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內彩電市場低沉,下一個爆發點在哪?

國內彩電市場低沉,下一個爆發點在哪?

「以前下班回到家,打開電視躺沙發;現在下班回到家,捧個手機看到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視逐漸被邊緣化,反映到數據方面,則是彩電市場的「愁雲慘淡」。奧維雲網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彩電零售銷量同比下降6.6%,創2003年來最大降幅。2018年彩電市場雖有一定恢復,但路途漫漫。

不少彩電廠商認為,彩電市場的前景依舊光明,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而要迎來黎明,彩電廠商們需要打一場突圍之戰,內容化、智能化、物聯化這「三化」,被認為是突圍的方向。

彩電市場進入瓶頸期

2016年,因為受互聯網品牌拉動,國內彩電市場的銷售規模突破5000萬台,創下新高。不過好景不長,到了2017年,彩電行業遭遇「強震」,進入「艱難的一年」,因為受到面板長時間、大幅度的漲價(面板成本占整機成本65%以上),這一年彩電銷量下降明顯,同比下降6.6%,創十幾年來最大降幅。

奧維雲網副總裁董敏在「2018彩電新生態聯盟大會」上表示,需求疲軟是彩電行業長期存在的消費危機,是阻礙彩電市場增長的主要壁壘。一方面,因為嚴格調控使得房地產市場降溫,直接影響了包括彩電在內的大家電產品市場表現。另一方面,因為智能微投等替代品崛起,憑藉其易用性、便攜性、大尺寸顯像、智能化等優勢,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使得用戶購買彩電的慾望降低。奧維雲網方面的數據顯示,2017年,智能微投的銷量達129萬台,同比增長69%,同時OTT盒子的銷量仍高達1047萬台。

當然,對彩電行業帶來最大衝擊的仍是手機。數據顯示,用戶影音娛樂使用時間最長的設備是手機,佔比達46.3%,遠遠超過排在第二的彩電(30.9%)。

業內人士認為,彩電在用戶家庭中正被邊緣化,「角色變化經歷了從經濟實力的象徵,到家庭娛樂中心,再到客廳裝飾品,而用戶和電視之間的關係改變才是本質危機,內容不夠好所以開機少、體驗不夠好所以看得少、服務不夠好所以用得少。」

最壞也是最好的時代

彩電行業要想重新迎來輝煌,必須要通過進化,使其匹配人們的需求。在彩電業界人士看來,內容化、智能化、物聯化是彩電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在慘淡的2017年中,彩電行業也有閃光點,人們通過電視收看點播內容的時長(3.95小時/台)超過了收看直播節目的時長(3.6小時/台)。很顯然,內容對提升用戶對購買彩電的慾望是至關重要的。在范志軍看來,內容化是為解決硬體發展趨勢逼近天花板的現狀,為用戶提供更細分化的、更具有獨家競爭優勢的內容資源,掀起家庭大屏娛樂新變革。

智能化,則是讓電視向更懂用戶、更懂生活的方向加速發展,除常見的語音操作外,增加人臉、動作等新識別方式,同時通過大數據匹配,讓電視為消費者提供精準內容推薦,並通過應用拓展,賦予電視視頻通話、邊看邊買等新玩法。物聯化,則是憑藉彩電視覺大屏的優勢,承擔起物聯信息的視覺化傳遞,讓人們坐在客廳掌控智能家居一切動態。比如說,冰箱里食物快要過期、達到一定溫度後空調自動開啟等信息,則會在電視機大屏幕上傳遞給用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產品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世強全面開售 來自龍尚的全球首發多模NB-IOT模塊
意法半導體高集成度數字電源控制器簡化設計,助力應用達到最新能效安全標準

TAG:電子產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