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叛軍攻入長安之後,西逃中的唐玄宗又遭遇了什麼?

叛軍攻入長安之後,西逃中的唐玄宗又遭遇了什麼?

長安城中,唐玄宗對於安祿山的叛亂異常憤怒,他立即下詔處死了安祿山的長子安慶宗,並且賜死了剛嫁給安慶宗不久的榮義郡主。洛陽的失守,讓他顏面掃地,做了四十多年盛世天子的唐玄宗絕不允許安祿山這樣踐踏自己權威。丟失洛陽的封常清被剝奪一切官爵,打回高仙芝軍中效力。並且派太監邊令誠督軍,嚴密監視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行動。

回到軍中的封常清詳細的向高仙芝彙報了叛軍的情況,叛軍兇猛勢大,必須立即死守潼關,不然長安危已。由於高仙芝的及時回防,叛軍多次進攻都沒能攻破潼關,長安城獲得了暫時的安寧。高仙芝和封常清計劃繼續堅守潼關,等待局勢的變化。然而這時由於高仙芝和監軍邊令誠的矛盾,昏聵的唐玄宗卻上演了一場臨陣換將,自毀長城的歷史悲劇。

封常清

高仙芝本身是高麗人。他追隨其父從小就生長在安西都護府的軍中,二十多歲就官拜將軍,軍事才能出眾,治軍有方,曾多次為唐王朝平定西域地區的叛亂,是當時玄宗朝的一代名將。也正是因為戰功卓著,在叛亂之際,唐玄宗對他委以重任。高仙芝和監軍邊令誠自西域時期以來就是老搭檔,當時的高仙芝人輕位淺,對這位監軍公公還算敬重有加。如今戰事如此吃緊,邊令誠手下的大小太監依舊作威作福,事事都要插一腳,對此高仙芝十分不滿,兩人之間的矛盾也由此不斷加深。

高仙芝

當時洛陽失守,潼關危急。憤怒的唐玄宗本來就無處發泄怒氣。邊令誠對高仙芝,封常清懷恨在心,在回朝面君之際狠狠的參奏了二人的罪狀。他指責封常清丟失洛陽,誇大安祿山叛軍的實力。同時又說高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於是肝火正旺的唐玄宗二話不說,絲毫不念守衛潼關之功,立即敕令邊令誠去軍中斬殺二人。

唐玄宗

邊令誠拿著敕令在軍中首先斬殺了封常清,這位西域名將臨死前向朝廷遞交了奏表,表章中詳細記敘了自己在交戰後對於安祿山叛軍的軍事分析和重新判斷,希望自己身死之後,朝廷能夠「不輕此賊,引王師之旗鼓,平賊寇之矛戈」。 巡營回來的高仙芝接到敕令之後也異常平靜,他對邊令誠說:「遇敵而退,我死有餘辜,但是說我剋扣軍糧,這是誣陷。三軍將士在下,如果我真的剋扣軍糧,你們就說有罪,如果沒有,請呼冤枉。」話音剛落,數萬士兵齊聲大喊「冤枉」,聲動震天。但是儘管如此,邊令誠依然不為所動,在陣前斬殺了名將高仙芝。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被殺幾乎讓守衛潼關的兵馬軍心盡失。一天連續殺掉兩員大將,唐玄宗的怒氣才稍稍消解。可是現在大敵當前,又有誰能率兵抵擋住來勢洶洶的安祿山呢?思來想去,他想到了此時因病正在長安修養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哥舒翰也是唐朝赫赫有名的戰將,而且素來和安祿山不和,兩個人之間一直是死對頭。派哥舒翰去抵擋叛軍似乎是不二的人選。於是急切的唐玄宗立即任命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統兵八萬,加上高仙芝留下的人馬,共二十萬,趕赴潼關「拒賊」。

哥舒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預告|安史之亂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九·一八」事變當晚,張學良竟在與胡蝶跳舞?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