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為建滿洲國策劃 「一二八」事變

日本為建滿洲國策劃 「一二八」事變

在中國的東北三省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在國際上不是一件小事,世界媒體如果炒得太熱,會對關東軍造成一定的壓力。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國際上的視線給轉移開來。那麼,怎麼轉移他們的視線呢?日本軍人想出來一個辦法:在上海灘這個「十里洋場」「國際大都會」,鬧一件事出來,就可以轉移國際視線了。

日本為建滿洲國策劃 「一二八」事變

為轉移外國的目光在上海挑事

「一二八」淞滬抗戰發生前10天,1932年1月18日下午4點多鐘,位於上海的三友社毛巾廠門前,出現了5個「化緣」的日本日蓮宗和尚。正在廠區內訓練的該廠工人義勇軍隊員,見他們行跡可疑,便上前攔住盤問。幾個和尚神色慌張,拔腿欲逃。就在此時,從街邊突然圍上來許多工人打扮的「群眾」,他們一聲喊打,便拳腳相加,還有人用界石猛砸過去。除2名和尚逃脫外,其餘3人被打得氣息奄奄,1人送至醫院後不治身亡。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日僧事件」。

日本為建滿洲國策劃 「一二八」事變

日本僧人在上海街頭被活活打死的事件傳開來以後,居住在上海的不明真相的日本僑民們頓時沸騰了。他們糾集了2000名僑民,於1月20日在上海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活動,並在虹口路、北四川路一帶,開始毆打過往的中國行人,又搗毀多家商店。日本僑民們要求駐紮在四川路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出兵,為他們主持公道。而在同一日的上午,日本僑民有一批人來到出事的「三友實業社」放火報復,並因此與鳴鐘示警的中國籍巡捕們發生衝突,中國籍巡捕一死一傷;日本僑民二死二傷(另一說為一死二傷)。

「日僧事件」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日本帝國主義精心策劃的侵華陰謀的組成部分。早在1931年11月間,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九一八」事變策劃者之一的板垣征四郎,就曾拍電報給當時任上海領事館陸軍武官輔助官的田中隆吉:「外國的目光很討厭,在上海搞出一些事來!」所謂「外國的目光很討厭」,是指日本對我國東北的侵略,招致了國際上一些國家的譴責。

日本為建滿洲國策劃 「一二八」事變

制訂在上海發動戰爭計劃

日本當局當時正秘密策動扶持末代皇帝溥儀等人建立偽「滿洲國」,因此需要搞一些事件以轉移視線。田中隆吉在戰後接受審訊時供認,在上海肇事,旨在「把外國的目光引開,使滿洲容易獨立」。板垣征四郎還特意撥來兩萬日元作為經費。

與此同時,1932年1月5日,板垣從東北飛返東京,向裕仁天皇和日軍參謀本部報告侵佔東北情況,並參與制訂在上海發動戰爭計劃。他再次電令田中隆吉「滿洲事變按預計發展……請利用當前中日間緊張局面進行你策劃之事變,使列強轉向上海。」正是在板垣征四郎的直接授意指使下,外號「魔鬼軍人」的田中隆吉與女間諜川島芳子精心密謀,選定上海三友實業社毛巾廠為事端挑起之地,以日蓮宗和尚為肇事人,一手製造了該事件。

日本為建滿洲國策劃 「一二八」事變

1月24日,日本海軍開始向上海增派陸戰隊士兵。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主張對日本退讓,並命令駐防上海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撤出上海。第十九路軍不聽指揮。何應欽認為「第十九路軍破壞了中央整個對日本妥協的政策,令政府很難處理」。因此,國民政府軍政部對於第十九路軍要求劃撥手榴彈的訂單,開始拒絕下發。

1月28日晚上11點25分,日本海軍陸戰隊向上海市政府發來新的追加要求,要求中國軍隊全部撤出上海閘北地區,理由是:這一地區的日本僑民很多,日軍要保護日本僑民的安全。

日本為建滿洲國策劃 「一二八」事變

淞滬抗戰期間滿洲國悄悄成立

接到日本海軍陸戰隊的緊急追加要求之後,上海市政府里的那群官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吳鐵城立即拍發了電報,向南京請示:「如何應付?」可是,不等南京的回復到達,當天晚上12點左右,日本海軍陸戰隊悍然向上海的中國守軍(十九路軍)發起了進攻。「一 二八」淞滬抗戰,就這樣爆發了。當晚,上海的戰鬥徹夜持續進行。

不久,英、美、法、意等國的駐華人員開始在中、日雙方開展了調停,中、日兩國政府的代表,於1932年5月5日,在上海簽署了《淞滬停戰協定》。

日本為建滿洲國策劃 「一二八」事變

時間剛剛好。這個時候,在中國的吉林省長春市,偽滿洲國正式成立了。1932年3月1日,「滿洲國」發布《建國宣言》,這個新的傀儡國家宣告成立,定都吉林長春,改稱「新京」。1932年8月7日,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和偽滿洲國,又簽訂了一份《關於滿洲國政府的鐵道、港灣、水路、航空路等的管理及線路的修建管理協約》,變本加厲地將以往日本因「滿蒙懸案」而拿不到的鐵路和港灣修建權,一次性全部拿到了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毒計防盜墓
子彈是如何殺傷人的?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