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於信息技術視角下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路徑探析

基於信息技術視角下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路徑探析

GIF

利用互聯網與在線化的信息技術,商業活動的邊界正在不斷拓展延伸,驅動全球經濟和社會生活進入信息化和數字化時代,數字化創造了一個龐大而又似乎不可見的經濟活動——數字經濟。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繼互聯網經濟之後興起的新經濟形態,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增添動力,而推動數字技術和各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創新已成為國家戰略支持的重點方向。

丨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動因丨

製造業失去成本優勢,亟需轉型升級

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工成本增長明顯,人口紅利大大削弱,早期依託廉價的勞動力進行代工生產和產業鏈低端生產的模式已無法持續,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紛紛向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勞動力更廉價的東南亞地區轉移,世界工廠的地位已逐漸遠離中國。因此,中國需要藉助數字經濟的發展來提升製造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實現製造業向產業鏈上游轉移,提升產品附加值。

高耗能產業比重大,產能效率低

近年來,雖然中國工業發展速度放緩,但其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依然不可動搖。占工業比重較大的燃氣供應業、電力、金屬冶煉及製品業、化工業以及煉焦燃氣業與石油加工等,均是高污染、高排放行業。然而相比於其他國家,中國平均每消耗一千克石油所產生的GDP僅5.2美元,遠低於日本10.2、美國7.7、印度7.9以及世界平均7.5美元,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佔中國工業的70%左右,產能利用效率低則更加重了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數字經濟通過新一代信息科技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創新,構建新模式新業態,激發資源使用效率,實現內生增長,可以極大提升我國工業企業的產能效率。

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能力亟待加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但也造成社會財富兩極分化,人民貧富差距較大,社會矛盾激化,同時由於地緣政治不穩定,造成一些社會治安問題。這些衝突矛盾對我國社會治理水平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加大民生保障的投入,成為新時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國需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來緩解經濟問題所造成的社會矛盾,提高決策透明度、服務便捷性和管理科學性,提升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能力。

中國擁有明顯的發展數字經濟優勢條件

相比於世界其他國家,中國發展數字經濟具有明顯的優勢和有利條件。首先,經過多年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寬頻通信網路,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形成。其次,中國擁有超過7億的網民規模,並且年輕網民比重較高,這種龐大又年輕的人口資源優勢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潛能。最後,數字經濟在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已經開始滲透,一些新技術不斷被應用,新模式和新業態不斷湧現,很多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良好的建設基礎,龐大的人口資源,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使中國發展數字經濟已具備完善的發展條件。加之由於中國緊跟發展潮流,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並未晚於國家很多,目前在多個領域已名列世界前列,未來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存在巨大潛力。

丨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意義丨

數字經濟是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歷史機遇

在前幾輪工業革命中,中國由於錯過了歷史機遇,因此工業化發展相對落後於發達國家。當下數字經濟的興起和發展,給中國提供了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甚至超越他們的歷史發展機遇,中國工業現代化的發展可以不走發達國家的老路,先完成工業化再去進行信息化,而是採用雙線條同時發展的路徑,將傳統工業與數字化、智能化和網路化進行融合發展,最終實現彎道超車。

數字經濟是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體現

數字經濟是新技術革命的產物,對經濟社會的重要作用方式是通過與傳統產業的融合,通過創新,催生新業態和新模式。數字經濟通過數據的流動,打破了區域界限,賦予了不同區域均等的發展機遇,能夠有效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數字經濟利用信息技術和在線平台,精準匹配消費者需求與供應商的供給,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是綠色發展的重要體現。數字經濟是基於互聯網發展的,而開放和共享則是互聯網最本質的特徵。

數字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數字經濟時代,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的融合創新,智能化、協同化和服務化成為了工業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利用數據在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自由流動,企業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針對客戶需求進行定製化和柔性化生產。通過在產品上載入感測設備,進行數據採集和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實現實時跟蹤和遠程運維。另外,在農業和服務業領域,數字經濟的影響和作用都將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這些變化都將促進我國的供給側改革。

丨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路徑選擇丨

加強頂層設計,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方向

由於數字經濟對中國當今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政府應做好總體規劃布局,從國家層面制定出台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為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方向。各地方政府也應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在國家整體規劃布局的框架下,出台本地區、各行業的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從而全面引導全方位的數字經濟發展,形成良好的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環境。

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基礎

互聯網的深度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應用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條件。經過這麼多年的建設,中國在信息網路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績,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還存在地區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數字經濟發展要求基礎設施建設均衡發展才能滿足數據的全面性覆蓋,所以在未來應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縮小差異,在貧困地區提升基礎保障能力,在發達地區提前建設全面城市感知網路,為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前做好準備。

加強核心技術研發,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動能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在數字經濟發展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同時,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也往往是由於核心技術的差距所決定的。中國想要更好更快地發展數字經濟,中國企業想要在國際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就必須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尤其是計算機、通信和微電子技術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顯得尤為迫切。因此,政府要重視核心技術的研發,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吸引高科技人才,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製度保障,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壯大獨角獸企業,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牽引

數字經濟具有「有中心、無邊界」的特徵,一些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中心的獨角獸企業,可以極大拉動區域或行業數字經濟的發展。因此,政府應加大對具有先進技術、理念、產品和服務的區域性或行業龍頭企業培育扶持,促進技術、資金、人才、數據等資源的集聚,幫助它們做大做強,形成一批全球、全國、區域或行業獨角獸企業,使之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心,發揮引起和牽引作用,帶動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的全面發展。

加強宣傳引導,為數字經濟發展營造氛圍

雖然數字經濟在消費領域已經深入人心,但在農業和工業等一些傳統領域,人們對數字經濟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深入,一些中小企業對數字經濟的發展還處於觀望狀態,因此,政府需要加強宣傳引導,讓全社會都能夠認識到發展數字經濟的作用和意義,積极參与到數字經濟的建設中來。政府可以發布相關行業數字經濟具體行動計劃,在針對性行業進行企業試點,利用企業典型成功案例進行宣傳推介,形成明星企業示範效應,吸引各類企業加入實踐。同時,政府可通過產業引導基金或創投基金,給予數字經濟創新企業資金扶持,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警示丨

警防經濟熱潮發展中的泡沫和重複建設

在數字經濟發展的熱潮下,很多企業會利用當前熱點進行概念炒作,藉助社會資本快速擴張,但如果實際發展速度不能跟上其資本發展的速度,將導致泡沫經濟的出現。因此,政府應加強監管,在大力鼓勵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警防企業過度炒作概念,避免泡沫的產生。另外,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缺乏科學規劃,大量項目的上馬可能會導致過度建設和重複建設,進而浪費資源,因此,各級政府應加強規劃設計,做好協調,集中控制項目建設內容和進度,警防重複建設。

需關注中小企業生存空間狹小問題

在數字經濟時代,由於獨角獸企業的存在,將會極大地擠壓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在行業生態中造成明顯的馬太效應。打車APP、共享單車等熱門行業的價格戰激烈,使中小型創新創業者無法生存,更使得這些行業呈現寡頭壟斷的局面。這一現象不利於社會經濟的均衡發展,一方面政府應正確引導獨角獸企業發展方向,避免惡性競爭的出現,可以鼓勵獨角獸企業發展企業孵化器,扶植中小企業發展,也可鼓勵中小企業與獨角獸企業合作,成為其生態圈中的參與者。另一方面,政府應制定出台相應的政策,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給他們以發展壯大的土壤。

防止社會價值觀的扭曲

數字經濟創造了更多快速實現財富積累的可能,一夜爆富的神話將可能引發浮躁的社會氛圍,扭曲傳統的勤勞致富的核心價值觀,使得一些年輕人不願意腳踏實地工作,最終不利於社會健康和諧的發展。因此,政府應加強正確價值觀念的指引,以及正能量的宣傳指導,鼓勵引導年輕人用正確、踏實的方式積累財富,改變浮躁攀比心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咨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助力智能家居產業進入3.0

TAG:談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