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堅+萬浮塵+周雲蓬,設計與音樂一起,帶你找回設計的溫度
設計離不開人,人離不開音樂。
GIF
5月11日,我們見證了一場設計與音樂完美互動,主題是「設計·溫暖你」,由新浪家居與美爾凱特聯合主辦,在江蘇無錫開啟。
特邀嘉賓:
香港知名設計師 陳德堅先生
FCD浮塵設計創辦人 萬浮塵先生
民謠歌手、盲詩人 周雲蓬先生
是的,這場藝術沙龍本意為「設計的溫度」,但由於民謠詩人周雲蓬的加入,這場討論變得更為遼闊。新潮與文藝、設計藝術與詩歌文學,在某一瞬間,達到了最真實的、最感動人心的共鳴,此刻,是真正的溫暖。
海子的詩,張慧生譜的曲,後經老周添詞並傳唱開來!海子和張慧生都自殺了,周雲蓬還活得很好很好很好。
為什麼呢?
因為海子和張慧生看不開,而周雲蓬看不見。
——知乎用戶鄒鄒
以下設計沙龍的討論,或許配著周雲蓬的這首歌來看,會給設計師們帶去另一類感觸和靈感。
GIF
新浪家居全國總編戴蓓女士:
關於「溫暖的音樂」、「溫暖的設計」、「溫暖的家」,各位的理解和感受是什麼?
萬浮塵先生:
其實剛才聽周雲蓬老師唱歌,我感受到了一點,特彆強烈的一點:他把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聲音上面,他的聲音是發自內心的聲音。
你可以不用關心它的音響、吉他,他聲音的純凈度,可能是我聽到很少有歌手唱歌那麼乾淨的,這是我的感觸。歌聲讓我想到了稻城亞丁高原的純凈、陽光,還有對生活的愛。這種方式特別打動我,低著頭在聽,而不是看,那種感受。
其實對於設計師來說,關鍵的一點,包括陳德堅老師也是一樣,把空間和音樂的節奏,音樂的旋律它們之間結合在一起,是很多設計師慣用的手法。你的空間好不好,實際是有節奏感和有旋律感在內,就像剛才周雲蓬老師唱的歌唱,每一刻的感染力也是不一樣的,這是我的所感所想。
▼
周雲蓬先生:
老師們剛剛舉的各種設計案例,都是給不同的人群。我們不可能住在一個家裡,每個人的審美、習慣,都不一樣。
如果是我的家,還是喜歡院子裡面有樹、竹子。我住在大理,因為大理風很大,有風吹竹子的聲音,風不白刮,我會買木頭的風鈴,然後掛在陽台上,那個聲音很柔和,我喜歡那種聲音。別的都是關於方便性的問題,我不希望家有太多的拐角,我希望卧室就是用來睡覺的,簡單、樸素、實用,對我來說就「溫暖」了。
▼
陳德堅先生:
我剛才唱最後一首歌(是的陳老師也唱歌了),最好的家可以給你最平靜,最安全,最和平的思想的地方,是最好的家。如果你回到家還是很壓抑,很不開心,很緊張,或者不是一個溫暖的家,是令人困惑的地方。這些內容並不一定是用設計來衡量的,有一個空間,你可以有自有的思想,你很安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最溫暖的家。
所以我在裡面有什麼呢?我最喜歡的樂器。我的家有一個音樂房,每次朋友過來都是玩玩音樂,有機會可以過來參觀。
▼
嘉賓分享
陳德堅先生:
很多設計都是很正常的普通的精彩的想法,不要太過猛。為什麼會用力過猛?其實是我們沒有自信。我們做設計,要以人為本,以此為出發點,結合你自己對生活周邊的體驗,比較自然、隨性地做設計,你會做得比較開心一點。
萬浮塵先生:
享受設計的過程。無論結果服務得好也罷,服務得不好也罷,作為設計師我享受這個過程。人的一生在設計的路上永遠是在錯誤的修正中成長,這是人一輩子需要做的事情。
周雲蓬先生:
唱歌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跟喝好酒、和美女聊天是一樣的,演出就是非常快樂的事情,彈琴非常快樂,像你們搞設計是個快樂的事情,快樂的事情還用堅持嗎?不用,就順水推舟,」墮落「下去就可以了。
關於設計師的
更多分享
更多歌聲
更多提問
可點擊原文閱讀,觀看回播視頻
GIF


TAG:浮塵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