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連地:奮鬥點亮青春

李連地:奮鬥點亮青春

「新時代溧陽青年說」微專欄,

展示青年風采,弘揚時代精神,

一起聆聽他們對新時代的回答。

李連地

本 期 青 年

江蘇省「雙創人才」、江蘇省「雙創博士」、溧陽市「天目湖英才榜」、常州科教城「金鳳凰人才青年蓓蕾獎」、常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今年剛滿33歲的李連地已在事業上拿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從山東科技大學本科畢業

到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讀研究生,

李連地和無機材料結下了不解之緣。

研究生期間,他作為中國科學院中歐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赴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學會深造,在導師的引薦下於2013年就職於常州蘇瑞納碳科技有限公司。兩年後,基於企業的發展,李連地被派到溧陽分公司——江蘇瑞復達新材料有限公司。

把「跨學科交叉思維」融入產品研發

該企業每年都有十到二十項的新產品開發計劃,李連地作為企業研發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對於產品研發有著自己的思考。「一個傳統行業,翹楚大有人在,如何突破?」多年來國內外的實踐與學習,讓李連地意識到「跨學科交叉思維」的重要性並將該理念融入到企業產品的研發中。

在李連地的帶領下

公司通過鋼鐵冶煉用高溫環保瀝青項目、抗熔融硬鋁合金侵蝕納米陶瓷內襯材料項目、鋁熔鑄用耐火陶瓷材料與高純鋁熔體相互作用的研究等項目,借鑒跨行業領域思維,通過對石油、煤等化工領域的深入理解,成功開發出一系列新產品,包括高溫環保瀝青、高溫不粘鋁澆注料等,產品的品質和環保性能相較國內同類產品更勝一籌,產品出口至韓國、伊朗、南美等地。

入職5年來,李連地已為公司

申請發明專利4項,

實用新型專利12項。

2016年3月

李連地同時兼任企業生產設備部部長,除了每天扎身於實驗室搞新產品的研發,早中晚多次繁瑣的車間巡查也是他工作的主要部分。新產品的順利開發、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持續投入使用,以及對操作工的精細化培訓……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的生產能力提高了30%-40%。

工作之餘

李連地還擔任常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兼職教授,並與上海交通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忠旺集團等合作開展專業性的聯合研發,為企業和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我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把學校深厚的科研實力和企業務實的應用研究融合得更加緊密深入些。

目前,李連地和常州大學

聯合申請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正在審核中,該項目將對高溫工況回收利用再生鋁的耐火陶瓷材料的微觀形貌學進行研究,開發出壽命長、污染少的耐火陶瓷內襯材料,解決鋁合金生產工藝中的瓶頸問題。

一路走來,面對取得的成績,李連地感慨道:這都是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汗水「熬」出來的。在德期間,為了能夠多學習些先進設備、儀器技術,他時常和團隊放棄休息時間做實驗,最玩命的一次連續72小時不睡覺。工作至今,他幾乎每天下班後都會繼續學習工作至深夜。李連地說:「年輕人想要更好地發展,就要有扛更多責任的勇氣!」

執著

專註

和擔當同行,與艱辛作伴,李連地用一腔熱血、一份執著,在激情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更為新時代青年樹立了精神標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溧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焦尾」聲聲傳古韻,溧陽「國寶」回家啦!
坐在涼爽的地方,聽八旬老人講溧陽的立夏習俗

TAG:溧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