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唐代宗結為兄弟的回鶻葉護太子,為什麼會遇害?

和唐代宗結為兄弟的回鶻葉護太子,為什麼會遇害?

原標題:和唐代宗結為兄弟的回鶻葉護太子,為什麼會遇害?


葉護太子的死就是親唐派和反唐派的鬥爭所致。


葉護太子、頓莫賀達干(長壽天親可汗)就是親唐派。頓莫賀達干在擔任可汗和達干之前,曾經擔任回紇的「胡祿都督」,協助葉護太子參與了鎮壓安史之亂收復兩京,葉護太子回國遇害的時候,頓莫賀達干就是葉護太子這一支軍隊的指揮官。而後來殺死反唐派牟羽可汗(移地健)的就正是頓莫賀達干。

頓莫賀達干成為長壽天親可汗後,對唐朝的友好從張光晟事件就能看得出來。


回紇奴隸貿易發達,回紇使團在長安也經常買賣奴隸,唐德宗年間。回紇使團在長安買了一群漢族女人回國,在穿越邊境時,唐朝邊將單于都護張光晟看到回紇人居然販賣漢族婦女,擅自屠殺回紇使團,搶掠使團財貨,然後遣送被販賣的漢族女人歸鄉。


販賣人口,唐朝是合法的,唐律規定「奴婢賤人,律比畜產」。但需要界定被販賣的到底是奴婢賤人,還是被拐賣的「良家婦女」,在這個界定問題上就有了灰色空間。所以對張光晟釋放回紇使團販賣的漢族婦女到底是對是錯的問題上已經無法深究了,但屠殺使團、搶掠財貨絕對是大錯。


然後唐德宗處罰了張光晟,派使者去冊封長壽天親可汗。

此時,長壽天親可汗要是以牙還牙,把前來冊封的唐朝使團全殺了,也是有理由的。但長壽天親可汗沒有這麼做,而是拒絕唐朝使團入境,只是迎回了唐朝使團送來的回紇使團的屍體,告訴唐朝使者說他不會「以血洗血」破壞和平,而是要「以水洗血」,要求唐朝把搶掠的回紇使團財貨折兌一百八十萬匹絹,這事兒就能了解。


最後唐朝賠償回紇十萬匹帛、金銀十萬兩。長壽天親可汗也並未因此仇恨唐朝,而是繼續響應唐朝號召,出兵打擊吐蕃。


反唐派的主要人物,就是牟羽可汗移地健。移地健曾經兩次欲對唐朝不利,第一次是在安史之亂後期,集結大軍準備和史朝義聯手攻打唐朝,結果被僕固懷恩勸說下改主意,從和史朝義聯手變為跟唐軍一起攻打史朝義。第二次是在唐德宗剛剛繼位時,準備趁機南征,結果被頓莫賀達干(長壽天親可汗)殺死。


移地健在跟隨僕固懷恩攻打史朝義時,雍王(即後來的唐德宗)前來慰問回紇軍。移地健要求雍王拜舞(磕頭後舞蹈而退的朝拜禮節),雍王拒絕。導致移地健發怒,派人毆打雍王的幕僚葯子昂、李進、魏據、韋少華,魏據和韋少華被毆打致死。


移地健的軍隊,在跟隨僕固懷恩鎮壓史朝義時,也是走到哪兒搶到哪兒,在收復洛陽時,更是火燒白馬寺屠殺百姓數萬。

所以在政治立場上,葉護太子和頓莫賀達干一派,與移地健一派,水火不容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移地健(牟羽可汗)在跟葉護太子競爭汗位時已經毫無優勢,所以不得不下殺手。


而葉護太子遠征在外,移地健卻長期在回紇內部。兩人各自的「團體」或者「黨羽」上,就因此出現了不平衡。葉護太子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結黨,而移地健完全有時間和精力在回紇內部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


回紇首領服從唐朝調遣為唐朝作戰已經形成了慣例。貞觀年間的婆閏曾參與唐滅西突厥之戰、征高句麗之戰。作為骨力裴羅之前、菩薩之後最著名的回紇首領,婆閏的官職才是左驍衛大將軍。


而骨力裴羅,在被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之前,封爵為奉義王。

葉護太子和移地健的父親葛勒可汗磨延啜,則是冊封為英武可汗。


移地健在繼位前,在唐朝這邊沒有任何官職。


而葉護太子,因為收復長安有功,被唐朝冊封為司空、忠義王。而且連「歲賜」也改變了措辭,不再用「賜」,而是「送」。


附《封回紇葉護忠義王制》原文:

功濟艱難,義存邦國,萬里絕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聞也。回紇葉護特稟英姿,挺生奇略,言必忠信,行表溫良。才為萬人之敵,位列諸蕃之長。屬凶丑亂常,中原未靖,以可汗有兄弟之約,與國家興父子之軍,奮其智謀,討彼凶逆。一鼓作氣,萬里摧鋒;二旬之間,兩京克定。力拔山嶽,精貫風雲,蒙犯曾不辭其勞,急難無以逾其分。固可懸之日月,傳諸子孫,豈惟裂土之封,誓河之賞而已矣!夫位之崇者,司空第一;名之大者,封王最高。可
司空,仍封
忠義王。每載
絹二萬匹至朔方軍,宜差使受領。

賜和送字眼的不同,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所以在《磨延啜碑》中,葛勒可汗將此視為重大外交勝利,專門記載在了碑文中:



說簡單些,就是在吐迷度一直到承宗時期,回紇的地位僅僅是唐朝內屬,純粹的臣子,連外藩資格都沒有。每一任回紇首領的官職都是瀚海都督,內部只能自稱「頡利發」。比粟曾經稱汗,稱汗的結果就是招來了唐軍鎮壓,若非鎮壓的主將是鐵勒人契苾何力,說不定比粟就會被傳首長安。是沒有資格稱汗,沒有任何獨立性的。


而到了骨力裴羅時期,唐朝冊封骨力裴羅為奉義王、懷仁可汗,回紇有了一定獨立性,但到底是宗主和臣屬的關係。


而葉護太子援唐平叛之後,唐朝改「賜」為「送」。茲後唐朝和回紇的關係,從以前的純內屬轉變為宗主和外藩臣屬後,又進一步轉變,變成了新的「兄弟之邦、甥舅之國」這種關係。這已經是一種較平等的外交關係了,回紇不再是唐朝的純粹臣屬,而是視唐朝為「盟主」的盟友關係。所以在唐朝安西、北庭殘軍向回紇求援時,往往會直接稱呼回紇可汗為「天可汗」,這並非僭越。而這個基礎,是建立在唐朝因安史之亂中衰的基礎上,但改變節點,就在葉護太子身上。


在有了這種轉變後,唐朝使者冊封葛勒可汗磨延啜時,就因為不磕頭,遭到磨延啜責難,磨延啜表示唐朝的天可汗和我都是一國之君,你們來冊封我必須給我也磕頭。由於沒有了內屬關係,所以唐朝使者只能以「老丈人的使者給女婿不磕頭」為理由拒絕,這才得以順利冊封。


既然是「兄弟、甥舅」的關係。在甥舅上,葛勒可汗磨延啜迎娶寧國公主,就是唐肅宗之婿,他們的子輩就是甥舅關係。在兄弟上,葉護太子和唐肅宗的太子李俶結為兄弟。


李俶是唐肅宗的太子,未來的大唐天子。


而葉護太子,有和可汗平級的封爵「忠義王」,而且還是未來的大唐天子的結拜弟弟。這其實就是唐朝方面默認了葉護太子就是葛勒可汗磨延啜的繼承人,也就是未來的回紇可汗。


葉護太子在回紇內部的官爵,也是僅此於可汗的「葉護」。而移地健的官爵,是次於「葉護」的「設」和「達干」。


身兼無數道光環的葉護太子,如果和移地健平等競爭汗位,移地健一點勝算都沒有。


移地健的記功碑《鐵茲碑》,雖然文字缺失,但也記載了這種矛盾(碑文里的兩個,大概是說磨延啜有兩個兒子,但後面文字缺失,不知道這裡移地健想說什麼):



磨延啜的記功碑《鐵爾痕碑》,是移地健的口吻敘述的,移地健也沒有完全否認葉護太子的武功,畢竟葉護太子已經死了,所以他只是調換了先後順序,把哥哥葉護太子放在了他的後面(碑文中的毗伽達干就是移地健稱汗前的官職,骨咄祿毗伽葉護就是葉護太子官爵全稱):



磨延啜自己的口吻敘述的記功碑《磨延啜碑》中,也記載了他對葉護太子和移地健的不同封爵:


而葉護太子被殺的時候,正是葉護太子的父親磨延啜積極尋求和親唐朝、準備迎娶寧國公主的時候。葉護太子與李俶既是結拜兄弟,是回紇和唐朝友好的最佳紐帶。磨延啜並沒有殺葉護太子的動機,而最有可能的緣故是,磨延啜在征討黠戛斯、葛邏祿、九姓韃靼時,留移地健監國統治。移地健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黨羽,移地健的黨羽也不希望葉護太子回國後導致移地健無法繼承汗位,所以就只能殺害葉護太子了。


而移地健敢殺害葉護太子有恃無恐的原因也很簡單,磨延啜就這兩個兒子,葉護太子一死,他就是磨延啜唯一的兒子了。


而至於在葉護太子回國的時候,磨延啜在哪兒,由於《磨延啜碑》在這裡的部分文字缺失非常多,所以沒法細究了,只能從前後文來對照,是真的去遠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毛的野生歷史 的精彩文章:

格薩爾王的名字是否源於」凱撒「
商紂王被周朝污名化了嗎?

TAG:關毛的野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