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她,成就了陶瓷史的輝煌

是她,成就了陶瓷史的輝煌

讓人們享受更美好的藝術生活

東方翰林院編委

總 編:詩涵

編 審:志民 雪芳

品 宣:子龍 天陽 馨兒

圖 片:海說 晴天

攝 像:杜峰

暗香

付娜

00:00/00:00

籠盔新詠

籠盔的前世今生

王海鳴

籠盔是民間通俗的叫法,專業稱謂是陶瓷匣缽,是燒制陶瓷所用的窯具。在燒制陶瓷器過程中,為防止氣體及有害物質對坯體、釉面的破壞及污損,將陶瓷坯體放置在耐火材料製成的容器中焙燒,這種容器即稱匣缽,亦稱匣子。

使用匣缽燒制陶瓷器,不僅可提高裝燒量、製品不致粘結、提高成品率,而且匣缽還具有一定的導熱性和熱穩定性,可保證陶瓷質量。匣缽的形狀,依器物形狀而異。

我國龍山文化時期燒制的蛋殼黑陶,已經使用專門的匣缽。山東省諸城市楊家子遺址出土過兩件燒制龍山文化蛋殼陶的匣缽,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匣缽。隋,唐至宋早期多為漏斗形匣缽,宋中期後出現桶形匣缽。它耐急冷急熱性好,使用壽命長。

這種匣缽呈圓柱體,其高度一般為30—60厘米不等,直徑為20-40厘米。匣缽兩頭通氣,一端大敞口,用來裝入陶瓷坯體,一端是小圓口,直接約10-15厘米,窯火會經此小口進入匣缽體內。

我常說:「一塊泥變成一件瓷必須經歷涅槃之火」。匣缽具有1300℃以上的耐高溫的理化性能,為保護泥料變成美玉一樣的瓷器,起到了重要作用。沒有匣缽的保護,就沒有像玉一樣的陶瓷,中國也就不會享有CHINA的盛譽,由此可以確定匣缽在陶瓷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匣缽多次入窯火煉燒,破損後並沒有被廢置丟棄。來到磁州窯的故鄉,隨意走動時,都可以看到由籠盔砌成的牆院和籠盔牆體建造的房屋。由於籠盔的中空結構,裡面有大量空氣聚集,具有一定的保溫效果,因此籠盔牆建造的房屋就有了冬暖夏涼的特點。籠盔壘牆或為豎立,或為橫卧,在古老的衚衕里,成為一道道靚麗獨特的風景線。明萬曆年間張應澄在《游鼓山滏水記》中看到此景,連呼「異哉!」。

本期磁州窯詩會以籠盔為主題,部分老師兼詠磁州窯陶瓷壁畫。陶瓷壁畫是磁州窯非常重要的一大藝術門類,尤其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精品出現在國家級的應用場景中,廣受讚譽,篇幅所限,不再敘述。正是看到了籠盔身上具有終身奉獻、不爭名利、甘為他人做嫁衣裳的這種高貴的、人格化的精神,所以才被今人吟詠歌頌。

希望海內外的朋友來磁州窯故鄉,感受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走進這些靜謐幽深的籠盔衚衕和籠盔小院,在斑駁的紋理間,觸摸千年的歷史。

二0一八年五月十五日

學者 詩人 王海鳴

籠盔贊

平生數入涅槃火,護得凡泥化玉功。

桃朵匣牆兩相望,千年依舊笑春風。

本期特邀嘉賓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劉希舜

藤花

錯落藤花散紫雲,明珠滴露滿園新。

幽香含笑清風動,擊碎天光萬點春。

本期特邀嘉賓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范有祥

匣缽吟

陶籠不朽行默契,麗火雙修任柴燒。

雲水無心容大岫,硅金有屋遺阿嬌。

知秋

本是天高當自爽,遲冬末雪問春蘇。

花青夏苦驕如貴,幹老秋蒼勁似孤。

酒信執鋒應醉筆,風能舞墨可宗儒。

何謀漫漫行修遠,既步堂堂易楽途。

本期特邀嘉賓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和煥

名窯千載,問紫焰丹爐,籠盔青碗;

佳木一園,欣彤雲碩果,黑地白花。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任雙合

詠籠盔

野崗取物塑其身,真焰狂燒定六神。

可阻百邪侵寶玉,能修茅舍護寒民。

花釉壁畫抒懷

永樂毗盧譽古今,磁州釉彩技堪珍。

石金揉練驚凡色,窯火精工泣鬼神。

科學春天傳國意,山魂水魄創雄新。

百花齊放多佳制,絲路雨馨清路塵。

著名陶瓷藝術家 檀先淥

籠盔贊

(一)

百鍊千遭火,捐身擋穢塵。

體殘還建樹,夫子得稱仁!

(二)

柱定窯堂貌不竒,但求瓷器賽瓊璣。

焚身烈火全無顧,只為他人作嫁衣。

(三)

(新韻)

沐焰泥坯竟涅槃,十分紅處骨尤堅。

未期身後生前事,卻見磁州一景觀。

山魂水魄

實為巧匠嘔心作,確如仙人造化生。

釉線織成神貴雅,色光熔就氣雄盈。

天池白嶺三流瀑,水魄山魂一世傾。

不泥原圖出新貌,甫公著述贊彭城。

荷花

甫公夫婦展新作,朵朵芙蓉滿紙嬌。

大匠細心精配色,女工縴手慎填描。

羊毫瀟洒蓮含露,竹筆淋漓草欲飄。

浴火涅槃成巨幅,行家加額贊如潮。

註:甫公指原中央工藝美院教授袁運甫先生。

中華之舞(排律)

泱泱文脈五千年,上古陶甄繪手牽。

盤鼎綠披鐫舞篆,龍獅赤綴蹈祥煙。

斜吹笙笛短靴踏。反奏琵琶長鼓旋。

服飾參差人錯落,構圖嚴謹意嬋娟。

削填刻畫尤嫌少,罩擠噴鋪尚覚全。

化吉金針常念度,正環墨矩盡親傳。

巧工趕日驅名利,能匠追時驚地天。

更待沐薰增色出,還須幻變減窯燃。

涅槃紫翠因循道,浴火丹青自有緣。

七彩斑斕裝萬壽,中華錦繡舞翩躚。

注: 化吉,中央美院教授李化吉先生。正環,中央工藝美院教授權正環先生。萬壽,指北京中國劇院。建設時因近萬壽寺,故稱萬壽寺工程。

中國磁州窯歷史博物館館長 張林堂

籠盔贊

匣缽火中眠,堅貞抱玉燃。

全然不知覺,鑄就古磁篇。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宋潤生

籠盔吟

(一)

造化從來幻顯真,同根異用各紛綸。

何辭烈焰千番熾,今日猶存百鍊身。

(二)

憐物堪當砌屋垣,磁家妙手自成蕃。

新衢古意何斑駁,滿壁嶙峋飾翠軒。

(三)

釉漬煙痕裂火砂,西窗竹畔育芳華。

磁家舊物通靈氣,一沐春暉更護花。

(四)

煙熏骨裂又何妨,要使新顏露玉光。

蹈火焚身渾不懼,天生我輩敢擔當。

許文龍

籠盔禮讚

樸厚素軀心淡定,千般浴火也從容。

捨身護玉不言苦,笑看冰肌花露濃。

劉福生

贊《籠盔》

歷煉高溫煙沐蒸,承延新玉寄來生。

它時移至牆頭上,仍展身姿傲骨情。

吳保和

籠盔吟

念抱一身勇,懷珍擋火塵。

炊煙青霧繞,築舍又逢春。

李光

籠盔

饅頭窯里千遭煉,殘體斷沿成老朽。

吾已輪迴風火功,屹然陶舍更長壽。

趙振宇

輝紅的匣盔

(一)

爐內燒成匣缽身,護磁孕寶隔飆焚。

百年砌就籠盔屋,引得彭城千里聞。

(二)

孕玉籠盔烈火薰,丹心不改拒囂塵。

敢將殘體砌牆使,立雪爬冰更護人。

張文才

籠盔頌

無私龍焰煉,呵護獻真情。

瓷韻仁君愛,籠盔最赤誠。

觀拔坯後感(瓷魂)

手臂練冬夏,身心拔萬型。

文君浸瓷土,汗水鑄金星。

侯立新

和檀老師詩《籠盔贊》

貌不驚人褸不齊,窯中烈焰抱瓊璣。

但求精器出閨後,還我無華粗布衣。

和潤生《籠盔吟》

支離破碎堵殘垣,巧匠精心仿古蕃。

昔日痴情伴璣玉,而今典雅上文軒。

讀北京機場壁畫《 民間舞蹈》有感

帥哥彩綉舞蹁躚,憨態雄獅欲搶先。

色彩斑斕誰煅制?磁州窯火旺千年。

張耀生

贊籠盔

古窯百柱撐天地,爐火千溫不懼燃。

腹內玉盤游四海,半殘身殼護渠田。

申永彬

匣缽頌

紫服籠盔裝翠玉,窯爐浴火抵塵埃。

嶙峋老態何尋處?五里新衢有大才。

劉玉森

籠盔

火焰中燒本分燃,為擎國粹御塵煙。

驕人體健渾腰好,腹有文辭著雅篇。

劉志民

籠盔吟

爐中百鍊為誰忙?孕得瓊瓷玉影煌。

幾度風煙餘燼冷,蒼苔浸色入垣牆。

郝永堂

籠盔

柴窯百鍊舊斑衣,滿腹經倫始謂奇。

巧匠無言平筆墨,匣籠十里讀陶詩。

付少傑

詠籠盔

窯中衛士豈圖名?只為佳磁應運生。

阻擋穢塵難犯玉,捐軀劫後護家城。

郎武申

籠盔吟

位卑骨硬立窯膛,甘為瓷容作嫁裳。

浴火含煙英氣在,殘軀又起幾家牆。

邢偉川

烈火丹心襄國器;

銅幫鐵底著磁州。

楊麗靜

籠火一方,盔藏日月;

蒔花四面,夢見陶瓷。

閆亮

九龍壁

彩釉斑斕形各異,氣吞磅礴海空逰。

匠心獨具龍騰翼,天下歸心頌九州。

張鳳琴

籠盔

烈火長廊幾重複,凜然大義擋沙橫。

玉肌品質世人慕,不羨芳華心自平。

張瑞芳

詠籠盔

羯鼓花瓷青酒杯,梧桐葉老思籠盔。

蟾窯紅焰化披甲,且寫風流伴月暉。

高影新

詠籠盔

盤築修坯浴火焚,陰陽醞釀顯精神。

彭城五里籠盔色,古鎮千年水墨痕。

破瓮敗墟瓷器美,銅幫鐵底滏流深。

遙思盛景匣缽里,長憶磁州有故人。

張瑞玲

籠盔

水近碧天遙,煙深曦色曉。

籠盔覆綠蘿,一處鳴春鳥。

淬火歸清凈,此心徹空了。

千年亦不言,風物何能擾。

歡迎關注東方翰林院微信公眾號

大 師 從 這 里 開 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幸福自己把握……
設局「敲詐」國內父母觸犯美國刑法 洛杉磯中國女留學生被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