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抱娃姿勢不對 小心患上「媽媽手」

抱娃姿勢不對 小心患上「媽媽手」

抱娃姿勢不對 小心患上「媽媽手」

近日,演員熊黛林產下雙胞胎女兒後不久,微博曬出自己雙腳浮腫的照片,幾天後又曬出雙手纏著繃帶的「媽媽手」。據悉,熊黛林因為產後長期抱著兩個孩子得了「媽媽手」,不得不去看醫生,不禁讓人感慨高齡產婦不容易,母愛真偉大。

對於一些人尤其是還沒有成為人母的人來說,對「媽媽手」「媽媽腳」這兩種病還比較陌生。還有不少即將晉陞為媽媽的女生擔心,自己產後是不是也會患上這兩種病?如何才能預防和有效治療?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疼痛科主任周建斌介紹說,「媽媽手」在醫學上一般是指狹窄性腱鞘炎。炎症部位如果發生在拇短伸肌和拇長展肌腱鞘,稱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如果炎症部位發生在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則稱為大家比較熟悉的「扳機指」。周建斌說,這種疾病之所以稱之為「媽媽手」,主要是因為新科媽媽們本身體質比較虛弱,加上長時間帶孩子,大拇指和手掌的肌腱處反覆勞損會出現無菌性炎症。「媽媽手」並不是媽媽的專利,即便是男性或者一些上班族如果長時間保持手腕以及大拇指同一姿勢也會出現「媽媽手」。這種病可以用小針刀等中西醫結合的外治方法治療,但是如果不注意預防,還會反覆發作。

抱娃姿勢不對 小心患上「媽媽手」

「媽媽手」不是媽媽專利預防做到四個「不」

周建斌介紹說,預防「媽媽手」要做到以下4個「不」:

不要長期單一姿勢抱寶寶。抱寶寶的時候,重心不要放在手腕而應放在前臂,最好是兩側手臂交替抱寶寶,盡量不要一個姿勢保持時間過長,要經常變換姿勢。

不要讓手腕關節過度勞累。感到肘部、腕部出現酸脹時,最好立即停下來休息,避免勞累致肌肉損傷。

不要忽視手關節運動。當手腕部出現酸脹感時,可以練練甩手、轉手等運動,能減輕和消除不適感。

不要讓手部經常被寒冷刺激。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尤其是頻繁的寒冷刺激更需避免。

抱娃姿勢不對 小心患上「媽媽手」

產後水腫易患「媽媽腳」 中醫辨證論治效果好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主任劉德佩介紹說,一般所說的「媽媽腳」一般為產後下肢水腫。產後水腫一般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水腫主要是由於子宮變大、影響血液循環而引起的水腫,另外產婦受到黃體酮的影響,身體水分代謝的狀況變差,身體會出現水腫。如果水腫是發生在下肢,沒有超過膝蓋,這種水腫一般是孕期水腫遺留的問題,產後隨著排尿和排汗的增加,水腫情況就會慢慢消失,大概在產後四周就會恢復正常。

產後的病理性水腫一般是由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腎病、心臟病或其他方面的疾病誘發的。病理性水腫不僅會出現在下肢部位,雙手、臉部、腹部等都有可能發生水腫。如果出現全身水腫,而且持續時間很長,並且伴有食欲不振、頭暈眼花、尿澀疼痛等癥狀,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病因。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副主任中醫師李新珍介紹說,產後水腫的病因有很多,中醫會根據不同的證型對證治療,效果會更好。比如氣虛血虧證型的產後水腫,一般為全身水腫,面色萎黃,口唇色淡,神疲乏力。氣滯血瘀證型的產後水腫,一般首先起於足部,漸至腿腹,小腹疼痛拒按。脾虛的產後水腫患者,一般為面目及四肢水腫,膚色淡黃,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腎虛證型的產後水腫,一般為全身水腫,腰以下為甚,有面色晦暗、腰痛腿軟等癥狀。濕熱下注證型的產後水腫產婦一般多為下肢水腫,還會出現身重睏倦、胸悶脘脹、小便黃赤、尿頻澀痛、腰部酸脹等癥狀。

產後媽媽如果出現了水腫,除了及時就診治療外,還要注意平時不要久站或者久坐。休息時,適當抬高腿部,在腿部墊一個枕頭,有利於緩解水腫。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口味太重,也可以吃一些利水消腫的食物,比如薏仁、紅豆、鯽魚等。(楊璞)

來源:中醫中藥網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五一收穫季!牛晉桂老師面授針道宗修鍊診斷篇
出血的中醫療法

TAG:中醫家 |