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要想做好父母,有3件事不能忘

要想做好父母,有3件事不能忘

歡迎點上面【親子關係】訂閱賬號!

孩子遇到怎樣的父母,往往可以決定他的一生。當下這個時代,很多父母都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焦慮,其實孩子的諸多問題,本質上都是父母的問題。成為好父母,有三件事不能忘:

1. 自己曾經也是孩子

很多在原生家庭過得不幸福的人,成為父母之後告訴自己:「我絕對不要像我父母那樣!」,可現實總是打臉。憎恨父母對自己的冷嘲熱諷,卻在不知不覺中用同樣的口吻對孩子說話;厭煩父母沒完沒了的包辦與控制,卻也漸漸習慣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操控孩子的一切;小時候父母總是對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為人父母后,我們也變得完美主義,總是用挑剔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我們都害怕重蹈覆轍,但是都會不可避免地像我們的父母,因為我們總是很自然地把父母厭棄的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

自己是愛人的伴侶

很多人成為父母之後,重心大部分放在了孩子身上,忘記了依然要用心經營與愛人之間的關係,常常因一些小事就互相指責、埋怨,肆無忌憚。

一個朋友曾對我說,童年時父母冰冷、爭吵不斷的相處模式,是他一輩子的陰影,導致他長大後渴望被愛,卻又不懂得如何與愛人相處,經常處於僵化狀態。

家庭內父母的不和睦與爭吵,給孩子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敏感、多疑、自卑、怯懦、安全感缺失。這樣一種缺失,會成為任何物質和時間都修復不了的心理問題。曾有調查顯示,父母相愛會比不相愛的家庭,少70%的教育問題。求學時代觀察過身邊的同學,一般性格活潑開朗,處事積極樂觀的同學,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十分相愛。

其實,對孩子來說,家庭帶來的重要安全感之一,就是孩子能夠確信父母彼此相愛。這份強大的安全感,就是孩子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後盾,他會充滿了勇氣和信心去不斷探索、不怕失敗,開創自己的人生。父母相親相愛,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孩子耳濡目染,能夠學會如何愛別人,學會被別人愛,學會處理親密關係。

自己首先是自己

有一位十分注重孩子教育的母親,曾跟我傾訴她的痛苦:常常為孩子的各種問題苦惱、失眠焦慮,自學了很多心理學,花了很多時間,卻還是在面對孩子時搞得一團糟。

我告訴她:「你無時無刻都在為孩子的事情焦慮,有沒有停下來關注一下自己呢?」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再見,我發現她變得更加平靜從容,臉上也帶著久違的笑容。

她驚喜地跟我說著自己這段時間的變化:

「當我不再絞盡腦汁鑽研育兒經,而是去愛自己、成為自己,思考自己的成長曆程和思維模式,我發現自己充滿了能量;帶著這些能量面對孩子,才發現教育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我為她的轉變感到十分欣喜,也從心底里更加堅信了一點: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首先成為自己,並不斷成長。

【往期精選】

寶寶一不滿足就發脾氣哭鬧該怎麼辦?

親子關係為何是重要課題?

嬰兒學說話 父母掌握技巧!

孩子的正確刷牙習慣 爸媽有責任

本文由公眾號:「親子關係」整理髮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關係 的精彩文章:

探索世界第一步 如何幫助寶寶學會爬行?
照顧新生兒 媽咪如何獲得安穩睡眠?

TAG: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