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意棲居於何處

詩意棲居於何處

德國浪漫主義詩人赫爾德林曾經提出過詩意棲居這樣一個理論。海德格爾將其做以哲學陳述:「正是詩意首先使人進入大地,使人屬於大地,並因此使人進入居住。」於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就成為幾乎所有人的共同嚮往。赫爾德琳提出這個理論是在19世紀時,那時全球進入工業發展的蓬勃時期,社會開始被一種程序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所籠罩。赫爾德林以他詩人的敏銳直覺,意識到隨著科學的發展,工業文明將使人日漸異化。於是他呼喚人們需要尋找回家之路。

他希望通過人生藝術化和詩意化來抵制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個性泯滅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千篇一律的生活、感性與思考在生活中被忙碌的工作所堙沒。用清代學者王夫之的話來說,就是數米計薪,日以挫其志氣,仰視天而不知其高,俯視地而不知其厚,雖覺如夢,雖視如盲,雖勤動其四體而心不靈

所以,在這忙碌又無暇思考的生活中,我們是需要去尋找人精神的家園的,是需要去尋找生活中的詩意的。這時,我們又有所問:何為詩意?如何去尋找詩意?

晉代陶淵明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他在官場沉浮的生活中掙扎了三十年,在經歷了官場失意、看淡名利之後繼而悟得「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他找到了自己所嚮往的田園生活,明白了「悟已往之不解,知來者之可追。」於是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此為他所理解的精神家園,他用他多次多年的為官生活找到了自己所得的詩意生活。

當然,「歸隱山林,自娛自樂」的生活在當今的社會帶有一定的夢幻化成分。我們今天所說的,當然不是勸誡大家歸隱田園,過原始人的生活,而是帶著大家去尋找詩意,詩意地棲居。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源遠流長歷史和生生不息文化的大國,我們可以從古往今來的詩詞文章中去探尋古人是如何思考人生,追尋自己詩意的。

從詩詞的開端《詩經》說起,「風」篇中所述的文章,便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所感所悟的精華。恰如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讓人愛不釋手。繼而到之後的先秦散文詩歌,我們可以追溯到其中孜孜教導我們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當聽到曹植《洛神賦》中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我們腦海中便浮現出洛河女神那顧盼回首的倩影,不染世俗,遺世獨立的神秘形象。

更不用說那集結漢魏民歌、樂府傳統的唐詩宋詞,文化之盛的元曲、明清小說,更是凝練以往精華,記敘了不同階級生活,人們對普遍嚮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從老祖宗的手上傳下來的文化思想,我們用雙手將其捧上,小心翼翼地保管著。但我們守護著的不僅僅是因為其流傳下來的那令人折服嘆絕而又精巧的文字底蘊、格律曲調,還有在那字裡行間所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意、滄海桑田。我們驚嘆於古人浩瀚的文學底蘊,折服於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但我們,更為之動容的是古人在賞心悅事、領略大漠江南風光,或是面臨人生抉擇、社會變遷、懷古傷今時所體現出的博大情懷、思想格局。

私以為詩意中,為載體,而為精神。而千年來所傳唱流傳下來的,更是那文字所透露出來的精神韻味!

近年來中央電視台創辦了許多節目,如《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以《中國詩詞大會》為例,節目內容主要是答題計分,擂主爭霸。而創辦《詩詞大會》的目的不僅僅在於讓全民重溫詩詞、了解詩詞、愛上詩詞,還有領會詩詞中的美感和感悟,將其轉化為我們生活中的明燈和力量。我記憶猶深的不是詩詞里這個字用得有多妙,這句詩格律用得有多押韻,典故是否用得恰到好處,而是每一題結束後老師的賞析,分析當時詩人所處的境遇和對眼前世事的態度,可以跨越時空,見證著那時詩人的所遇所感所情和所為。

真正的詩意,不僅在於當我們感慨之時腦海中浮現出的詩句,更在於我們高唱吟誦那詩詞文章時和詩人產生的共鳴。

當曹操寫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心懷天下蒼生、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的亂世英雄!當蘇軾寫道「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坦蕩磊落、逸趣洒脫的有趣靈魂!

當我們遭遇人生挫折而無可奈何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給予我們慰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賜予我們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告誡我們終身學習;「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撫平我們的浮躁情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誰堪聽?」「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告訴我們知己難求,且行且珍惜;「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更和求學在外的我們有著共同思鄉的情感;「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風,何處話凄涼!」「上邪我欲與君相知。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讓我們看到愛情之堅貞和深入骨髓……

當我們從秦文中學會犀利批判,從漢賦里學會恣意張揚,從唐詩中學會瀟洒胸懷,從宋詞中學會哲理與纏綿,我們便找到了詩意。但我並不認為詩意需從詩篇中尋找。當我們欣賞《戴珍珠響亮的女孩》《星空》或是《父親》等畫作時,聽我們傾聽《卡農》亦或《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時,當我們外出旅遊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時,詩意也處處在我們的生活中。而我們需要用這些去完善我們的人格,滋養我們的靈魂,明白我們的志向。而這樣的詩意,正是我們所應尋找的,正是我們所應棲居的,但當今社會許多人所缺少的。

最後,我用最開始提到的詩人荷爾德林所做的詩《人,詩意地棲居》來結束這篇文章。

「當人的棲居生活通向遠方,在那裡,在那遙遠的地方,葡萄閃閃發光。

那也是夏日空曠的田野,森林顯現,帶著幽深的形象。

自然充滿著時光的形象,自然棲留,而時光飛速滑行。

這一切都來自完美。

於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類,如同樹旁花朵錦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渡頭秋雨 的精彩文章:

TAG:渡頭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