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寺院為什麼要撞鐘?

寺院為什麼要撞鐘?

「晨鐘暮鼓」這四個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通常會籠統的理解為,一般佛寺會在晨昏擊鼓敲鐘。也有人望文生義,誤以為是早上敲鐘,晚上擊鼓。其實不然。鐘鼓,早晚都是要敲的。不過二者先後次序有別:早上先撞鐘,然後接鼓;晚上則相反,先擊鼓,接著叩鐘。相對於鼓的用途非常之廣泛而言,鍾更多時候成為佛寺的象徵。比如民間所說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麼,佛寺為什麼要撞鐘呢?

首先,鍾,在佛教中具有斷煩惱、長智慧、增福壽的意義。《禪門日誦·鍾偈》云:

「洪鐘初(二、三)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府。

上祝當今國主,大統乾坤;下資率土諸侯,高增祿位。

三界四生之內,各免輪迴;九幽十類之中,悉離苦海。

五風十雨,免遭饑饉之年;南畝東郊,俱瞻堯舜之日。

干戈永息、甲馬休正、陣敗傷亡,俱生凈土。

飛禽走獸,羅網不逢;浪子孤商,早還皋井。

無邊世界.地久天長;遠近檀那,增延福壽。

三門鎮靖,佛法常興,土地龍神,安僧護法。

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歷代先亡,同登彼岸。」

寺院朝暮叩鐘,每叩三通。上面是晚鐘的偈誦,在這些偈誦之後,是佛菩薩聖號。細細體會這些偈語的內容,能更好地領會寺院撞鐘的意義。每次叩鐘的當下,若能以清凈利他之大願,精誠專註的叩鐘和唱誦,就能產生感通十方法界,止息惡道眾生的苦難,使自己業障消除,福慧善根增長的力量!

第二,鍾,更具有脫輪迴、成正覺的功德。如晨鐘的《鳴鐘偈》云:「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晚鐘的《鳴鐘偈》亦云:「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凈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第三,鍾具有莊嚴道場氣氛的作用。鍾,並非佛門獨創,中國古已有之,古代中國,鍾作為樂器,主要視為禮的象徵,從成語「鐘鳴鼎食」,可窺見一斑。佛寺每月初一十五禮祖和盛大法會中,以鍾為樂器,配合僧眾的唱誦而緩緩叩擊,供養諸佛菩薩聖眾,並令與會大眾攝心,顯發法會之莊重。此外,若有諸山長老或崇高之貴賓蒞臨道場,則以大開山門、鐘鼓齊鳴作為最隆重的迎接的禮儀。

第四、鍾之於佛寺,不僅是報時、集眾的法器,更對促進修行有莫大的幫助。有經云:「洪鐘長聲覺群生,聲遍十方無量土」。《敕修清規》《法器章》記載:

「大鐘,叢林號令之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下洋銀峰古寺 的精彩文章:

TAG:下洋銀峰古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