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上感應篇》精選六句,行善積德,自有福佑!

《太上感應篇》精選六句,行善積德,自有福佑!

《太上感應篇》,道教經典之一,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這句話作為《太上感應篇》的總結再合適不過,一語中的,講清了善惡因果的報應。

遏惡揚善,推多取少。

遇到醜惡不平之事,要敢於挺身而出,盡自己的所能來遏制這樣的事情;遇到良善美德之事,要傳揚讚頌,身體力行。要禮讓他人,自己取少的,給其他人留多的。

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受到別人的欺辱時,不要怨恨在心,先思考自己的問題,是否做得不夠好,《論語 堯曰》: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受到讚揚愛戴時,要有非常驚喜的態度,並更加努力盡心。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幫助他人,對別人有恩惠時,不要想著要求回報。所謂有意為善,雖善不賞,更不要說是為了要求回報而去行善事,那樣並不是真正的「善」;贈送給別人東西後,不要後悔,不然反而會把一件好事轉為壞事。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對於合乎道義禮法的事情,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去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對於違背道德的事情,就應該堅定地拒絕,不沾染惡習。對於修道的人來說,正道就該義無反顧地追求,邪門歪道就該避而遠之。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不踏入邪門歪道,誤入歧途,不欺瞞暗騙。《禮記·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不要因為沒有人能夠看見就做一些苟且之事,不要因為微小就行不義之舉,道德是時刻不能離開的,不管別人能否知道,自己的良心都會知曉,都會不安,那是善心在起作用。所以即使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謹言慎行,不做失道失德的事。

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善良的人說善良的言語,以善良的態度看待世界,行善良的事情。每天都堅持行善,三年之後定會有福德加身。斜惡的人說邪惡的話,用邪惡的態度看待事物,做邪惡的事情,每天都行惡事,三年之後一定會有厄運纏身,報應降臨。何不開始勉勵實行《感應篇》呢?

【聞塵】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帶你探尋中國古代各個學說的思想與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塵 的精彩文章:

TAG:聞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