乾淨整潔。

地主婆在村裡不喜歡閑聊,不喜歡說人是非,村裡的人在背後都孤立她,但見面卻都是恭恭敬敬的。

後來我慢慢的長大,上學學到了知識,讀了《莊子》,看到了上面這篇愚言,才知道,那時候的我們的生活叫貧窮,地主婆的生活叫清貧。

清貧,就是貧而不賤,且有一股自重自尊的清氣。她窮則窮矣,然尊嚴所在,絕不容人輕視貶抑,不食嗟來之食,不以媚色示人,任何人見她,都得敬她三分。

貧賤之人真正貧缺的是他們的尊嚴,而不是財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若塵說電影 的精彩文章:

後來的「我們」陳升和劉若英
喜劇電影《你逃我也逃》

TAG:若塵說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