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一飛

西藏,是個神秘的地方,除了地球南北兩極外的另一極,這片土地,古老、遼闊、陌生、神奇,如有可能,誰都希望一睹芳容。

高山雪峰數不盡,遼闊草原看不到邊,美麗如仙女般的湖泊分不清鹹淡,星羅棋布的河流名字叫的都分段,寺廟宮殿一絲一毫顯示的都是神聖和莊嚴,在這裡,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任何筆墨都會失色。唯有你親自站在那裡,眼睛才會發澀,心靈才會震蕩。

有人說,去過西藏了,全世界的美景都不算什麼了;有人說,人的一生至少要去一次西藏。不為酥油和美景,只為禪的一些純凈;西藏就是中國這麼一塊神聖的凈土,一個詞、一句話甚至區區一篇文章根本都不足以概括西藏,西藏一直都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所以每個人都有一個西藏夢。

俗話說得好「出國容易進藏難」,西藏特殊的高原環境和氣候,讓人不敢輕易踏足,像帶刺的玫瑰,想採摘它的美卻又怕被刺傷。西藏地處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青藏高原,有著「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4000米,含氧量約是平原地區的65%,被稱為世界第三極,離天最近的地方。在西藏的體驗是「肉體下地獄,靈魂上天堂」,或許,能有幸同時經歷地獄跟天堂也是上蒼的一種恩賜!行者連續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和對318線的探索,終於用自己的執著打通了一條西藏圓夢之路,幫助更多的人圓西藏夢。

看到行者的《尋夢西藏》,回想起我自己自2006年起的多次西藏之行,其中人數最多是2012年,全隊12個人來自不同地方,涵蓋岡底斯發源的大河大江之末端。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的人物各有參加。淄博八人:嘟嘟、宇馨、西西里風、清風送爽、蝗蟲、高原柳、不老之心、一飛。南京兩人:竹心小屋、牧童。廣州兩人:瀟瀟、淺水魚。「藏北無人區,一步一嘆息」腦海中如電影在回放……

曾經在路上,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在世上總有一些那樣的地方,有著原始的自然熏染,無文字的信仰進行著無聲無息的心靈征服,這一切頑強的銘刻在人的意念深處,於一生揮之不去。」西藏,應該是「那樣的地方」中的一個吧。山水有靈音,行走無止境。人生追求的也許就是一顆溫暖明凈的心。邁開雙腳,生活一定有所改變,堅持不懈,命運一定會賦給你驚喜。在行者的西藏夢旅里,有各色的風景,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有生命深處的幸福……

與行者相識多年,認真和執著就是他的標誌;淄博多山、戶外發達,據不完全統計淄博地區各種戶外網站、論壇、實體店已經超過400家,每個周末都有超過1500個淄博人在山上。當下喜歡戶外的人中,大多數都是鍛煉身體和旅遊相結合,且游且行,且行且游。在行游中親近自然,舒緩壓力,感悟生活。而行者和他的一干戶外熱愛者們,則總是不斷挑戰高度和距離,以此來挑戰自己的體力,堅韌自己的毅力。從家鄉的泰山、嶗山、蒙山、魯山等到分居全國各地的「非著名山峰」,一次比一次遠,一次比一次高。他以自己的實力和行動,短短几年便讓「行者」這個名字在戶外圈內聲名鵲起,成為圈內著名的活躍分子。

另外,行者在戶外多年的打拚和努力,經過充分醞釀和精心籌備,成立了淄博市戶外運動協會;協會作為淄博全市性的戶外行業社會團體正式成立,提高了淄博戶外運動的水平。同時,淄博市戶外運動協會作為一個非贏利組織,在倡導公益事業方面也在做著自己努力。

儒家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佛家說,山水有靈音。道家說,逍遙遊。「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日的驢行者,其實早已超越普通的「游」的境界,而在不停地挑戰自我。有無限天地,自在山水更遠處。釋放心靈,感知造化,有所敬畏,勤行不殆,這才是真正豐滿的人生。

成功不是功名利祿而是一顆溫暖明凈的心。

山水有靈音,驢行無止境,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謹以此獻給那些真心熱愛戶外的如行者一樣的朋友們,是為序!

2018年2月5日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318進藏紀行》

——從淄博到成都

早7點,第二期318川藏進藏--青藏出18天大環線的二十餘名進藏英雄們早早集結在山東省淄博市戶外運動協會門前,大家興高采烈的合影留念。

這是本年度第二期318進藏活動;同時,由聽雨領隊帶領的「坐上火車去拉薩」火車進藏活動也於今天下午三點在淄博市火車站集合,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帶領的318川藏進藏隊伍將於19日與聽雨領隊的火車團在拉薩「會師」。本次318進藏活動由我領隊(暖陽186 7823 7823),說實話:雖然無數次仔細的研究梳理318線路,也一次次聽行者、夢緋、飛越、山歌等其他多次走過318線路的朋友們講解,但第一次帶領二十多名隊友走318內心還是有點忐忑。此後18天,我們在一起。請跟隨我們一起感受醉美西藏之旅。也希望熱愛此線的親友關注我們的進藏隊伍、一同領略西藏路上的大美景色……

一路經河南、過山西,傍晚順利到達西安。遊覽參觀了頗負盛名的大雁塔,又呼朋引伴一起掃蕩了小吃街。大西安——真不負六朝古都之盛名。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第二天,早餐後離開了西安、開始穿越秦嶺入川的征途。

汽車沿著蜿蜒的秦嶺高速公路疾馳,一座座巍峨的山樑一閃而過。偶或會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或溪水:如白練般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煞是迷人。高速公路一側總有河流或溪水追隨;另一側的山上滿眼蒼翠、幾乎看不到赤裸的土地和山石,路邊的野草也招搖地擺出各種婀娜的姿勢裝飾著大地。美哉!這一如江南的秦川美景完全顛覆了我之前對「西川」的想像。

秦嶺隧道群是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隧道距離很近、長短不一,導航剛報完這個隧道名稱,馬上就進入了下一個隧道,快的讓人來不及拍照。在秦嶺服務區一側:矗立著「華夏龍脈」大型石雕。栩栩如生的三國著名人物向我們這些後來人講述著歷史的沉重與厚重。秦嶺,從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地以來就矗立在這裡。無論千百年來被人稱頌的愚公移山、還是更多聰慧的有識之士挖空心思的思考都無法解決的難題——在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迎刃而解。這是我們新時代下幾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啊!大家滿懷感情的感嘆著時代的變遷和英雄的築路先驅、一路撒下些許感懷、悵然……

中午時分,天氣驟變、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有人說,這雨水就是修建秦嶺隧道群建設者的汗水,是讓每一個經過翻越秦嶺的人都來體會他們遇山開道、遇水搭橋的艱辛;是無數專家和築路工人付出了無窮的智慧和汗水、乃至生命,才打通秦嶺、為後人解決了「行路難、難於上青天」的神話。

車過四川省界,藍天白雲一下子竄到我們眼前。路邊漸次現出江南風韻,兩側像是曼妙的田園風情畫。我們,在畫里穿行。車上不時傳出「仙境」的驚呼……更有熱心的大姐大哥用手機拍攝一路好風光傳到網上與網友共享。

下午六點,車到成都。最近很火的歌曲《成都》給我很多的感觸,本就一直想來感受一下,此次算是一了夙願。行者給預訂的賓館距離寬窄巷子不遠,一路徒步經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滿滿都是文化氣息、再次感同身受成都厚重的文化底蘊。與這些洋溢著文化氣息的館所比鄰而居、不由竊喜,猶如能讓自己也沾染一些文化氣息似得,恍如自己也化作了一個文化符號。

寬窄巷子就是最能體現巴蜀文化的載體,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老式街道及其間的四合院群落組成,整個建築群都是清末民初風格。夜晚的街市人滿為患,穿過摩肩接踵的人流一路走走拍拍就到了井巷子,井巷子人少、缺少了「鬧市」的喧囂。經過窄巷子,途中竟然看到了星巴克咖啡,倒也為這古老的街道增添了一絲現代氣息。街道兩邊的建築風格很古老、也非常的精緻。遊客稀少的路段顯得很幽靜,一路走著、一路看悠閑的人們坐在竹椅上喝著蓋碗茶、打著牌、嗑瓜子、聊天……多麼悠閑自在的慢生活狀態啊,不得不讓我們這些同樣生活在快節奏的大淄博的同胞們艷羨!

穿過一條小巷,眼前豁然開朗,這就是寬巷子。寬巷子人流涌動,各種小吃令人垂涎。轉過一個路口,看到滿廣場上跳舞的人們以及大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好像一下子從古代穿越回到了現實。挑臨街一家乾淨爽心的小店坐下。沏上一壺,感受成都、品味成都……

一場夜雨後的清晨總令人格外開心,特別是在這樣炎熱的夏季。對成都,更無來由的多出一絲好感。這是離開淄博的第三天,我們一早離開成都,心下確有一絲絲不舍,還沒看夠秀美的成都美景、還沒滿足我的味蕾……

成都,我一定會回來的!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從成都到雅安,這是進入318之前的最後一段高速。我一路反覆強調安全注意事項,不知道大家煩了沒有?總之,還是非常感謝大家這兩天的支持和理解。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一進318——大家都興奮起來,那些「神聖感、使命感」之類的辭彙在心頭鹿撞,就這麼無來由的兀自激動不已……這就是傳說中的318嗎?路窄、車多,還有那麼那麼多的騎行愛好者、徒步西行的人們啊,姐我可是是真真的佩服你們的勇氣和堅持。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二郎山,在318國道上亦曾是「風險一劫」。據說,那時候翻越二郎山要5個多小時,現在打通了二郎山隧道——僅需幾分鐘就穿而過。穿過二郎山隧道,恍若隔世般的曼妙自然景觀向我們頻頻招手、展示出她截然不同的另一番妝容:乾淨如洗的藍天白雲、迂迴曲折的盤山公路、蔥鬱綠野的山頭、迷霧幻變的遠方……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沿盤山公路前行十二公里就到了瀘定橋。瀘定橋長103米,寬3米,由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瀘定橋兩岸的橋頭堡為傳統木結構古建築、我國獨有。走在橋上,彷彿能夠聽見槍聲、吶喊聲,耳邊激蕩著「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雄壯歌聲;英勇奮戰的紅軍浴血奮戰的場景一股腦的紛至沓來……

瀘定橋自清以來,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飛奪瀘定橋」,打開了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和世界軍史上「驚、險、奇、絕」的戰爭奇蹟。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繼續沿著318前行,一路秀美景色蠱惑著大家手按快門的「咔嚓」聲不絕於耳。五十公里後到達康定:起霧了、下起了小雨,我頻頻囑咐司機師傅放慢車速、注意安全,康定城在煙雨中漸行漸遠……

車到折多山,大家興奮起來。折多山是川藏線上翻越的第一個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折多山既是大渡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折多山為大雪山一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迂迴盤繞,因其酷似漢字的「多」子而得名。

原以為大家或多或少會有點高反,行者也反覆打電話囑咐我告誡大家不要跑,慢慢走、慢慢適應,但是還好,基本無人有不適反應。由於下雨,天氣有些冷,大家匆匆拍照之後返回到車上。 峰迴路轉、雨小雲希、霧也散了,太陽好像一下子蹦了出來:藍天、白雲、鬱鬱蔥蔥的花花草草,層巒疊嶂的遠山就這樣交輝疊現……繼續前行,經過木雅聖地,草地、牛群、各種不知名的花兒,映襯著藍天白雲,讓大家都有些興奮。路兩邊竟然出現了楊樹,而且還是一片楊樹林,瞬間使我有種夢回家鄉的感覺。但是,這種無端的傷感卻只能暗自收回,多愁傷感的情懷也僅僅只能夠悄悄藏在心底,強悍無敵才是一個戶外領隊的外在表現!我,是這支318進藏隊的領隊;是318線上少見的大團隊的領軍人物、是大家的主心骨——我必須收起自己柔弱的一面、將強大的自己展示給大家。

下午五點,我們趕到了「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新都橋的確是令人神往的「攝影天堂」:綿軟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柏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詳地吃草……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罷!

第四天《從新都橋到亞丁》(上)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一)新都橋·貢嘎雪山

夜宿新都橋,行者哥預定的賓館就在觀景台下。轉過賓館院牆就是通往觀景台的小路。「偵查」了一番後,感覺距離很近:二三百米的樣子,也便放寬了心。

昨夜睡的時候十二點多了,雨一直嘩嘩的下。大約凌晨四點多便聽見鳥兒婉轉的鳴叫,我便認為天應該晴了吧?卻總懶得起身。在床上賴到五點半才起床。推門一看:月亮也還掛在天邊,天是晴朗的、心下竊喜,於是通知大家起床,去觀景台看中國第二高山貢嘎神山日照金頂。

霧像個調皮的孩子,在山頂、在山腰,飄忽游移。太陽慢慢露出頭、奈何雲霧有些大,貢嘎若隱若現、日照金頂始終沒有出現。雖然沒有看到日照金頂的全貌,但我們還是看到了貢嘎雪山身披朝霞的靚麗身影。至此,無憾。

太陽慢慢升起,西邊的山頭灑滿陽光,今早的雲霧有點多,卻沒有影響大家的好心情——攝影的親們對雲霧也是情有獨鐘的哦。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二)天路十八彎

早餐後,我們經過雅江、翻越剪子彎山便到了傳說中的——天路十八彎。

「天路十八彎」,大家看名字也能想像得出我們今天行走在怎樣的路上了吧。不過,還好。沒有我想像中那麼驚險,也不像走之前聽行者哥、和先行者們說得那麼兇險刺激。現在的天路十八彎已經不是幾年前的爛坑路了,路面還好、都是柏油路,只是彎道和急轉彎頗多。幸虧都是富有經驗的專業司機,一般的新手司機只怕會被突兀出現的急轉彎驚嚇出幾身冷汗。

在十八彎觀景台上,許多人在變換著姿勢拍攝十八彎的照片。呵呵,只怕發到網上又會嚇破多少慫人膽吧!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三)從熊宗卡到香格里拉

車過熊宗卡,大家下車拍照——熊宗卡確實很美、在觀景台可以俯瞰山下的風光、也可以就近在草墊上拍拍照片。大家忙的不亦樂乎。傳給家裡的行者哥看,竟得到了他的極大讚許:不知他是出於安慰還是出於安心?

彎彎繞繞就到了卡子拉山,大家高漲的情緒溢於言表。任我喊都喊不住、竟然還有人邊跑邊唱、跳高拍照……駭得我又是一陣討人厭的「警告」。

經世界高城、高原明珠——理塘。在理塘用過午飯,滿大街的麵館,我們便入鄉隨俗的吃了碗「高原面」。嘻嘻、如此甚好。

繼續前行,沿途看理塘縣那富有藏族特色的民居部落,路上經過石頭河,好多的大石頭,水流時緩時急,真不知道該描述那急如翡翠緩如綢緞的碧綠河水。總之,滿車的讚歎之聲不絕於耳。

也許彎道太多的折磨,我有點頭暈。迷迷糊糊的拍照,山路彎彎,心事重重。順著來來回回的彎道上下、顛簸,近看鑲嵌滿山的不知名的花花草草;遠觀黑寶石般的氂牛靜靜的吃草……美哉!久不捉筆的我詞窮了,搜腸刮肚竟然捕捉不出一個恰當的辭彙來讚美這令自己感動的美麗。

經無量河,翻兔兒山。呵呵,這兔兒山就是傳說中龜兔賽跑的發生地。當然,也許是被文人騷客牽強附會生拉硬拽的說成的。但我相信大家都在小時候聽過《龜兔賽跑》這個經典寓言故事。兔兒山位於海子山自然保護區的北部,遠觀就像兔子耳朵屹立在風中。山勢雄偉、宏大壯觀,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常年積雪。

途經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遺址、稻城古冰帽——海子山自然保護區(海拔4500米),進入香格里拉鄉。這裡的天空不是一般的藍、藍藍的天上點綴著棉絮般的白雲,招搖地誘惑我們咔嚓咔嚓的拍照;這裡的空**且話愕南剩孿實目掌錈致爬寺奈兜饋⒐蘋笪掖儐戀哪鑰嵌拋艘桓鯰忠桓隼寺墓適隆br /> 沿途河流一路追隨,一路將我們送到了香格里拉鄉。因為我們今年與賓館簽約全年八期的住宿安排,辦理住宿手續也就相對簡單,安排好房間、三五成群出門找好好吃去了。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第五天《稻城亞丁》(下)

早餐後驅車來到亞丁景區售票廳,換乘景區大巴車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盤山路才進入景區。

途中司機師傅停車讓我們拍攝神山仙乃日雪山,還一再的叮囑大家不要走的太快。一小段拔高後,大家的體力就有了明顯的差別,幾個等不及的坐電瓶車先走了。等最後上來的隊友到了,我便集合了一下前往落絨牛場。

貢嘎河從草場中迂迴穿梭,林間消息潺潺,不時跳出一隻大尾巴的松鼠、也不怎忙怕人,竟然敢吃遊人手裡的水果,真令人大開眼界。

洛絨牛場青青的草地和純凈的湖水與牧場小木屋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這裡背靠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是觀看三座雪山的最佳地點。這裡還是前往亞丁景區的精華——牛奶海和五色海必經之路。 走過一大片水草地、趟過小溪流水、穿過一片叢林後,天上飄起了小雨。大家的腳步逐漸放慢、二十餘人的隊伍漸漸走成三三兩兩。翻越了一段深山峽谷,路更加難走了。一邊是峽谷、一邊是峭壁,羊腸小道只能容得下一個人。就是這麼難走的山道上,還有小溪潺潺流著。路面有點滑、一邊走一邊還得小心不要踩進水裡,大家小心翼翼地踩著大石塊沿著溪水往上爬。

海拔越來越高高,我感覺能夠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此時此刻才體味到什麼較「舉步維艱」。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好不容易才翻過峽谷,眼前頓時開闊起來。前面有兩條路,平緩的這條通往牛奶海,另一條路通往五色海。我們四個人分成了兩對,我和小美女不想再拔高了,於是先去牛奶海,雪山和湖泊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倆覺得走的很快,但是回頭看看,其實並沒走多遠。

牛奶海,一池翠綠的湖水,卻看不到牛奶的顏色。於是問了問旁邊的遊客,原來湖水周邊有一圈乳白色環繞,這就是牛奶海名稱的由來。牛奶海被央邁勇雪山緊緊環抱,純凈安詳。

牛奶海距離五色海路程非常近,翻過眼前對面的山坡就到了,雖然短短的15分鐘路程,但由於海拔高。我和小美女走走停停了歇了好幾次才上去。五色海像被困在仙乃日雪山腳下的凹地里,與央邁勇雪山相望,沒有我想像中的美。也許是因為太累了,沒有仔細看出哪五種顏色,路上很多熱情的遊客提醒我們下山的路難走,但是我們倆已經不想返回了,就慢吞吞的往下挪!

一路下撤著與大家匯合,原路返回。下山走得相當輕鬆,氣不喘、腿不沉,只是一邊走一邊得小心不要滑到和踩進泥巴和水裡去。走到落絨牛場稍微休息了一下,嘩嘩的大雨下起來了,穿雨衣的空,竟然就濕透了。十分鐘後坐上電瓶車,大雨卻驟然停了。蒼天啊、大地啊——你這是故意的拿我們尋開心的嗎?

我沒去珍珠海,同行的夥伴們有幾個去的,看了他們拍下的照片不禁扼腕嗟嘆!珍珠海才是亞丁的精華所在啊。在此,再次嚴重推薦大家:來亞丁,一定不要盲目隨大流、一定要適當安排時間去看最美的風景。特別是亞丁景區,如果時間安排不好、不但會浪費一天的時間、多產生一天的吃住行的費用,而且有可能會影響後面進藏的行程。所以,務必要將時間與行程穩穩妥妥的安排好。

五點多才坐上區間返程車,司機師傅接到我們的時候已經快六點了。這一天,大家真正的體會了「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暈車、高反、體力透支,都沒能讓大家退卻。開初本想騎馬上來的、臨時決定試試。還好,堅持獲得了成功。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尋夢西藏》——凝結著我們136位318進藏隊友的喜與痛……

亞丁風景區讓大家都很累,但是早上看到大家的時候還是都神采飛揚,絲毫沒有一絲疲憊,天氣晴朗,藍天,白雲,回理塘途中,再去看看海子山風景區,這裡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迹,以「稻城古冰帽」著稱。藏族人稱高山湖泊為海子,所以這裡叫做海子山。海子山是個天然的石雕公園。

看看這些美麗的石頭,站在石頭上拍照,動作有點快,下來有點頭暈,於是慢慢的回到車上。再次回到理塘,一人一碗面,老闆人不錯,送了兩碟小鹹菜。出世界高城往西繼續前行,公路沿彎曲的無量河谷上行約30多公里,眼前便豁然開朗,一片遼闊的大草原顯現在眼前,這是大毛埡草原到了。大毛埡是相對縣城所在的小毛埡而言的,屬川西高寒草原,是沙魯里山脈中最大的山間草原,國道318線沿著草原北部穿行數十公里,一直延伸至海子山腳。走進草原,會被滿目青青的草地吸引,被五彩野花所誘惑,下車的時候,王大爺告訴大家,只有1000多米,於是大家開始嗨皮。呵呵,突然就跳的這麼高了;看看,這高度,都能觸摸到藍天雲朵啦;我們一起跳吧,使勁喊喊口號,爭取一致;開朗的丁姐,趕緊跳,用力過度,直接跪倒,片片就不上啦;這美女,昨天一天沒吃飯,還吐,今天,開掛了嗎?「看我,快看我,標準吧,哈哈……」我們一起手拉手唱啊唱、跳啊跳,總有「好事者」不同角度的拍照……沒一起跟我來的親們,你羨慕了木有?要不,我們再換個姿勢,蠱惑一小下下?我和丁姐比賽跳、一次一次又一次,看看誰跳的更高。

……

繼續前行,在草原上南望可見海拔5838米的益母貢呷雪山,山頂終年積雪、冰清玉潔,雪山之水、滋潤著這片廣闊的土地;遠遠望去,很美,但是由於我的拍攝水平有限、無法將這大美意境傳播開去。藍天、白雲、草甸,山巒、羊群、氂牛……次第在眼前展現,我們這是穿越在一個童話的世界裡嘛?!埡口拐個彎就能看到聞名遐邇的姊妹湖,姊妹湖俗稱「愛情海」,像兩顆藍寶石鑲嵌在山間,也想兩顆鑲嵌在皚皚雪山腳下的淚滴,美透了多少柔軟的小心肝兒啊!來,姐妹,我們一起拍個照,從此咱倆就是好姐妹啦!王大爺說,為啥叫愛情海,為啥叫姐妹湖,咋不是母子湖?呵呵,對這個疑問、我不解、行者哥也沒說,偷空問度娘吧。路上,遇到一群在識字的牛群,山上草甸上有白色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字樣。一路上,經過幾條不知名的河,清澈見底,只是不知有沒有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